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政策分析
——基于成都市和西安市的调查

2018-08-24余潇逍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成都市入学证明

余潇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咸阳 712100)

引言

自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至今已整整四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的经济也随之日益增长。但是随之而来的城乡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的各方面发展远快于农村的发展,无论是就业机会、教育水平还是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保制度等等都吸引着农村的青壮年来到城市寻求工作。因为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也更愿意将自己的子女一起带在身边寻求更好的教育机会。除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外,地区发展也不均衡,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水平远低于汉族地区和沿海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农民工也带着子女同汉族农民工一起涌入经济发达的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作为迁入城市的弱势群体,他们的随迁子女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活习惯、语言差异、宗教信仰等导致了教育融入问题的产生。

约翰·罗尔斯提出的补偿原则认为:“为了平等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比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教育政策符合补偿原则,因为教育政策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公共教育资源的一种分配,关于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把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向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倾斜,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教育融入而采取的一种政策倾斜,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迁入地也能平等地享受教育,减少教育融入的阻碍。教育公平不是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借助政策调节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政策就像是凳子,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其他学生就像是高矮不一的孩子,站在围栏下渴望看这个世界,给相对较矮的孩子一个较高凳子,这样让他们能与汉族孩子在同一高度看这个世界。

一、调研对象和方法

1.调研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教育局、学校负责人和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主要对西安市和成都市市区的10所中小学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走访调查。这些少数民族学生中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条件的共240人,包括68名小学生,172名中学生。其中,男女比例相差不大,有男生共128名,占总人数的53.3%;女生112名,占总人数的46.7%。调查的学生分别为回族、藏族、彝族、羌族、土家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共8个民族。其中,回族学生人数为110名,占总人数的45.8%;藏族学生51名,占总人数的21.3%;其他6个民族学生共79人,占总人数的32.9%。

2.调研方法。为了全方面切实地了解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影响状况,我们从不同的主体着手,分别从学生、家长、教师和教育局四方进行调研。我们主要的调研方法是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调研方式;对于教师和家长采取了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的调研方式;对于教育局则主要采取访谈法。就入学门槛、少数民族考试加分政策、升学政策、资助政策、学生对少数民族和农民工随迁子女优惠政策的了解情况、学生和家长对政策的满意程度,以及学校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了相应的调研。

二、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现状

1.入学方面。从这次的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入学门槛没有表态,但是也有3.5%的人认为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的门槛高,需要的证件太多,例如需要居住证和缴纳社会保险税满12个月的证明等等,有时证件齐全后申请审核的流程复杂,所需时间也较长,给家长和学生都来了许多不便。在升学方面,由于高考加分制度的改变,取消了散居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有不少学生表示为了能享受加分政策愿意回原来的地方参加高考。如果要在就读学校所在地参加高考,就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例如居住证明、高中学籍证明等与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一致。

2.学习方面。我们调查的10所中小学学校均采用的是混合编班。混合编班的模式对于单独编班模式更有利于随迁子女的融入,快速与汉族同学打成一片,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也有利于在学习方面相互沟通。在调查中我们将学习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发现很差的比例仅占3%,其余四个等级分布比较均匀。与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成绩的好坏更多是与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除此之外还与转学前后学习教材的差异、父母的疏于管教和语言差异导致的学习时的理解困难有关。在调查的8个民族中有语言交流困难的学生集中在彝族学生和藏族学生,藏族学生的语言困难要大于彝族学生。对于都拥有本民族语言的藏族和彝族来说,在转学前习惯于用藏语和彝语交流。但是在彝族地区,学校实行双语教育,汉语作为第二语种进行学习,所以彝族学生的语言障碍要小于藏族学生,为他们之后随迁到城市的学习减少了融入困难。

三、教育政策分析

1.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陕西教育厅网、四川教育局网、成都市教育网、西安教育厅网分别检索“少数民族学生”“随迁子女”“农民随迁子女”相关信息,发现五个教育网都有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活动、公告、新闻等消息。其中,五个教育网站除了陕西省教育厅网,检索“少数民族学生”词条出来消息的个数都比“农民工随迁子女”少。由此可见,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度普遍低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关注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对西安市和成都市的学校领导和教育局进行了查询和访问,发现在政策方面,分别对其入学、升学考试、财政支持、双语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应规定。可见,国家以及社会对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十分关注,政府通过不断颁布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来解决问题,为其子女能与城市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在教育起点得以融入提供了前提(见下表)。

检索词条结果个数(条)

