APP下载

读《雷雨》 说周冲

2018-08-24乐梦菲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门第周冲繁漪

高中学过很多课文,我更钟情于《雷雨》,一是作者是我们湖北的,自然有一种亲近感。当然最主要的是戏剧本身的魅力,尤其是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周冲,更是引发我的共鸣。

周冲如我一样,如同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与“空虚脆弱”、“精神颓衰”的周萍相比,周冲恰似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透明而无杂质。与“心地单纯”、“知道同情”的四凤相比,周冲则更像冬日里一束温暖四射的阳光,给人温馨与希望。但他并非真真正正的年少无知。这不仅表现在他懂得了爱与憎,还在于他的言语是自然的,行动也是发自内心的。或许这个人物被作者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来挽救这个封建的家庭,但结局却不尽人意,他死了,他的死我们不得不去深思。

造成这一悲剧结局的根源,表面上看是三十年前周府对周朴园与梅侍萍事实婚姻冷酷无情地否定,实质上却是“门当户对”的等级观念使然。剧作中,三十年前的周朴园与梅侍萍初涉爱河时,心中并无门第等级观念,那时的周朴园如同周冲,少不更事,多少含有天真的成分。然而三十年后,二人再次见面时,侍萍明明知道周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因为地位的差异不敢相认。当周冲谈及向四凤求婚时,繁漪的态度是“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你忘了你父亲是什么样一个人啦!”周朴园与繁漪的门第等级观念由此可见一斑。即使是身处社会底层的鲁氏父子其门第观念也极其严重。周鲁两家的长者,上上下下,男男女女,用“门当户对”编织成无形之网,将生气勃勃良善为本的生命与心灵窒息而死。这或许是《雷雨》反封建主题的深层意蕴所在。这种等级观念或许在今天,也依然存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更隐蔽罢了。

周朴园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少年后,自己的故事又在儿子身上重新上演。我们老是说,因果轮回,其实这就印证了一句话:“历史没有絕对的重演,确实惊人的相似。”我认为用这来说《雷雨》里人物的命运最恰当不过了。

我们要像周冲一样,敢于去反抗,但一定要彻底,因为我认为:“雷雨已经来了,阳光还会远吗?”

乐梦菲,湖北孝感高中学生。

猜你喜欢

门第周冲繁漪
话剧《雷雨》中周冲人物形象分析
承启门第之仪的门钹
大山里的升旗仪式
试析周冲“自恋型人格”的形成
——从周冲追求四凤说起
阁楼上疯狂挣扎的女人
繁漪“病”寓新探
繁漪“病”寓新探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等级婚姻及社会影响
我看《雷雨》
生意人的“门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