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2018-07-20李雪霞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就业指导素质

李雪霞

十九大强调,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需要,其中一部分就是要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要。为了使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很多中职学校增设了旅游专业,为社会输送旅游专业人才。那么,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实习顺利,并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呢?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以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实习就业的竞争力。

一、 中职旅游专业办学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旅游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因各自学校的特色不同,但是归纳起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专业设置的目的性非常强。中职学校在设置此专业时,综合考虑了政府部门所下发的文件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专业设置的针对性非常强。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很强,在旅游行业的管理上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在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理念的指导下,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目标有了巨大的转型,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理论知识、个人素质、专业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型和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使他们具备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中职学校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该专业的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在招收新生之初,学校就已把学生在学校每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作了宏观的调控,然后在每个学期开学之际,根据每学期所要完成的任务,统筹安排,实施教学计划,有梯度、有层次地指导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时,优化各个教学实践环节,学生在旅行社、景区等单位实习时,充分了解旅游行业之间各个部门的分工以及合作情况,掌握更多的服务技能。

4.教学形式具有直观性。中职旅游专业理论教学内容除了具有丰富性之外,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旅游专业有些知识抽象性比较强,在教学中,学校会运用专业实操室,让教师模拟在旅行社和景区现场授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案例,使学生熟悉旅行社、景区服务的实际操作过程,具体地指导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在直观性的感知教学材料下,借助多媒体,学生可以打破时空形成的局限,形象而具体去感知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得到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以及消化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二、就业指导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不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生走上社会之后,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窜,无法定位就业的方向,导致就业困难。

1.具有导向功能。中职生刚走入社会之际,“两眼一摸黑”,不能快速融入整个社会。所以加强实习就业指导,有利于学生快速地融入社会,准确地了解旅游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领悟社会对职业角色的期待值,从而制定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理想。

2.具有定向功能。中職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必须要有正能量的职业道德观、职业态度、职业观点等,这些因素的形成与学校的实习就业指导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学校加强实习就业指导之后,学生对就业形势会有充分的了解,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会更加实际,也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观点。

3.具有规划功能。在导向、定向功能的作用下,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对就业的形势就会比较明朗,从而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熟练的实践技巧应付自如,妥善地解决这些难题。

三、中职旅游专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教学策略

1.课程设置要合理。就目前中职旅游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其教学内容虽然较为丰富,但是其焦点主要是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方面。至于学生职业心理、职业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课程较少,学生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再强,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岗位上也无法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专业技能。所以应该在遵循市场需求导向的基础上,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地开设旅游专业课程之外,还应该开设与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方面的课程。当他们接受了系统的职业道德和心理教育之后,在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其认知能力、辨别能力等能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则就业时就不会出现懒散的情况,自控能力就会加强,劳动纪律观会有所改观,能自觉接受用工单位的管辖,遵守用工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其就业竞争力也必定会大大增强。

2.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旅游专业技能是中职旅游专业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的“生命线”。所以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旅游专业技能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重在实践锻炼。理论来源于实践,学校可以在实操。实践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旅游专业技能的重要保障,在整个教学中,实践课的课时至少要占50%,才能有效地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

3.加强就业心理疏导。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存在着问题,职业规划存在着很多不良之处,所以中职旅游专业的老师应该针对学生作好就业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以利于他们进入社会之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1)摒弃自负的心理。部分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认为自己已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挑选工作岗位时“挑三拣四”,不愿从基层做起。所以老师要把就业的形势向他们讲清楚,要求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2)克服自卑的毛病。针对中职旅游学生自卑的情况,中职旅游专业的老师要多鼓励学生,教育他们面试时不能胆怯,把自己的专长展现出来,必能得到面试官的赞赏,获得一份好的职业。

4.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旅游企业为了提高本单位的知名度,创建旅游品牌,不但要求员工具有知识基础,掌握较强实践技能,同时还要求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决定了职业的成败,所以中职旅游学校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向高校靠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心理、职业礼仪等。使学生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成熟的心理素质等。拥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能够适应“优胜劣汰”的发展趋势,在旅游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5.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旅游属于服务行业,每天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能使中职旅游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如鱼得水”,获得良好的工作环境。因此,中职旅游学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使之意识到良好的友谊能够在同事、朋友之间创造团结互助、共同激励、互相批评工作环境。其次要引导学生培养豁达开朗的性格,拥有这样性格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与人和谐相处,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则在就业的过程中就能够“顺风得水”,获取一份良好的工作,在工作过程获得最佳的成就。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的大力发展,虽然带动了中职旅游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也给中职旅游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旅游专业人才的归宿是社会,所以在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中,必须要充分考虑教学与实习就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就业指导,使之走上社会之后,不再自负、自卑,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为旅游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朱守锂特约编辑张国荣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就业指导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