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2018-08-07杨翊潘安琪肖敬

科教导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供给侧高等教育

杨翊 潘安琪 肖敬

摘 要 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高等教育是影响国家在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因素,各国纷纷实施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改革。本文提出在高等教育供给侧层面进行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课堂教学改革的设计思想,并论述了学院在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供给侧 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5.009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side Reform

——Tak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Yi, PAN Anqi, XIAO Jing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70)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increasingly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highe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country's continuing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 All countries have implemente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he reform on the side of the supply side of higher education, expounds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of Tianjin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y, and discuss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concept.

Keywords supply-sid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higher education

高校課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围绕塑造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教师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目标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地。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否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能否成为学习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很大关系。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在《重建本科教学——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中指出,“大学的使命应该是大学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探索者和学习者。大学的教学任务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一共同的使命——探索、研究和发现中来。学生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1]因而大学课堂教学不但承载着学生学习知识的任务,而且还应不断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这种通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升,推动课堂教学的变革,某种意义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1 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李克强总理2016年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北京大学林建华校长接受采访时指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校的作用在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3]在市场中,高等教育是一种产品或服务,高校是提供高等教育服务的生产者,高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在市场竞争中高校要通过提高教学质量等方法与其他高校相互竞争,避免淘汰,高校根据实际开展供给侧的教学改革是学生和人才市场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20世纪60年代,国外一批学者开始研究高等教育市场供给。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研究宏观高等教育市场和微观高等教育市场供求,对于供给侧的研究还有待完善。那欣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供求结构不平衡,高校提供的教育产品影响着教育市场的供求平衡(高校供给和学生个人需求)关系和人才市场的供求平衡(毕业生供给和企业需求)关系。[4]林建华认为大学的供给侧改革就是怎样把原先的束缚和问题理顺。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共有经济和管理两个学科,下设10个本科专业,大部分专业都属于应用学科,围绕学院实际,对接市场需求,学院着力培养应用人才,使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成功就业,成为优秀的雇员。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围绕提升课程个性化、增强兴趣驱动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供给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使教学的成果不但能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更可以适应学生的自身特点。

2 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教学内容、方法、观念是高等教育服务中的关键要素,在教学中把握好这三个点,可以有效满足学生需求。教学内容是基础工作,教学方法是实践准则,教学观念是指导思想,三者循序渐进,缺一不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确定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地位是提升人才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就会产生不同的人才培养效果。

2.1 与市场接轨,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供给方,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对高等教育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王岩(2001)认为,教师技能培训可以引导中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归属感,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5]根据心理契约论,高校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等可以满足教师的心理期望,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在教学环节中有这么一种说法,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培养应用人才更需要教师与市场接轨,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国际商学院自2011年启动开展第一阶段的青年教师企业挂职实习计划,并在2014年推出该计划的升级版本,在全院范围内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培训计划。围绕企业挂职实习和专业培训,学院制定专门的鼓励引导政策,适时调整教学安排,协助解决教师的实际各种困难,截至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圆满完成了企业挂职实习,实习期3~6个月。

