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2018-08-24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文献数字

朱 昊

(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作用

1.1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信息资源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图表、资料和数据的总称。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依照服务内容会形成不同的信息资源,对服务的设计、开展、落实等状况进行“记录”,从而形成以服务为核心的信息资源内容。上述信息资源一般为文献资源和服务资源,其中文献资源主要包括期刊、报纸、书籍等,服务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设置、机构设置、开展实施等。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馆藏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整合,做好信息资源的采选、组织和开发,有针对性地生成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化的资源保障体系,以保证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

1.2 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将重心主要放在日常管理上,并不重视信息资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严重限制了图书馆的使用效果。为此,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需要强调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信息资源的作用和内容,做好信息资源模式的构建,以服务需求为核心形成系统化、全面化和信息资源架构,从而实现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全面改革和优化。

从整体角度而言,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系统把握,有助于全面分析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质量,分析其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实施有针对性的完善和调整措施,以实现服务工作的全面优化。尤其是在落实日常服务时,公共图书馆能够在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把握用户的实时行为和数据,分析自身的服务效果,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资源角度而言,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系统把握,有助于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面优化,完成文献资源、管理资源等的全面整合,以信息服务需求为基础,对公共图书馆资源内容进行拓展,这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已经成为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关键。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2.1 信息资源体系的规划

信息资源内容多样,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需要依照服务需求和资源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配置和整合,形成层次化信息资源模式,其具体状况见表1。

表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建设模式具体内容基于学科结构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依照公共图书馆的学科资源设置状况对信息资源进行分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服务框架、文献内容、信息活动等。基于类型结构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依照公共图书馆成员状况、使用状况等确定信息资源的具体设置,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等信息资源的设置比例,确定馆藏资源的构建方向,形成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体系。基于等级结构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依照成员的发展状况设置不同的等级层次,明确馆藏信息资源的内容结构,形成集不同层次成员需求的信息资源体系,既满足学习需求,又实现休闲娱乐。

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2.2.1 文献资源的构建。传统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主要以纸质资源为主,资源内容较为简单,形式较为单一,服务效益较为低下。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公共图书馆开始引入大量数据资源,以新媒体形式开展各项图书服务,形成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上述信息资源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等进行整理,依照用户需求加以调整和完善,全面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资源服务效益。在对文献资源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文献资源的采选。公共图书馆借助互联网及数据平台对文献资源数据和用户行为等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文献资源现状及用户需求,对互联网及数据平台中的文献资源进行采选,形成全面、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文献资源内容。②文献资源的编辑。公共图书馆在采集文献资源后,需要依照用户需求及本馆文献资源状况等进行编辑,实施相应处理,对文献资源的内容进行调整并完成编目。联合编目主要是对采选书目进行统一处理,通过成员馆之间的协作实施采选资源的加工、处理和编目,并定期更新,实时调整,完成数据库的统一;集中编目是由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统筹编目处理,完成编目文献资源的更新。③文献资源的使用。在文献资源使用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需要依照馆际合作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做好文献资源的循环流动,使文献资源能够被合理、高效地分配到用户手中,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益的全面提升。

2.2.2 数字资源的构建。数字资源是一种新型资源。与传统的资源形式不同,数字资源更加多元和丰富,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好数字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处理,以确保数字资源能够满足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效益的全面优化。①数字资源的采集。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互联网数据出发,分析互联网的各种信息资源、数字资源等内容,并结合本馆的服务需求形成有针对性的数据库,确保用户能够在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资源和信息。尤其是在数字资源采集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做好资源权限的设置,对资源权益进行保护,如:在采集过程中可以对独创性资源进行单独采购,支付相关的费用;可以与其他公共图书馆展开合作,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提升数字资源的采集成效等。②数字资源的加工。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资源处理,依照本馆的服务需求及信息资源加工要求,对资源形式和内容等进行处理,完成格式、内容的调整和编辑,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资源体系。同时,公共图书馆还要在采集资源的基础上做好数字资源的开发,对馆藏资源数据库中的内容与采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全面、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益。③数字资源的存储。公共图书馆要对资源存储路径进行合理选择,尤其是在数字资源存储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可以在馆藏存储的基础上适当进行第三方机构集中保存,由第三方机构对数据库中的付费资源内容进行存储,从而降低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成本。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可以与其他图书馆合作,形成联合存储路径,对数字资源进行合作保存,以减少不必要的数字资源存储费用。

2.2.3 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对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公共图书馆需要合理选取整合模式,依照公共图书馆资源设置状况及服务设置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整合,以保证资源能够被高效、合理地运用。

2.3 信息资源构建中的注意事项

公共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依照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构建要求做好工作人员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信息资源,充分了解信息资源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效益的最大化。公共图书馆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依照KPI绩效指标实施相应的工作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奖惩,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公共图书馆需要完善机构配置,做好扁平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依照信息资源构建工作状况及内容设置信息资源部门的岗位职责,形成明确的制度体系,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在信息资源建设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公共图书馆还要做好信息资源部门与日常管理部门及服务部门之间的协调,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和服务工作的优化,以保证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3 结语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形成了初步文献资源的构建,在数字资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疏漏。今后,公共图书馆需要进一步加大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的构建,做好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体系构建,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信息资源的全面优化。公共图书馆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形成扁平化管理机制,做好馆际合作,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到服务工作中,从根本上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文献数字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建设服务体系 助力乡村振兴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答数字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数字看G20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