根据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2001年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的规定,只要年满六岁的儿童,不论性别和民族,都要接受义务教育。并且,其中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和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两为主”政策也为后来的关于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的颁布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在入学方面,西安市和成都市均采取了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的方式,满足就近入学的要求。但在入学材料上,两市的要求不同,成都市的随迁子女入学要满足“六证”(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劳动合同、连续居住满一年的证明和连续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满一年的证明、父母与孩子的原户口簿或有能够证明其法定监护关系的证明)。西安市较成都市随迁子女入学所需证明少,只需满足“四证”(随迁子女父母在所在地的居住证明、务工的证明、户口簿以及户籍所在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成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根据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就学意愿统筹安排其就近入学。在升学考试方面,两市的政策基本一致分为中考和高考,参加中考的随迁子女需要父母持居住证1年以上和子女拥有初中学校的毕业证书;而参加高考的随迁子女要求比中考较为严格一些,要求父母的居住证满三年以上而不是一年。除此之外,还需要随迁子女在当地高中就学不能中途转学要连续满三年才可以在当地参加高考。在高考加分方面,西安市和成都市都相继取消了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的政策,不同的是成都市只取消了散居少数民族报考四川省地方院校加5分的优惠政策,但是保留了三州(凉山、阿坝、甘孜州)、十七县(峨边、北川、马边、盐边、石棉、平武、汉源、米易、兴文、宝兴县)、两区(仁和、金口河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一本院校加25分,报考二三本院校加50分。成都市和西安市都保留了少数民族预科的政策和少数民族考生同水平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在财政支持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满足入学条件且证件齐全的随迁子女免交学杂费和书本费。在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四项举措进一步加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中也明确提出,要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农民随迁子女也同样可以申请补助。在双语教育方面,四川省出台了针对彝族地区加强双语教育,在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彝语课程,在其他课程使用普通话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教育政策的实施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用,他们会根据政策的改变和调整决定是否要将子女带在身边让他们就近上学,在出台一系列关于随迁子女入学、升学的政策后,尽可能使随迁子女在城市中入学的门槛降低、起点融入的阻碍减小,使随迁子女能与当地学生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因此,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时候愿意让子女在流入地就近上学。在分配资源方面,教育政策使教育资源分配得更加合理,例如在三州、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加分政策,所有少数民族学生可享受同水平优先录取。在财政方面也有专门的政策为随迁子女规定了相应的教育经费,并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随迁子女的权益。在教育公平方面,教育政策通过对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教育部:四项举措进一步加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中明确规定了清理不合理的门槛还要提高对随迁子女的财政保障水平和随迁子女的教育质量,实现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其他学生平等的接受教育。入学政策、升学政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最终的目标都是让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在流入地的学校与当地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人际方面能达到融入的状态。

3.教育政策的过程分析。从《义务教育法》到《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到《2018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策》,于1986—2018年历经了三十多年,虽然到目前为止,相关政策的研究主体缺乏对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一群体的关注和照顾,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关注主体不断地完善和具体,从农民工到农民工随迁子女再到少数民族随迁子女。关于随迁子女入学政策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改变,以成都市的入学政策为例,2014年新增了缴纳社保满3个月的证明要求,2016年在“申请人及其子女同一户籍的原籍户口簿”这一要求后面新增了“或能够证明法定监护关系的证明”,即更改后若是女子与父母不在同一个户口本但是能证明监护关系也能满足入学条件。除此之外,社保缴纳和连续居住时间从3个月变更为12个月。在升学方面,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加分政策上也经历了从以前散居少数民族加5分到现在取消加分。这一措施虽然能抵制和减少非少数民族考生为高考加分而身份作假的行为,但是同时也损害了在随迁到城市上学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利益。

结语

陈国华认为,教育融入的测量需要从起点融入、过程融入和结果融入三方面进行。教育政策的影响主要对起点融入这一环节产生影响,现行的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规定主要体现在入学、升学以及财政支持上面,随迁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也依旧存在,需要的证明材料也比较繁多,其中有的证明条件放宽但是部分的条件变严格,这种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能促使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稳定之后再将孩子带到城市上学,以降低随迁子女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入学难度和要求。在升学方面的政策变化对于随迁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消极的,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努力来弥补取消的5分的加分。财政方面为随迁子女设置专用资金,也将其在义务阶段的教育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但是这种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由于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主体的复杂性,他们需要的财政支持比当地城市学生更多。针对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教育政策虽然在教育融入起点有体现,但还是很不完善,也缺乏关于对教育融入过程中和融入结果产生影响的政策。教育政策的制定关系到多方面,希望关于少数民族农民随迁子女的政策能越来越完备,切实地保护他们能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减少教育融入的阻碍。

猜你喜欢

成都市入学证明
古人的入学仪式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入学通知书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证明我们的存在
Nesbitt不等式的十七种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