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沟通

2018-08-23孟令利

考试周刊 2018年77期
关键词:家园沟通家园互动农村幼儿园

摘 要:在家園互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其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好坏影响家园互动的效果。为了挖掘家园互动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潜力,适应城镇化的需要,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家园双方如何沟通谈谈工作体会。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家园沟通;城镇化;家园互动

幼儿的身心发育较不成熟,因此对成人的依赖性强,在幼儿园中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要加强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交流。家园互动是让幼儿在家庭与学校两个环境中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共同努力,以幼儿的成长为核心,双方相互沟通,共同努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存在家园沟通问题

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上海市崇明区郊区农村幼儿园,由于自身的特点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不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很多家长头脑中的传统观念是“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

其次,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很难有时间接送孩子,因此孩子的接送便由爷爷奶奶负责,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成长规律不够了解,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比如许多祖辈每次接孩子的时候都会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与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发展幼儿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理念是相违背的。而教师认为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再次,随着笔者所在农村城镇化不断地推进,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园所规模、教学理念的改进,特别是办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幼儿园引进大批外地幼儿教师,来补充幼儿园师资严重不足的现象,加上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就出现了幼儿园班里的孩子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的现象,由于地域差异、文化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等,原有的家园互动方式不适应教学需求。

二、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幼儿园如何进行家园沟通

(一) 结合家长水平,展开沟通交流

家长的文化素质水平的不同,对幼儿园教育在认识、理解的深度、广度等方面就有了明显的悬殊。在面对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家长,如从事教育、医疗、管理阶层等的工作者,具有一定的教育观念,与他们沟通相对就比较轻松。另外,他们对新事物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强,除了传统的沟通方式之外,还可通过晓黑板、微信、QQ及微博等网络聊天工具沟通,即沟通方式多样化。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之前,老师先要让他们了解幼儿园每个年龄层次的教育总目标,然后再具体到每学期、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事项及具体的指导方法。而面对文化素质水平一般或较低的家长,如从事务工、农耕等工作者,他们大多对幼儿教育不够了解,与他们沟通时,首先要有充分的耐心,要立足于理解与帮扶的立场,积极鼓励他们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增进他们对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的了解,比如平时幼儿园在开展公开展示教学活动时,可以邀请这些家长来观摩;可以利用为爷爷奶奶过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元旦迎新年、欢庆六一儿童节等活动形式,多创造一些亲子活动的机会,让这些家长多走进幼儿园,多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情况。与这部分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

(二) 提高教师素质,培养语言交流能力

要想沟通,必须过语言这一关。随着笔者所在农村城镇化不断地推进,办园规模的不断扩大,幼儿园引进大批外地幼儿教师,来补充幼儿园师资严重不足的现象,加上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就出现了幼儿园里的孩子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的现象。笔者认为作为外来的教师,到一个地区就应该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培养与本地人用方言交流的能力。平时的教学中、与同样是外来人口的幼儿家长交流就需外来教师逐步提高普通话的水平;而与当地一些年老的不会讲普通话的幼儿祖辈交流,就需要外来教师学习当地的土话。而对于土生土长的本地的幼儿教师,需要他们逐步提高普通话水平,平时在幼儿园与外来人口的幼儿家长尽量多说普通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方便家园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 改变沟通方式,保持充足耐心

一些孩子的父母由于工作以及其他原因,无法独自带孩子,就使得孩子们在祖辈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幼儿园工作者的交流对象也就相应的变成了

孩子们的祖辈。所以在交流过程中更加要注重方式方法,同他们的交流和沟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首先,教师不要因为自己懂教育而轻视祖辈家长,不要认为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要尊重他们。其次,教师可以在祖辈们早晨送孩子与放学接孩子的时候抽出一定的时间与他们聊天,让他们重视幼儿园教育,多向他们宣传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纠正自身存在的错误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方法,方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

(四) 加强家长教育,改变家长观念

为了使家长的教育观念适应城镇化的需要,更好地进行家园沟通,幼儿园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对家长进行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对于农村幼儿家长,定期组织家长来园学习,学习内容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向家长做好新《纲要》和《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宣传,让家长能够通过自我学习,进一步了解幼儿教育的几个阶段,掌握一些幼儿教育的正确方法,及时与幼儿园沟通。如请我县幼教专家办讲座,如何开展幼儿教育,以及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教师与家长多多沟通交流,尽可能地直接交流,教师给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以及成长,让家长更加充分的了解孩子,从而正确教育孩子,帮助家长形成新的教育观,使其认识到家园沟通的重要性。

总之,在农村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农村幼儿园家园沟通良好的实施有助于应对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家园沟通困境,增强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韦苹.家园互动的困惑与对策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2010(2):131.

[2]唐慧兰.巧用农村幼儿园家园沟通的“非常”途径[J].家庭教育,2005(1):40.

[3]庄新宇,陈敏.适应城镇化需要,提高乡镇中心园教育质量[J].学前教育研究,2008(4):15-16.

作者简介:孟令利,上海市,上海市崇明区平安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园沟通家园互动农村幼儿园
新常态下创新家园共育工作实践初探
浅谈农村幼儿园户外活动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让家园互动更有效
积极家园互动共同干预幼儿逃避性行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