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2018-08-07李涛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跨文化一带一带一路

李涛

摘 要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契机,深化大学英语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35

An Analysis on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I T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3)

Abstract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Resorting to this opportunity, we can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educate 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who can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reform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现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正处于瓶颈阶段,各个高校对此正在积极的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寻找到大学英语未来发展的方向。恰逢其会,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六十多个多家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的实现涉及到了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等社会各个层面的内容,要使其能够顺利实现,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应该是语言相通。而英语作为现在国际上还广为使用的语言,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推进过程中还要发挥着重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这就为国内正在寻找出路的大学英語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也就是大学英语应该怎样做才能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所需要的具有合格语言能力的各专业人才。要想知道怎么做,就先要分析一下现阶段大学英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1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学确实为我国英语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各行业领域也出了很多懂英语的人才,但是随着我们国力的提升,我们的对外政策已经由“引进来”更多地转变为“走出去”,大学英语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了。

首先,一些高校对大学英语的教学重视度不够。很多高校认为大学英语只是辅助类课程,因此对其投入不够。一方面,师资欠缺,老师少,学生多,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是大班授课,有的班级甚至过百人,大部分班级也要有五六十人,这根本就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怎么可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硬件设施投入不够。有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还是传统的教室,老师也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不用说要给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提供自主学习的语音室等设施了。

还有,现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太差。很多的大学生现在英语能力的状况是只能看不会说,即使能说也是英语单词的堆砌,没有什么语法逻辑,也不分单词词性,中式英语更是屡见不鲜。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很多大学生觉得英语不是专业课程,平时对其不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在学校设置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英语课堂之外的时间根本就不会再去记一个英语单词或者一篇英语文章。我们都知道语言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保障,怎么可能把它学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一直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问题。就是四六级考试中,听力也只是占35%的分数,口语也不是必考内容。现在不少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考过四六级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为主,这使得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过分的偏重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很少有高校对非英语语言专业的大学英语开设一些注重实际应用的口语类和听力类课程,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中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现象。即使有的高校也开设了类似的相关课程,但往往浮于形式和表面,而忽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同文化在交流时,缺乏跨文化意识往往会所产生的各种文化冲击,从而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双方最终合作的失败。

所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推进,我们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这也更加凸显出了现阶段大学英语所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要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又何尝不是机遇。

2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语言要求,特别是英语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各个对外企业在要求自己的员工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之外,还会要求他们成为掌握本行业以及与本行业有关领域的英语术语使用的行业通,或者要求他们成为熟知企业合作地区的文化习俗的区域通。但是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式下,大学英语就是一门课,只有一本教材,或者分为读写和听说两门课,两本教材。这样的课程设置,内容单调,模式固化,我们应该做出一定的改变。根据《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划分学生的层次进行分级教学,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因材施教,避免教学内容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过于简单而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又过于困难。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我们可以设置必修课程,让他们能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再加上一些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的选修课程,比如基础英语听力、阅读、写作、语法、词汇等,帮助他们查缺补漏,哪个地方薄弱就选择什么样的课程。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我们就可以多设置一些拓展类的必修课程,帮助他们提高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实际操作能力。比如跨文化交际、贸易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财会英语、法律英语等。

(2)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交流活动,比如针对某一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对特定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甚至还可以进行小规模的演讲比赛和辩论赛等,使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学校中,我们也可以营造英语交流的氛围,“英语角”、“电影配音大赛”、“英文话剧大赛”以及各种国外的节日庆祝活动等都可以激发学生们说英语的热情。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语言的学习更需要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走出课堂,通过社会实践来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首先我们可以跟“一带一路”的相关对外企业合作,每个专业可以联系自己专业相关的企业,从而建立与之匹配的语言实习基地。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定期的去各个相关企业实习,进行专业课程的实际语言操作,把课堂上的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也可以在基地,由企业员工带领大家模拟现场进行语言的实践练习,并开展专家专题讲座,请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与企业需求更加契合,从而使得培养出的学生,能够符合对外企业对其语言的要求。

(3)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才能为我们培养出符合“一带一路”需要的人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地创新,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用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也能参与到教学中,从而教学相长。其次,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利用好大数据时代所搭建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微课、慕课等形式向学生施加影响,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互动,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再者,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过关的专业语言知识,而且还需要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了解,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尤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可以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学习的形式有很多,可以自学、参加培训、访学、参加科研活动等,学习其中的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还有,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时,我们就应该对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对比,深思文化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从而减少母语文化对跨文化交际所产生的负迁移影响。这样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俗人情,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们应该积极地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以此为契机,深化大学英语的改革,从而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质量人才。

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二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PJHYYB17050)

參考文献

[1] 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2016(2).

[2] 高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外语政策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3] 沈骑.“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战略转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4] 王辉,王亚兰.一代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状况[J].语言战略研究,2016(3).

[5] 沈骑.转型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追问[J].外语电化教学,2014(2).

[6]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6).

[7] 文秋芳,王艳.“英语+X”本硕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成效[J].外语界,2015(5).

猜你喜欢

跨文化一带一带一路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