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不容掺假
——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治理在行动

2018-07-24本刊编辑部

中国安全生产 2018年8期
关键词:上岗特种考核

文、图/本刊编辑部

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有关规定,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范培训,严格考核,不断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为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置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采取造假和网上售假等方式伪造、变造、买卖特种作业操作证。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严重危害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自身安全,大大增加了事故风险,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隐患和威胁。为有效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行为,各地各部门都高度重视特种作业安全监管工作,严厉打击从业人员持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行为,不断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特种作业管理工作,创新手段、严格执法。为推广打击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好做法和好经验,本刊特地选取了北京、苏州、佛山等城市近年来在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报道,以期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借鉴。

北京:强化执法、规范体系、建立机制

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始终把特种作业安全监管列为监督管理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建设特种作业“三化”考点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努力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监管工作长效机制。

以“双打”行动为利剑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特种作业人员近58万人,分布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人员密集场所和工业企业等行业领域,已成为首都城市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加强对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消除因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持假证上岗带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安监局”)协调住建、质监、能源监管、消防等部门,在暑期联合开展打击特种作业“无证”“假证”的“双打”专项执法行动,有力打击了假冒特种作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双打”行动注重部门联合、市区联动,把握节奏、整体推进,树立全市特种作业安全监管“一盘棋”的工作思路,突出重大建设施工、轨道建设工程、综合楼宇、宾馆饭店等重点行业领域的执法检查。

执法效果明显。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持证上岗意识”为目标,三年多来市区两级共出动执法人员4.32万人次,检查企业2.11万家,检查特种作业人员9.79万人,查处持假证、无证人员1224人,协调公安部门采取行政拘留措施46人。“双打”行动查处持假证、无证上岗人数累计约占被查特种作业总人数的1.25%。宣传成效显著。将暑期“双打”行动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紧密结合,面向广大特种作业人员宣传特种作业类别项目及政策法规,印发安全知识手册、宣传光盘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12350”举报投诉平台作用,鼓励举报特种作业违法违规行为,取得了较好效果。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安委会办公室刊发“双打”行动专刊,及时向行业监管部门通报相关情况。调研深入实际。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填写调查问卷320余份,基本摸清了特种作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掌握了特种作业人员用工合同、工资待遇、培训考核等基本情况,为制订特种作业长效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以“三化”考核体系建设为抓手

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和企业对特种作业重视度、认知度比较低。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特种作业用工管理不够重视,对特种作业工种类别不清楚,对特种作业重要性、危害性、特殊性、专业性认识不深刻,也不熟悉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意识淡薄,对于参加特种作业正规培训、通过取证考核抱有侥幸心理。中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虚假宣传、挂靠考点以及培训不规范、考核不严谨等情况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特种作业培训及考核的健康发展。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源头肃清特种作业考核服务领域“乱象”,建立源头监管的有力防线,在上级部门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市自2014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特种作业“三化”考点改革建设,以“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高起点、高水平要求,着力打造适应特大型城市安全运行需求的特种作业考点。随着指纹认证识别、实时高清监控、场地设备更新、初复审实操全覆盖、模拟上机训练等一系列新举措推出,北京市的特种作业考点在建设水平、考务管理、考试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质的飞跃。以电工考试特种作业考点为例,每家考点更新改造投入平均在200万元以上。“三化”考点标准的推出,促进了北京市特种作业考点“升级换代”,吸引了优质社会资源服务特种作业考核行业(领域),淘汰了与现代特大型城市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特种作业考点。2016年在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的“全国安全培训考试体系建设暨实操考试点建设研讨班”上,北京市特种作业考点建设成效作为示范推广典型。今年8月北京市将启用虹膜技术替代指纹识别,使考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精准合理,为从源头筑牢特种作业考核防线,有效防止各类替考舞弊、虚假取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奠定了技防措施基础。

