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2018-08-07徐慧杰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经验启示抗战时期

徐慧杰

摘 要 领导干部承担着组织和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历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干部教育,一直被中国共产党视为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和营造良好党风、政风的一项重要工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深入而系统的干部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对这段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不仅能再现党在抗战时期进行干部教育的辉煌成就,而且对于新时代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干部教育 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69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the Party's

Cadre Education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XU Huijie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Leading cadres bear the important task of organizing and leading the people to achieve great rejuvenation, and have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dre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n important task in strengthening its own ability to govern and building a good party style and etho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rried out in-depth and systematic cadre education work and trained a large number of leading cadres with strong ideals, convictions, and high quality. Reviewing and summarizing this period of history not only reproduces 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s of the party in carrying out education on cadres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building of a high-quality cadre contingent in the new era and advanc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and governance systems.

Keywords the War of Resistance; cadre educa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抗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斗争形势实际需要,将干部教育看作党的重要战略任务,结合实际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开展了干部教育工作,为赢得抗战胜利提供了根本性保证。我们有必要对抗战时期的干部教育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干部教育的现状,不断丰富和完善干部教育方法,培养出优秀的干部队伍。

1 抗战时期加强党内干部教育的历史背景

第一,干部队伍整体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形势、任务的要求。从干部数量上来看,抗战全面爆发,但干部却严重不足。大量干部在土地革命和长征的消耗下牺牲。中国共产党不断开辟抗战根据地,党员干部格外紧缺。不仅如此,干部素质偏低的问题十分明显。干部大部分工农出身,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很难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其次,部分干部虽然有积极进取、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但存在工作能力差,实践经验少的不足。因此,应该重视党内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尤其是工农出身的领导干部,使其能够顺利完成革命斗争的任务。

第二,干部队伍容易受到党内错误倾向的影响。抗战统一战线建立前后,在革命进行的同时,各种意识形态也充斥在党内,像典型的王明“左”倾主义,思维受到教条主义侵蚀,没有把握结合中国实际,给革命造成了极大危害。其次,在如何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上,部分干部出现“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一味迁就忍让国民党而低估自身力量,主张放弃主动权,这使很大一部分干部徘徊迷茫。因此我们急需肃清思想问题,提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为建立正确的抗日统一战线而贡献力量。

2 抗战时期党内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思想教育。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抗战时期,思想教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用共产主义武装干部队伍同时要端正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学习和革命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革命意志,克服错误思想路线的影响。二是要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让干部队伍彻底从思想上入党。

第二,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高度重视对干部开展政治教育工作。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紧密结合现实斗争,为干部队伍安排系统的政治教育内容。一是要开展阶级教育,当前的主要矛盾虽然是民族矛盾,但阶级矛盾依然存在,不能放松警惕。二是开展政策教育,“党的一切政策都为战胜日寇”,[1]要把党的政策、策略列入到干部教学计划中,纠正轻视策略学习的观点。三是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党员干部要认清党在各个阶段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通过阅读报纸、分析时政、作实事报告等方式,引导干部了解把握国内外动态。

第三,理论教育。194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第九条强调广泛地发展抗日文化运动,其目的是提高抗日人民、抗日军队与抗日干部的文化水平与理论水平。[2]党的干部是国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对党的策略贯彻落实起着示范引领的关键作用。没有深刻的理论学习,要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抗日战争时期干部的理论学习分为四大块,即政治科学、思想科学、经济科学、和历史科学。[3]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第四,业务教育与文化教育。中共中央曾经多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中强调:无论是何种国家干部,都应该加强能力培训,重视对本职岗位业务的探究,要努力做到精通自己的岗位任务所需技能,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干部队伍除了本领要强,其文化水平也关系到工作质量。针对很多干部文化素养不高的情况,对各级各类干部进行文化教育,开展“文化补习班”、“文化学习小组”等,切实做到将干部的文化学习和工作的实际需要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业务学习和文化学习的力度,涌现了大批文化干部和业务干部。

3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经验与启示

千古大业在用人。古往今来,治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毛泽东曾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4]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当前依然面临很多困难与挑战,中国能否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稳中求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干部是重要影响因素。抗战阶段干部教育的举措对新时代干部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干部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抗战时期的干部教育就是围绕抗日战争展开,教育的手段方式都随着战争的进展而调整。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也明确提出干部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来推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如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要求干部教育要从当前的总任务出发,密切配合和服务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使党员干部领会党的基本路线和方略,为国家和人民履职尽责,引领国家的事业发展。

第二,提高干部的自身修养,优化干部队伍。发挥干部队伍模范作用是党在新时期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是最好的言传身教。要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先要提高干部的自身修养,包括干部的党性修养、理论修养等多重内容。要通过外在的教育,实现其自身内化提升。

提高干部的修养,首先要修党性、强作风,教育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的宗旨、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得起各种风浪和阻力的考验。抗战时期,通过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使干部队伍提升了政治觉悟,坚定了政治信念,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坚持下来。这使我们认识到,思想上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病变。当前我们要加强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立根固本,使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在理论修养方面,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领导干部教育提供了精神指針和行动指南。要将其贯彻落实到干部教育的全过程,使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规范意识。

在业务教育方面,抗战时期党中央努力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每天学习两小时的制度,弥补文化的不足,同时加强锻炼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干部的文化程度和业务熟练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在当前,我们同样也要重视改变和避免领导干部本领落后的问题,紧跟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战略、新思想,丰富领导干部知识储备。坚持学而思、学而行,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化能力。

第三,知人善任,进行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教育。抗战时期干部教育的成果颇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懂得因材施教,根据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文化程度、工作经验进行分类教学。党中央能够做到根据干部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对应的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灌输。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那么如何选人用人,将好干部发掘培养出来在当下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干部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情况明、措施实”,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对干部队伍有充分全面的了解,注重干部的综合能力和一贯表现,着眼于党的事业发展。结合工作岗位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个人的需求,对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任用。以此来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干部都能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充分展现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历史和现实都启示着我们,干部队伍建设是关系到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抗日战争时期的干部教育政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藏,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我们应当继承优良传统,将干部教育制度创新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根据一九四○年二月十四日《新中华报》刊印.

[3] 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5.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经验启示抗战时期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新思路探索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兰州市成功治理大气污染经验研究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