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贷成因分析

2018-08-07廖司朝廖益雪张昱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校园贷现状

廖司朝 廖益雪 张昱

摘 要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债款最终导致退学、造成家庭破产甚至结束自己生命的新闻时有发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思考。本着推动校园贷良性发展和增强大学生风险意识的目标,本文结合了校园贷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背景,分析指出校园贷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暴露的问题,并针对增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提出建议以及思考。

关键词 校园贷 现状 问题 风险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88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Campus Loan

——Research on the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wareness of risk

LIAO Sichao, LIAO Yixue, ZHANG Yu

(Sanjia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1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ve been frequent occurrences of news that college students have been unable to repay their debts, leading to dropouts, bankruptcies or even ending their lives. This has aroused public concern and reflection. In line with the goal of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mpus lending and enhancing the awareness of risk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mpus lending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olicy backgrounds. It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campus lending, and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exposure to campus lending, and College students' risk awarenes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ampus loa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wareness of risk

0 前言

近年来,校园贷事件频发,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也从未停止过。本来校园贷是用来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或者创业,但有的人却用来满足个人的消费需要,近日,一则大学生因无力偿还校园贷款遭到非法拘禁的新闻引发热议,原来这名学生是广西南宁某大学的游某为了自己的生活消费需要,通过校园贷借款八千元,因无力偿还,遭到借款方非法拘禁并且殴打,后来被当地警方及时解救出来。据消息报道,山西某职业技术学院的21歲朱某欠下的多个校园贷,在学校旁的江边跳江自杀,在现场的手机中,警方却发现了朱某在宿舍进行自残的画面。这个新闻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校园贷引起深思。校园贷正在慢慢走近大学生的生活,也导致了很多社会问题。

1 校园贷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校园贷,就是校园网贷,是某些平台专门针对学生发放的贷款,有助学贷款,校园消费贷款和学生创业贷款等等。其中,用于学生消费的贷款占比最大。据调查,校园消费款平台风控能力差距较大,有的校园贷平台存在学生身份信息被盗用,冒用的危险。另外,有的校园贷平台不能控制借出现金的流向,可能会导致自制力差的同学进行过度消费。

据了解,中国知网关于“校园贷”的论文逐年增加,其中2015年90篇,2016年144篇,2017年211篇。2017年,国家又出新规,规范校园贷平台。可见近两年来“校园贷”的社会关注度持续走高。本次调查的目标是基于对校园贷成因的调查与分析,讨论研究高校学生的风险意识,减少“校园贷”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大学生接受讯息的平台越来越多。而校园贷在近两年作为新生产业迅速发展并给大学生带来便捷,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学生因缺乏风险意识而导致的悲剧。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下的新生产业,学术领域对此尚未转移较多注意力,因此相关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校园贷盛行的大环境下,本研究希望对了解校园贷成因和探究大学生风险意识认知对规避负面事件发生有显著帮助。

2 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校园贷发展的现状

随着借贷模式趋向网络化,校园贷某些P2P网络借贷平台不断向大学校园拓展市场,部分不良平台采取不实宣传的方式和降低借贷门槛标准、模糊实际收取利率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使其不自觉陷入“高利贷”圈套,对校园和社会尤其学生自身以及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

校园贷乱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并不是短期热点事件。伴随学生过度消费、多平台填补滚利消费、偿还不起贷款暴力逼债自杀等事件频生,校园贷整治逐步进入公众和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同年8月24日,银监会亦明确提出用“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整改校园贷问题;2017年9月6日,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2018年2月28日,广东金融办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自2018年3月26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教育部发布信息提醒青年学生:警惕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陷阱。

2.1.1 校园贷推广模式

校园贷的推广模式是采取校园代理的模式,校园代理就是同学及其周围熟悉的人。他们不仅在校园内拓展地推业务,并利用奖励机制刺激各级代理们利用身边潜在用户进行宣传,扩大消费群体。在这种具有诱惑力的病毒式宣传下,一些本来有高消费需求意向的学生的消费欲望被点燃。而在2017年教育部发布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后校园贷在推广渠道、形式上则呈现隐形化趋势。所谓的隐形化主要推广走向线上化、网络化,即减少校园地推,转而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或“找我贷”“拉卡拉”等平台进行业务推广,比起之前校园代理推广模式更难以监控。

