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流民俗文化资源初探

2018-07-20李嬴铭褚良星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白马民俗文化

李嬴铭 褚良星

随着我国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刚需,旅游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更注重个人体验,而民俗文化的新奇性和异地性对游客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形式。白马年例是北流南部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北流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同时北流正在进行创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因此加强对其的调查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白马年例的由来与民俗文化内涵

(一)白马年例的由来

白马镇地处两广交界,风俗、语言与粤西相近,年例也是由粤西传入。据光绪《高州府志》卷六记载“风俗十二”篇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 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 唱土歌,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选壮者赤帻朱蓝其面,衣偏裻之衣, 执戈扬盾,索厉鬼而大驱之,于古礼为近。”[1]由此可见年例开始是一种驱鬼求吉利的仪式,后来经传播各地加以本土化发展,就像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 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2]白马农历二月初二年例正是这一祭社盛典的具体表现。

(二)民俗文化内涵

关于民俗文化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洪勇(2004 年)认为民俗文化是以口头、行为或风俗等形式进行传播和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很多时候都可以体现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的各种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以及对待社会的思维角度和认知方式。[3];万健中(2005 年)指出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但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成为一个传统的时代特有的社会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构成其一部分。[4]可见民俗文化首先是一种现象,其次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传统性,二是地域性,三是历史性和时代性。

二、调查情况

本调研小组由4人组成于2018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前往北流市白马镇进行为期1天的实地调研,主要是通过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从调研结果来看,白马年例规模比较大,参与人流量比较大,辐射范围比较高,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三、白马年例的构成与现状特点

(一)白马年例的构成

调查显示,白马年例实际举办时间是3天,即是正月二十九、二月初一、二月初二,举办区域是从白马客运站到白马街新市场富贵桥一带,活动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白马年例主要是由广场舞、歌舞演唱会、众神游街、艺术歌舞、飘式舞龙、舞狮游行、篮球比赛等,还有没有列入的今年新增的斗鸡会;但通过实地走访发现一些传统的表演并没有列入节目单,比如传统的木偶戏、人头戏等。

(二)白马年例现状特点

1.歌舞表演阵容大

通过走访发现,比较受年轻人、中年人喜欢的是歌舞表演,受到大众的追捧,去年请到本镇走出的歌手——李丹凤演出,观众热情高涨,甚至场面一度失控,而今年将邀请粤桂大型广场歌舞齐聚白马闹年例,有大地飞歌获奖歌手吴光宇、中国好声音导师谭亚莉倾情演出,更有北流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兼媒体评论白东灵与观众互动,精彩纷呈;广场舞则有白马健身队、白马新街队、白马陆雍队、白马黄金队、大伦健身队、沙垌健美队、广东荷花队、广东高坡队等,载歌载舞,反映新时代人们生活的现状和对美好生活的自信。广场歌舞同时由岭南新视窗现场直播。

2.篮球赛亮点耀眼

最引人注目的是篮球比赛,全镇派出北大建材、阿肥牛杂店、北流信用社和金昌混凝土4支篮球队进行淘汰赛,政府球场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原来北大建材队请来两名高大的黑人球员来支援,这给球赛带来了更多看点。比赛经常场面一经上传到社交网站,创下10.3万的点击量,赢足了眼球。

3.传统节目被边缘化

根据对老年人李某的访谈得知,木偶戏、人头戏、放電影是白马年例的传统节目,如今慢慢引不起大家的注意,大有被取消的趋势。通过走访发现这些表演主要分布在街圩比较偏僻的地方、城镇中心附近举办年例活动的村落的广场,而且很多是村民自己筹钱请来。根据戏班张某说,现在大不如前,一方面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另一方面引不起年轻观众的兴趣,最后他忧心忡忡地表示再这样下去恐怕要失传。目前这些传统节目的主要观众还是本地村民,而且是以上了年纪的人群为主。

四、白马年例的影响与传承问题分析

(一)白马年例的影响

1.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

年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举办筵席与庆祝,当地居民大量采购食材、饮料、烟花炮竹,一时间需求量剧增,根据某批发部的老板介绍,这几天货物的销售估计会超越过年时的销量;同时年例吸引大量的人员进入白马,各种食品店、小吃店、美容店、日用品店火力全开,人满为患,尤其是流动商贩遍布街道各个角落,据一名卖当地特色小吃(豆腐花、凉粉草)的阿姨介绍,食品卖断货;同时巨大的消费需求吸引了大量的商家进驻,如沿路摆放的王老吉、加多宝、水果等;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一些商家,他们纷纷表示:年例期间商品的销量是平时销量的三倍。可见,年例促进了商品流通,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2.提高了群众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力

白马年例作为区域性的特色传统习俗,彰显着地方文化与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很多白马人来说这是一种乡愁,更是精神的维系。于是,在年例举办期间,大家互相串门,尤其在广东工作的年轻人请假赶回与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庆祝,促进了家庭、亲朋、邻里之间关系和谐。同时,年例的成功举办也需要人们相互合作,这没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团结精神是无法完成的。

