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激励模式探究

2018-08-23袁淑洁

考试周刊 2018年77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小学语文

摘 要: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情感,运用激励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创设积极情感体验的机会,让激励表扬增强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励模式;分析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更加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之中,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 小学语文引入激励模式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引入激励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次改革与创新,对推动教学目标任务顺利达成具有重要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肯定,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积极情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样的积极情感可以迅速转化为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对学生更加积极投入语文教学互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有利于营造浓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在课堂上表扬鼓励学生,受到表扬的学生心情非常激动,其他学生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积极、学习更加投入。因此,语文教学激励模式能够对营造浓语文课堂氛围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三是有利于激发自身内在潜能。每一个人在学习过程都有部分潜能尚待发掘,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是如此。老师将激励模式引入语文教学,在课堂互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让学生内心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进一步发掘自身潜力,在攻坚克难方面超过平时学习效率,激发了内在的潜能。四是有利于渗透思想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以激励营造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想情感的渗透教育,学生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接受更加积极,也更加有效。

二、 小学语文教学激励模式运用要点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激励模式,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身心特点,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灵活、科学运用。

(一) 科学确定激励表扬门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激励模式,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以及情感态度确定层级,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相对应激励表扬标准。对优秀生表扬的门槛要远远高于中等生,同样,中等生也要高于学困生。确定激励表扬的门槛目的,是体现因材施教、层级管理。当学困生态度端正,回答出基本的问题之后要给予表扬,让他们内心充满学习的成功感、获得感,这对转化学困生具有重要的心理暗示和促进作用。对于优秀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要适当提高表扬激励的门槛,只有当他实现较大难度的突破,以及回答出一些较为深奥的问题才给予表扬,要与他们努力程度相吻合,对于中等学生则按照正常标准进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为不同基础能力的学生设定表扬门槛,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证明,采取分层设置表扬门槛等方法,有利于从整体面上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二) 合理把握激励频率次数

走进有些语文教师的课堂,虽然也运用了激励模式,但是实际效果不强。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表扬的次数偏少形不成激励效应,而一个方面则走进了另一个极端,表扬过多过滥,随意降低标准,导致教师的表扬激励在学生心目中的含金量大为降低。因此,要想提高激励模式的作用,必须在激励频率概率上把握好尺度。首先不要机械规定每节课表扬多少,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学氛围非常浓厚时,大家热烈讨论参与学习活动,此时表扬激励的频率要适当低一点。反之,当教学氛围沉闷,学生互动率降低,教学停滞不前的时候,则要想方设法进行激励,以体现对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其次,激励的频率一定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会导致激励的含金量下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低又难以打造浓厚教学氛围,所以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语文教学中激励的频率频次。另外,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选准时机,特别是在一些重难点突破、要点回顾等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

(三) 巧妙运用多种激励方式

小学生情绪容易调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一旦受到鼓励、情感暗示,内心是激动的,他们会将这样的积极情感转化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一定要运用多种激励模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情昂扬的状态。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进步之处、闪光点,可以直接运用语言评价进行表扬。其次,教师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表达对他的肯定。例如送去一个微笑的眼神,对其拍拍肩膀、拍拍头等等,这样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相配合,有效增强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经常鼓励全班同学一起拍拍手,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班级得到认可,受到大家的尊重,这样的激励方式不仅透露出老师对这位同学的肯定,而且同样可以透露出班级其他同学的认可,有利于学生内心充满积极情感。可以看出,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对学生语文效率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 发挥家校联动促进作用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方式也越来越便捷。語文教学工作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广大家长也应当承担起积极配合的任务。在语文课堂上运用激励模式同样可以延伸到课外,每个学校都建立了校讯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校讯通平台点对点发送学生语文学习进步之处,特别是需要家长配合,发挥5+2大于7的作用,以激励为主的方式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们语文学习的成功喜悦。当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表扬,在家庭中受到家长的充分肯定,对他们而言内能够产生强烈的推动作用。可见激励模式不仅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之中,同样可以延伸到他们的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 结束语

将激励模式引入语文课堂,是对教学工作的一次积极尝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和激发学习潜能。广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科学设置激励方法、模式、频率,同时也要注重巧妙整合资源,进一步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邹俞珍.小议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3).

[2]段俊芳.小学语文激励性评价[J].学周刊,2011(26).

[3]李相守.感受激励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1(21).

作者简介:袁淑洁,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睢宁县新城区学校。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小学语文
跨国公司中小型供应商管理改进问题研究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