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8-08-23曹秀华

考试周刊 2018年7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核心素养

摘 要:小学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大多属于工具类知识,而在高中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针对语文这一科目,更需要培养学生文学鉴赏、文学审美等能力。下面本文就根据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培养;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大多数是需要学生记背的硬性知识,初中的语文教学是小学与高中的一个过渡,高中的语文教学更强调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所以教学的真正意义不是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而是形成素养与能力。

一、 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语言能力,而老师的教学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自主地构建语言、组织语言,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然后学生在与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通过学生自己对语文的学习以及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形成一种良好的交流方式,虽然每个学生都会说汉语,但是通过高等教育学习语文以后,相同的语言可以表达得更具有艺术性,而这就是语文的魅力,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更是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语言的内在含义。而高中语文的课程教学,主要是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能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 感受文字

语文这一学科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体现,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需要通过老师给予一定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语文这一学科当中学会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形成学习的能力。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感受文字魅力所在,语言形成的基础是由文字构成,想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能够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那学生应该从文字开始着手,所以培养学生在语文这一学科当中的核心素养时,教会学生感受文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现的具体意义,是对学生语文能力进一步培养的基础。

(二) 体验文学作品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体验文学作品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文学作品当中包含了某个时期或者某些著名人物的思想等内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逐步培养对文学作品中美的感知力。在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当中,会有一些精美的词句、段落值得读者仔细推敲,同样,学生要培养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就需要不断地阅读文学作品,把老师教授的语文学习方法与自己在阅读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形成学生自己的一种语文能力。

(三) 运用语言文字

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会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例如写作。写作是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写作当中,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用优美的词句或者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能够恰当得体的呈现自己的观点,而这就是学生形成的一种语文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来说是学习语文基础、体验文学作品后,能力形成的体现,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积累学习当中,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语文修养的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相关知识或者在阅读名著以后,可以逐步形成审美思维、审美想象力,而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用来表达学生自己的审美体验。

三、 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态度

语文教学是老师传播知识的一种手段,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的意识态度。教科书当中的相关知识,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而能把相关的某些内容作为教科书教授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价值。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发展与壮大离不开文化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思想决定一个民族的高度,作为中华人民的華夏子孙,每一个人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承、发扬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态度也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

因为古文化的发明与传承,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的交谈;因为古文化的发明与传承,人们可以轻松便捷地记录;因为古文化的发明与传承,人们可以更进一步的追求。在教学当中,老师只是知识的迁移者,而文化的真正传承与发扬,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所以增强学生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四、 培养核心素养的重点方向

素养指一个人的修养、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要求学生形成审美鉴赏能力并得以运用的能力。语文可以促成学生文学审美能力,思想道德的形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说话,而是让学生说话能够更具有艺术性;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简单地思考,而是让学生思考得更有层次感;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对古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古文化的文学作品能够有所感悟。

(一) 教会学生思考

在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文本的思路分析,可以判断出其思想内容,巧妙之处正是需要学生思考的地方,人比动物更高级正是因为人类比动物更加会思考,所以不只是在语文学科当中,无论哪一个科目的教学都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二) 教会学生表达

判断一个人交际能力的高低主要是其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想要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强,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更恰当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交际能力无论处于何时何地,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影响都是极为重大的,具有艺术性的语言能够让人与人的交谈更加舒坦,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学生学会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上文所提到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识态度培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点方向等内容都是在现代教育中所推崇教学的最新理念,因此,老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或者老师讲解的其他内容的吸收,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把知识转移并得以运用。

作者简介:曹秀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培养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