当地人都有一个共识:年例大过节。问卷调查显示有60%的人表示喜欢年例的原因是能够感到热闹,能够与亲朋好友相聚一起,也表示愿意凑份子钱举办年例,希望年例能一年年举办下去,也愿意把年例推荐给网上的朋友,这些无不显示了白马人年例民俗文化的自信。

3.改善了当地的容貌和基础设施建设

年例举辦前当地居民连同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修整,如道路、路灯,张灯结彩,营造比较浓郁的节日氛围;当地商家和乡贤为举办年例而赞助的资金剩余也会用来修整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文物古迹,根据调查不完全统计,本年度有76个商家和乡贤捐钱赞助年例举办,合计127341.6元,除了各种必要支出还有剩余。

4.提高了白马镇的区域影响力

白马年例虽然是区域性民俗文化节日,但白马地处两广交界点,粤语通用区,周边乡镇自然是辐射范围,加上年例活动经过数次当地电视台的报道,尤其是今年通过互联网、微信的传播,白马年例的辐射区域已经从周边的平政镇、清湾镇、扶新镇、大伦镇以及广东的高州、信宜等市超越到更远的南宁、湛江等地,根据调查显示已经吸引到广州、湛江、北京、湖南等地的人来参加,与此同时白马的知名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加剧了环境污染

年例作为白马当地一年一度的盛会,一方面当地居民会燃放大量的烟花、鞭炮进行庆祝,尤其是众神游街和舞狮祝贺,年例期间排放大量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的废气;另一方面年例期间产生大量生活垃圾,并且没有及时处理,显得脏乱。

6.形成攀比和奢侈之风

年例大摆宴席开门迎客,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过路陌客都可以到宴会主家宴饮,哪家门口停的车越多,说明那家人越受欢迎,主人也就越有面子。此外一些商家在资助年例活动的时候,刻意要求在乡镇主干道显眼处拉上写有自己捐款事迹的横幅,否则就不予以捐赠等现象。虽然此举有庆祝和增强自家宣传的用意,但是无形中又变成了部分人炫富攀比的舞台。

(二)传承问题

1.传承缺乏引导

虽然问卷调研显示有80%的人觉得有必要继承这个习俗,但是实际操作中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力量都没有真正去引导传承,很多人对年例只是抱以看热闹的心态,对传统文化活动的兴衰并不关心,正如前面的戏班张某所说,不感兴趣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此外,年例的活动对本地文化的引领缺乏考虑,有东拼西凑之感。

2.年例形式雷同,缺乏本土特色

根据现场访谈发现外来的庆祝活动比较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玉林的舞龙、信宜的飘色等外来活动都是白马年例的重头戏,但是本土的木偶戏、人头戏、学生游街等却已经逐渐被边缘化,鲜有人过问。目前活动类型多是篮球赛、歌舞表演、广场舞等,这与周边清湾镇、六靖镇等地方的活动非常类似,没有本土特色,同时也缺乏结合时代发展创新。

五、白马年例传承与旅游开发的对策

1.加强传承引导,培养传承人

政府要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当地青壮年学习年例传统技艺,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年例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鼓励社会资本支持年例传统技艺的培训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促进年例举办队伍的专业化。

2.深入挖掘本土民俗文化

第一,加大挖掘本土民俗文化的力度,尤其是对木偶戏、人头戏等传统活动的挖掘,提取优秀的素材,融入年例节目当中;第二,与时俱进,加强创新,融入一些时代新素材,引起年轻人的注意;第三,挖掘年例特色小吃,弘扬年例独特的饮食文化。

3.加强环境治理,营造良好的年例氛围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倡节俭过节、绿色过节。第二,政府要增加白马镇主干道和各主要集市垃圾桶数量,加快垃圾收集和处理的效率,加强对污水排放的治理,划定年例燃放烟花、鞭炮的数量和范围。

4.打造白马年例旅游专线

白马年例富有地方特色,又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将白马年例这一传统习俗与旅游相结合,促进白马年例的传承和发展。首先要尽快对白马年例的策划,形成具有一定观赏性与参与性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线路,同时加强这一线路的宣传和推广;其次是与旅行社、社团、学校等机构合作,打造富有特色的白马年例旅游专线。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白马年例的调查研究,发现白马年例是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富有特点的民俗活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和文化自信力,是人们对美好生活自信的表现,但又带来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年例传承缺少引领,活动内容过于雷同,缺乏创新,其发展仍需要做出很多努力,如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恢复传统节目,加强创新与环境治理,努力与旅游融合等。

参考文献:

[1]杨霁修,陈兰彬等纂.清光绪十五年刊本影印[M].台湾成文出版社印行 《广东省高州府志》,1967.

[2]蒋明智,吕东玉.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J].民俗研究,2008(03):84-99.

[3]洪勇.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J].南方文物,2004(03).

[4]万健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05(05).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白马民俗文化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马站着能睡着吗
一匹白马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权重涨个股跌 持有白马蓝筹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白马
月光下的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