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核心

据了解,北京市特种作业管理工作总体思路是:构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体系,落实企业特种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实现从注重考核发证向考核与证后监管并重的整体转变。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助推剂”,监督指导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特种作业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定岗定编、档案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等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聘用、使用的全过程动态管理。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督服务责任,建立特种作业监管服务体系。研究制定了具有首都特色的特种作业规章制度,严格特种作业违规处罚,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诚信体系。将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持假证或无证上岗等违规行为与个人诚信度挂钩,建立特种作业人员诚信信息档案及信息查询系统。巩固完善特种作业管理协调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持续加强与住建、质监、能源监管等部门的沟通配合,共同研究解决特种作业安全监管机制,开展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构建协调统一、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待遇。会同人力社保局,研究确定特种作业操作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的对接目录,出台有关用工制度,将安全生产与职业技能紧密衔接,增强特种作业工种全员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对特种作业职业的认知度。

苏州:强化措施落实,推进持证上岗

江苏省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苏州市安监局”)一直高度重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强化培训机构管理和考试考核组织建设,有序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考核。据了解,目前,苏州市具有安全培训条件的培训机构12家,每年培训“三项岗位”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约15万人次,其中特种作业人员5万人次左右,较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通过严格的监管执法并持续保持高压态势,近年来全市安全培训秩序呈现良好态势,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的意识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都有了稳步提高。

强化宣传,增强持证上岗意识

从日常执法检查和调研的情况来看,高危企业以及大部分管理较为规范的规模以上企业,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意识较强。相对而言,面广量大的小微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意识较差,主要表现在不知道要培训和不愿意培训两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苏州市安监局加大宣传力度,反复宣传什么是特种作业、哪些工种必须参加培训考核、到哪里参加培训考核、无证上岗的法律后果等,从而增强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接受安全培训考核的意识及积极性。

强化日常宣传。督促各培训机构利用各类安全培训班、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利用日常检查等机会,以及抓住“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契机,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培训相关规定。提高宣传针对性。专门制作《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指南手册》,在各人才市场和劳务市场免费发放,方便外来务工人员查阅,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意识。突出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通过苏州市三级安监机构网络,定期向重点企业发放安全培训通告,组织企业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明确企业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和要求。丰富宣传形式。在苏州市安监局网站开设“安全培训在线报名”和“安全培训证书查询”等栏目,引导企业和有关人员提前安排工作,及时报名参加培训。同时,在“苏州安监”微信公众号开通了“微服务”功能,在实现了“安全培训报名”“培训证书查询”功能的基础上,还开通了“培训指南”栏目,专门宣传安全培训相关要求。目前在线培训报名已成为该局网站点击率较高的栏目,深受企业和学员的好评。

强化日常监管,依规开展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取得操作证书,国家有较为严格的培训考试考核要求。近几年,随着国家简政放权的力度不断加大,取消了安全培训机构资格认可,一些企业和安全培训机构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违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现象时有发生。对此,苏州市安监局按照《江苏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的通知》等要求,把安全培训机构监督检查列入年度安全执法计划,按照专项检查、随机抽查、举报必查,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安全培训机构违规开展安全培训行为。

2014年,苏州市安监局获取某晚报上发布开展特种作业领证培训广告后,通过现场调查,及时摸清了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两家中介机构与省外的安全培训机构合作违规开展安全培训发放特种作业操作证,督促园区安监局约谈了两家中介机构的负责人,关停一家、责令改正一家。同时,他们还专门函告该晚报,告知对方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的相关要求,提请对方加强广告把关,避免发布不实信息。

近年来,苏州市安监局根据江苏省安监局的要求,借鉴诚信管理方式,定期在局网站公布相关情况,切实规范安全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提高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

强化执法检查,严查违法违规事项

根据江苏省安监局的要求,结合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苏州市安监局全年集中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培训专项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未落实、特种作业岗位未按要求持证上岗等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据统计,2017年全市安监系统执法检查企业16549家,事前检查立案3169件,事前处罚罚款金额7865.95万元,其中,涉及安全培训违法违规行为的立案627起、共实施行政处罚941.9万元;查处特种作业无证上岗168起、处罚339.6万元。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1~6月,苏州市已立案查处各类安全培训违法违规行为372起、行政处罚637.27万元。苏州市安监局通过严格行政处罚进一步倒逼企业落实安全培训主体责任,有效促进了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的提升。