2.1.2 校园贷平台标准及逾期结果

平台从最初“无抵押、无担保”的低标准到后来演变为“裸照即取”这样无底线标准,整体没有约定的标准,仍其呈病态式迅猛发展,病毒式蔓延。

借贷人没有遵守贷款协议,所借款项超过双方协定的期限未还,贷款公司依据其协议条款,可以对债务人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比如在第三方平台上公布逾期者的各项信息,诸如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以及手机号码等这些个人隐私信息,而某些不法平台甚至会暴力催收款、骚扰学生社交圈施加心理压力逼款,更有甚者会将某些学生凭贷的裸照和性爱视频会流传到网上并被广泛传播。

2.2 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暴露的问题

不良的校园网贷事件的发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防范意识、校园贷市场的规范程度、家庭和高校的教育以及政府的监管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社会经验和阅历都处于“幼儿期”,薄弱的金融知识、不成熟的消费观念以及屈指可数的社会实践等,都将促使其变成校园贷“刀下的鱼肉”,“任其宰割”;而有的校园贷平台恰恰是利用这些来引诱诸多大学生陷入“滚雪球”的陷阱中。同时,某些校园贷平台审核不严格而导致个人信息被冒用,从而导致“张三的锅李四来背”现象的出现。

2.2.1大学生方面

2.2.1.1 消费观念不成熟

(1)生活需求。从调研数据看,64%的大学生的生活费都介于1000~2000之间,而只有12%是2000以上并且大都来自家庭供给,当生活费无法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很多人便会依赖校园贷或者分期购物,如在京东上分期购买手机或在支付宝借呗上借钱等。而目前进入大学的许多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会学着安排自己的生活和理财,但其消费心理并不成熟,强烈的消费欲望促使其并不满足于当前的消费现状而选择高消费,存在着贪慕虚荣、超前消费的现象。据数据表明,83%的校园贷使用者用于生活消费。其中42.86%的女生用于化妆品,如香奈儿香水、迪奥口红、神仙水等;而40.48%的男生用于数码产品,如苹果手机、三星手机、尼康相机等。可见,大部分的大学生过度追求时尚和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2)学习需求。在整个大学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依存,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大学生会要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实现自我提高。用马斯洛需求层次来讲就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在大学期间,很多大学生都会报考各种证书,但其培训费相对昂贵,而因其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迫于生活费单一而选择贷款。独立的同时却存在很大一部分盲目性,“他考我也考”系列,盲目地报班、盲目地考证等。而如发现与自身实际相冲突时,便选择敷衍甚至放弃,那贷款作用便随之东流,并未起到实际作用。

(3)创业需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而选择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创业必将需要一大笔资金,对于家庭条件相对一般或者困难的,根本就是“有心无力”,不乏有不少家庭会反对子女自主创业,因而强烈的创业欲望便会促使其贷款。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大多以失败告终,最后落得“创业不成,贷款需还”,给自身甚至父母徒增压力和烦恼。

2.2.1.2 防范意识不足

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主要包括对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存在的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而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高速发展,上网也成为了大学生个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也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影响,渐渐地大家都变成了“低头一族”,然而近几年发生的校园贷新闻事件并不能让大学生对于风险的防范加以重视。

(1)大学生自身。据数据表明,57.14%的校园贷使用者选择校园贷的是因其门槛低,程序少,其次是方便快捷,占比40.48%,最后是校园贷审核不严格、放贷快,占比30.95%。可见,部分校园贷使用者并未真正了解校园贷本身,只是为了“救急”,解决当前的资金问题,朋友劝阻却不以为然。而据了解,校园贷真正的利息远比其合同上的利息要高得多,表现在周利息、月利息以及逾期利息等。校园贷的出现滋生出“毛细血管”式的线下高利贷,而不是大学生口中的金融高利贷。所以广大大学生对于校园贷的认识还存在着一部分盲区,包括校园贷的使用者。

(2)周边朋友。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其带来灾难。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分辨能力差、同情心强,极容易相信别人,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当部分大学生因某些原因(如信用不够、条件限制等)一时在平台上借不了钱或者分不了期,便会借用身边朋友的个人信息进行贷款,出于情义,一般不会拒绝。“换汤不换药”,贷款人是朋友的名,但实际是其本人拿到贷款,表面上看并没有对其造成任何风险,只是名义贷款,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在“出卖”朋友。一旦发生逾期,“躺枪”的便是名义贷款人,情况优则只涉及两个人,情况恶劣则牵涉到一个甚至两个家庭。

