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盘点的感受

2018-08-15杨驰原

传媒 2018年1期
关键词:盘点报业新政

文/杨驰原

盘点对商业来说是清查和清点,对行业来说是回顾和总结。

新政是行业发展的规范,也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力;事件是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行业发展的晴雨表。因此,对年度新政和事件的盘点,对我们回顾和总结行业全年的发展,意义重大。

2018年的第一期《传媒》,“特别策划”栏目制作的是对2017年年度十大新政、十大事件的盘点。这是本刊第八次对传媒行业的年度盘点,连续八年盘点,笔者都是主要组织者和撰稿人,有很多感受,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感受之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传媒行业发展。在这八次盘点里,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重大活动的启动、重大会议的召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闻舆论的重视,对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视。

感受之二:新政密集出台,管理力度空前。2011年、2012年刚做年度十大新政盘点的头两年,重大新政不多,由于要凑足十大,有些不太重要的新政也被收录其中。而近五年,尤其是2013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合并成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 年8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重组、国务院授权其负责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并负责监督管理执法以来,诸多重磅新政密集出台,由于有“十大”之限,在选择时有些很重要的新政只能忍痛割爱。这些重磅新政的密集出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行业的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强。

感受之三:传统主流媒体引领融合发展,成果初显。多年盘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以及省级报业、广电机构,在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屡屡入选,如《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设点布局破万个》《人民网上市》《人民日报微博上线》《新华社启用“机器人记者”》《新华社全媒平台上线》《“2·19”讲话一周年之际三大央媒齐推直播平台》《澎湃新闻上线 上报集团新媒体实验成果出炉》等,这些传统主流媒体打造的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项目,引领着全国全行业融合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初步成果。

感受之四:科技发展引发传媒行业格局剧变,移动传播当先。科技的发展,4G、二维码、VR、AR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新媒体不断涌现,QQ、博客、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等先后登场,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受众,蚕食了传统媒体的广告,消解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发传媒行业格局剧变:《东方早报》《京华时报》等10多家纸媒休刊停刊,报业寒冬加剧;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超440亿元,银幕总数超3万块;微信活跃用户达6.5亿,公众号突破千万,成为我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报纸为应对报业寒冬,在新媒体领域不懈探索,创办了很多新媒体平台和产品;广电业为吸引受众,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节目的创新,提高节目的互动性;新媒体迅猛发展中,出现了很多乱象,需要管理和规范。这些剧变,需要融合发展来统领,在4G时代和5G即将登场的大背景下,融合发展,移动化趋势明显。

感受之五:很多事件和新政成为行业发展的里程碑。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务院授权网信办负责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总局推全国报刊融合创新案例30佳、全国新闻网站推行记者证制度、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上市、《读者》上市等事件,《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电影产业促进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等新政的颁布,都是标志性事件和政策,深刻影响着全行业的发展。

八年盘点,有收获,也有遗憾。广纳众意,突出重点,力避以偏概全;视角所困,水平所限,常有遗珠之嫌。我们将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使我们的年度盘点更准确、更权威、更具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盘点报业新政
睁眼瞎盘点
睁眼瞎盘点
盘点各国网红猫
“新政”爆款第一车?
新政不是“半夜鸡叫”
关于新政的思考
丝路新政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
反思报业转型五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