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学现状与对策

2018-07-20陈莉君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乐曲校园中职

陈莉君

一、中职学校校园音乐的现状

中职学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技术轻人文、重应试轻素养、重课程轻活动、重比赛轻普及,很少能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音乐课教学在有些地区和学校变成可有可无的课程。

1.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水平低下

在当前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比较普遍,主要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音乐专业教师的缺少,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减少音乐课的课时量,特别是有些学校基本就不设音乐课,这就无法保证学生正常的音乐学习。

2.教学观念落后,忽视欣赏教学

在中职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普遍认为中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音乐学习存在严重的忽视现象。由于音乐课程不是主要科目,学校并没有设置考核机制,学生在该科目的学习上缺乏动力,不能全身心投入,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专业水平有限,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兴趣的培养。

3.学校认识不够,缺乏有效教法

在中职学校,音乐课程处于一个较低的地位。音乐教学目标设置存在不明确的情况,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未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二、中职学校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2014年,教育部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则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中职学校进行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及审美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途径,能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音乐往往承载着最美好的理想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1.传递人间真善美

音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能力,指引学生树立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能积极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陶冶学生情操

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陶冶学生情操。一首好的乐曲可以使学生充满自信与激情,缓解紧张与烦躁。

3.汇聚正能量

音乐有利于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音乐是以声音为手段的表现艺术,不同的音乐通过耳朵传到大脑就会引起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学生的情绪。比如,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可以让全班学生慷慨激昂、振奋人心,传递着永恒的正能量。

三、中职学校音乐教学对策

1.重视学生欣赏能力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给学生开设音乐欣赏课,如外国音乐欣赏、中国民歌欣赏等,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聆听、欣赏,感受中国各地民歌的风格特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和听辨不同地区的音乐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用一首《沂蒙山小调》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它是什么体裁的。而在教授汉族民歌《川江号子》时,则强调人们在劳动时号子的特点与共性——“号令”,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在劳动过程中唱带有号令性的歌曲所起到的作用。

2.寓音乐教育于活动之中

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音乐教学中,坚持寓教于乐,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音乐为素材,以激励为手段,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例如在教授“舞蹈的特性与分类”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舞蹈种类及特性的相关知识,先用一张舞蹈图片引导学生观看画面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然后模仿情境中的动作:脚上动作、踏步动作、翻身动作、甩同边手动作,感受不同动作所表现的深刻含义,寓教于活动之中,学生更能够深入体会音乐的魅力所在。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浓郁的音乐氛围,展示学生艺术水平,比如开展校园音乐实践活动,组建校园音乐乐团,举行每月一歌,唱好德育四支歌——班歌、校歌、生日歌、感恩之歌等,举办元旦联谊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歌唱大赛、五四歌唱比赛等。在这些活动中,经典诗文与民歌是主要参赛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教育活动内容,提升了教育活动内涵,同时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传承。

4.创新授课方法

课堂实施“三步走”教学法,第一步初赏乐曲,第二步再次赏析,第三步师生共赏。在常规音乐课堂教学中,以“三步走”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

有些中职学生虽然对文化课提不起兴趣,但是他们对音乐课还是十分感兴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辨听音乐,分析音乐特点及乐曲不同的音乐情绪,完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对乐曲的欣赏、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通过再次欣赏与分析,深入感知作品的魅力。例如笔者在讲授“音乐情绪”这一课时,采用三步教学法,第一步:初赏乐曲《春节序曲》,然后提出两个问题:第一,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第二,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乐曲?第二步:再次赏析,这一次要求学生跟随旋律轻声哼唱。再次提出问题:第一,乐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第二,乐曲的速度、力度分别是怎样的?第三,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这首乐曲?第三步:一起来更精彩,师生一起探讨分析总结,深入分析乐曲的每一部分,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发展变化,理解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

音乐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一杯醇香的美酒,净化心灵,稀释烦恼。人们在一天的忙碌之后,选择一本好书、一杯好茶、一首舒缓的音乐,让自己的心灵小憩片刻,然后再度出发。正是因为人们對于音乐的不同需求,所以在我国的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不同种类的音乐类型,它们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中职学校音乐教师要努力了解新时代的学生特点,满足新时代中职音乐有效课堂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让中职音乐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李金鹏.音乐类“非遗”在基础音乐教育中传承的研究——以苏北丰县唢呐班音乐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4.

[2]于东.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课堂的融合[J].新课程·小学,2015(3).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乐曲校园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