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18-08-23白丽丽

考试周刊 2018年77期
关键词:应用教学理实一体化机械制造

摘 要:在中职学校教育改革中,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机械制造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机械制造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理实一体化就很好地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二者相结合,使学生在一种实践的情形下,探究机械知识,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机械制造;应用教学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以及教学的趣味性,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有着重要影响,我们的课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中,探究学习方法,掌握机械制造的专业知识,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在机械制造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任务的制定帮助学生获得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促使教师能够快速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推动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下面就理实一体化内涵以及意义对机械制造课堂中的作用进行简单分析。

一、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的实践过程,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实践环境下,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应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与探究性知识。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形式,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参与其中,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以及结论,通过自主探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是一种“在实际中的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项目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项目规划,形成几个教学内容不同但教学目标一致的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展开不同层次的探索。实践的过程给予了学生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不断投身到实践学习中,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重工业的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机械行业的推动,因此,机械制造课程担负着培育国家人才的重担,机械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旺盛,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就是给予了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提前适应就业环境,在一种模拟的场景下展开学习,学生能够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获得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良好的创新意识,提升自身的竞争素质。从另一方面来说,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符合现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增强对机械知识学习兴趣。

三、 理实一体化在机械制造课程的实践

(一) 分析教学内容,创设教学任务

在机械制造课程中,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定合理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任务的制定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又要贴合我们的专业性特征,只有这样的教学任务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实践过程。例如在机械制图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制定的任务倘若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特性,单纯的讲解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就很容易被教师所讲的构造绕晕,从而不愿意参与学习。但是教师如何带领学生到实践车间,让学生结合具体的实物,进行多角度的内容分析,进而展开构图教学,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和高效。因此教师对学生设计教学任务时,不仅仅要注重实践性的内容,更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产生学习欲望,进而不断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 设立项目小组,制订实施计划

在机械制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是小组间的互相合作,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课题,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且通力合作,完成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带动了班级相对不积极的学生。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学生展开分组。在学生分组以后,教师要让学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通过学生的计划表,帮助学生测定实施的可行性与否,进而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成功。避免因计划不完善或是计划不可行,浪费学生的时间以及降低学习自信心的状况。实践的计划可以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每一个组员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计划部分,由总结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全体组员最后将计划汇总。学生在这种计划制定中,训练了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集体合作。并且能够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 实施具体任务,鼓励学生实践

在计划制定后,就是具体实施的步骤,教师要认真督促学生完成项目计划,让学生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推动学生的计划顺利完成。例如在對机械加工中,使用的机床、刀等工具时,教师让学生在从操作车间,通过实践,理解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学生的操作过程难免会出现问题,教师在鼓励学生实践的同时,也要保障学生的操作安全。在进车间前,为学生熟读操作规范,以及安全使用规则。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具体任务实施过程中,构建师生和谐关系,了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加以纠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 评估实施效果,增强学习信心

在实践的最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评估,学生的实施内容结束后,教师与小组成员组成评价小组,对学生的操作实践进行一个合理、科学、公正的评估,有助于学生纠正自身的错误,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树立学习自信心。当然,教师通过评估能够发现机械制造学生存在的实践问题,从而在开展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机械制造课程学习中。

四、 结语

职校为社会机械制造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要重视起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将二者有效统一,推动学生的学习进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姚能俊.理实一体化教法在机械制造课程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信息,2013(19):268.

[2]任珏俊.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数控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5):227-228.

[3]邓福镑.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模具理实一体化实践课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12(3):46-48.

作者简介:白丽丽,江苏省宿迁市,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应用教学理实一体化机械制造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浅论节能设计理念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中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二项式定理的引入与应用教学研究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