学院教师实习单位包括大型国有企业、中外资公司、国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证券机构、国际级酒店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实习领域涵盖了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商务等多个领域。教师在企业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接触到行业内的真实状态和最新动态,最重要的是结束挂职实习的教师,将在企业所学、所感、所悟编入教案,课堂上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故事性的一个个真实案例,企业实战体验不仅提升了老师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更课堂教学间接影响着课堂上的学生,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青年教师通过参与在线课程学习、学术交流访问、考取相应职业从业资格等专业培训,62%以上的教师已拿到相应的专业从业资格证书或者已结束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他们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他们的视野不断放大放远,在和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以更加令学生信服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和兴趣。例如,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青年教师王茂林通过努力获得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颁发的“高级物流师”证书。在他的影响下该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物流师”培训,取得证书后部分学生被德国辛克物流等单位录用,直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教学内容的供给侧改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梳理专业知识结构,贴近实战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选择符合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成长方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等教育市场中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2.2 用他山之石,完善教学方法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更需要锻炼资料检索、数据分析、归纳提炼、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团队协作、善于利用时间、清晰观点表达等多种能力。以营销一个产品的模式来设计开展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学院近几年的一个新的尝试。通过向兄弟院校取经、从国际合作中汲取有益的做法,自2013年起,学院全面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加强课堂提问、学生专题讨论、课前预习课上的演讲、阶段性课程测试、课程论文等教学环节比重,课堂教学由单向灌输转变为互动式、研究型教学。学院通过教学督导、三级听课制度逐步将教学方法改革制度化,通過实验室教学大赛、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学术沙龙等形式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技能,通过学生网络评教、同行评价等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倾注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在实践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中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指导;根据学生的课堂演讲进行点评并深度讲解涉及的知识点;逐份批改每位学生课程论文并将修改意见反馈学生训练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通过阶段性测试了解学生学习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院建设与发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的17所大学的商学院建立了正式的合作交流项目,无论是网上学习、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实践学习,我院学生不但很快融入教学当中,还得到外籍教师和学生普遍好评。

通过教学方法的供给侧改革,教师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2.3 树“双创”旗帜,改变教学观念

高等教育改革处在供给侧改革的高端,教师教学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创新动力。学院在深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不仅以传递知识为教学目的,而是要在教学改革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立足经济新常态,围绕提升学生“双创”能力,学院教师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训中心,以中心为平台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该中心整合了学院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从立项、指导到参赛实施一条龙的专业指导。在他们的指导下,学院学生荣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用友新道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天津赛区总决赛三等奖、创行世界杯华北区域赛一等奖、“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2项等荣誉。

通过整合校内外教师资源,评聘企业家导师指导学生,以专业竞赛促创新研究,以专业实习促实践实操,为学生成长搭建舞台。该中心先后组织召开了企业家圆桌论坛、达沃斯进校园等卓有成效的活动。设立2个创新创业基金,推动建设了17家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其中依托大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平台进行的跨境电商专业实习活动中,部分同学月销量达到3万美金。该中心主任李名梁副教授在2015年8月至12月期间,围绕创新创业与众创空间发表了多篇调研报告和文章,新华社、《光明日报》、《北京商报》、《渤海早报》、《北方网》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通过教学观念的供给侧改革,教师将“双创”(下转第66页)(上接第18页)植入课堂教学,将第一和第二课堂资源整合,丰富了教育手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 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对策建议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中国发展的最根本动力来自我们有9亿的劳动力和1亿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真正的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教学改革是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提升教学质量必然要求打破传统观念,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观念转变为抓手,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不断适应学生的自身特点,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

第一,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的配套制度,加大教学督导力度,不断调整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师教学技能,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减少实践性较弱、内容陈旧的课程安排。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得到知识的供给,并掌握通过课堂展示等形式将知识输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职业规划,教师全程参与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培养方案。学生不仅仅选择课程的内容,更是选择一种价值认同,学生通过选择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等这些非知识层面的因素,达到自己获取知识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第四,進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总结与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万豪酒店集团订单式培养经验,把起步于课堂、成就于实践的好做法进一步推广。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应用人才培养要求,以“双创”为契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第五,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课程类型、课程内容、毕业论文(设计)着手,多方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更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同时,进一步优化国际交流项目,突出外语大学的专业特色,鼓励学生参与多层次的国际文化交流,满足学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教师的素养与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教学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教师的及时应“变”,从知识至上到应用能力为导向,从关注“教什么”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从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到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通过实践和探索,从转变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入手,促进了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显著改善。学生在改革中受益,不同类型的、最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The Boyer Undergraduate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1998.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p9.

[2]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的.

[3] 钱江晚报,2016年3月8日.

[4] 那欣.我国高等教育供求现状及其经济学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14-16.

[5] 王岩.学生能力培养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1.20(4):72-73.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改革供给侧高等教育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