强化目标考核,完成安全培训各项目标

据了解,每年苏州市安监局都会制订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考试考核工作要点并将安全生产培训各项重点工作纳入苏州市政府与下级政府(管委会)签订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考核中一并进行考核,重点考核各地每年开展安全培训专项执法检查次数、企业“三项岗位”人员培训人数和特种作业人员上岗率指标、安全培训举报受理查处、安监部门对属地安全培训机构监管等情况。在2018年度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内容中,还新增了对全市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的考核目标。

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特种作业安全监管工作

佛山:源头治理,联合打击

广东省佛山市是制造业大市,全市制造业企业6万多家,电工、焊工、高处作业等工种需求量大,制售假证违法行为存在一定市场空间。近年来,因特种作业安全问题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给佛山市安全生产带来巨大挑战。为此,佛山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和特种作业管理工作,通过狠抓制度建设,创新监管手段,严格执法监督,加强部门联动,坚决打击制售假证违法行为,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全面构建培训体系

2015年至今,在广东省安监局和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佛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佛山市安监局”)共投入超过1500万元用于安全培训考核,从2016年起全市取消特种作业考核收费项目,由政府财政全额承担;按照“分级分行业”培训负责制,连续四年对全市工贸企业开展节后复产全覆盖培训;强化培训机构管理,纳入诚信管理体系,实行培训信息登记公开和评价机制,积极推进安全培训考试点建设,目前全市已登记培训机构26家,已验收投入运行考试点5个,确保满足培训考核要求;建设安全生产培训信息系统APP,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体系,建立培训信息数据库,提高培训覆盖面和培训效率,安全生产培训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重拳出击,高压整治

针对存在的企业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松散,对持证上岗把关不严,制假、售假、持假现象屡禁不止的现状,佛山市实行零容忍、严执法,加强部门联动,坚决对制售假证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抓专项执法,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2017年至今,共检查企业培训5.88万家次,查处违规或未持证上岗932人次。抓源头治理,打击制售假证窝点。近年来,佛山市安监局会同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假”执法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2016年4月,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省制售假证团伙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查获假冒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底卡1.6万张,捣毁制假窝点2个、假证销售点4个,涉案金额483万元。2017年9月和2018年2月,先后查处两家涉嫌制售假证培训机构,现场抓获3名嫌疑人,查获各类涉嫌假证50余张,查实2000余条假证交易记录,并进行深入追踪、通报警示,目前相关犯罪嫌疑人已移送司法机关。抓重点行业,强化动火作业违法违规行为查纠力度。焊工违规动火作业是佛山市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致因,市安委办督促市公安消防部门按照“三个必须”要求,加强重点行业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强化对违规动火作业的违法查纠力度。2017年至今,公安消防部门对“违规动火作业”行为行政拘留1031人次。抓宣传教育,营造依法取证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特种作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拍摄事故警示片,强化媒体对涉及特种作业典型事故案例以及相关违法案件的宣传报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打击制售假证违法行为,引导广大特种作业操作人员依法取证,持证上岗,成效明显。2016年~2018年6月底,佛山市共培训各类特种作业人员11.12万人次,核发操作证5.25万张,呈现爆发增长势头,培训、发证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8.9%和36.7%。

猜你喜欢

上岗特种考核
特种侦察游骑兵
小型地面特种机器人初露锋芒
“持证上岗”倒逼父母做个称职家长
父母持证上岗不现实 补上育儿课刻不容缓
内部考核
『父母持证上岗』建议背后有深意
欢迎订阅2020年《特种经济动植物》
这些特种蔬菜种植前景广阔
内蒙古:农畜水产品将“持证上岗”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