2.2.2社会方面

(1)市场行业规范不足,目前,我国融的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法律体系、风险控制手段依然存在空白,这才使得校园贷“无孔不入”。既沒有自律公约,也没有什么统一的规则,只要能争夺自己的客户,校园贷可以放宽额度、简化流程、减少条件,甚至诱骗女大学生进行“裸贷”来提高贷款的额度。打着“零利息、零首付”的招牌,操控着“高利息、高风险”的骗局,诱导大学生掉进“利滚利、利生利”的陷阱。而一旦出现逾期的情况,平台便会不惜一切代价催款,或上门催款、或电话短信催款、或联系他人催款,甚至采取某些极端的催款等冷暴力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声誉绑架,甚至将其逼上“绝路”。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也给校园以及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2)政府监管督察力度不足。2017年6月20日银监会及教育部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监管制度,整治乱象,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业务,各大网络平台纷纷退出校园贷市场或转业务。据了解,到3月23日,有59家选择退出,37家则关闭校园贷业务,共占63%。尽管如此,在《通知》的规定下,校园贷依然花样百出,如“助学贷”、“美容贷”等,部分平台开始转向分期购物,形式看上去是退出了市场,却并不限制分期购物,这无疑不是一个变相的校园贷。所以推动校园贷的良性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大力监督和管理。

(3)高校环境塑造待完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良好的发展必将离不开健康的环境和文化氛围,而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必将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环境和思政培育。而如今,不良校园贷依然在高校、网络等进行宣传,如校园贷代理、朋友圈、QQ甚至卫生间等。当看着“零首付,零利息”等字眼在高校各角落出现,不乏有学生会被其诱导致骗。

3建议

针对“校园贷”现状及本研究调查的结果,知道要想根治“校园贷”存在的问题,不仅仅需要政府国家政策的规定、金融市场的规范,同时也需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风险意识。大学生作为“校园贷”推广使用的主要对象,应该养成良好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对此,本研究主要针对加强大学生风险意识提出以下建议。同时,也从其他方面为促进校园贷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1)高校可以在平时的教学环节中增加金融素养的相关课程,让更多的金融常识在大学生中普及,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学校可以开展有关消费观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同学们意识到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不正确的消费行为,是不利于自身的,消费要有节制,应消费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商品。

(2)大学生自身应该加强风险意识。在实际生活中,应做到坚决抵制从不正规渠道使用“校园贷”;要切合自身实际情况,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正确对待“校园贷”;对于个人信息应该始终怀有安全保护意识;面对“校园贷”的诱惑,要理性思考,不可一时冲动。

(3)注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风险意识的影响。据调查。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家庭。大学生虽为成年人,但思想意识上还不够成熟,对于“校园贷”的风险意识较低,家长应该关心并了解其消费状况,并根据其消费状况进行交流和沟通,避免大学生随意选择使用“校园贷”造成不良后果。

(4)加强校园贷市场的整顿。国家要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对于非法校园贷机构依法取缔,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国家应该制定市场准入规则,加大排查力度,让那些想趁机扰乱市场的不法机构无门而入。总之,国家应该坚决打击非法机构,努力构建良性市场,鼓励开展正规的校园信贷消费服务。

(5)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在加强对校园贷监管的同时,还可以实行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全民参与校园贷监管,让校园贷机构公开透明于社会,严格约束非法机构,从而降低违规事件的发生。

4 总结及反思

不可否认校园贷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其出现后带来的结果却是极其不利的。校园贷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影响了众多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影响极其恶劣。分期消费平台和传统电商所提供的信贷服务给大学生传播了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观——超前消费,这样的消费观并不适合没有太多收入的绝大部分大学生。所以,本研究认为,校园贷对于大学生的弊端是大于其中的利的。但是,我们知道,校园贷的出现意味着它就不会消失,也总有许多大学生会选择使用校园贷。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加强大学生对于校园贷的风险意识,让他们能够选择正规的机构,在选择时深思熟虑。面对鱼龙混杂的金融市场,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坚决抵制诱惑。总之,大学生应该时刻怀有风险意识,面对“校园贷”要保持一颗警惕心,慎重做出选择。

5 结束语

校园贷的良性发展不仅仅需要政府国家政策的规定、金融市场的规范,加强大学生的风险意识也是极其重要的。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让大学生意识到面对校园贷风险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实际中保持警惕心,慎重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红.互联网时代下“校园贷”乱象研究.财讯,2017(2).

[2] 張达.校园网贷风险及其防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0).

[3] 赵艳波.风险社会下大学生风险意识教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3.

[4] 银监会等三部委喊话网贷平台:校园贷业务一律暂停!.http://www.cclycs.com/z138826.html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校园贷现状
中国共产党新征程上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应对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