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体会

2018-07-20罗志良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三极管触发器电子技术

罗志良

一、引言

当前,在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大格局之下,中职学校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然而,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课堂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仍旧很严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将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人才输出的质量。作为电子技术教师,笔者发现通过探究式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解决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下文,笔者以《电子技术》教学融入探究式教学法为基础,探讨教学的体会。

二、可行性

中职学生一般都比较擅长形象思维,不擅长抽象思维。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很难全面掌握难度大、内容多的中职教材。一旦学不会,自控力比较差的学生就会出现消极情绪,并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让学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就需要挖掘中职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升自己。近些年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实施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电子技术》教学中融入探究式教学方法,是转变中职教学不良现状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策略

1.情境教学,引导探究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全面引导学生学习。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探索,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实例:在三极管部分知识讲解中,为了让学生学会使用三极管的常识,可以先准备一些型号不一、引脚排列各异的三极管和万用表。结合实际,设置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引脚吗?”然后,带着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探索,分析问题,完成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独立研究,还可以将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綜合能力。

2.搭建支架,循序渐进

《电子技术》教学中,动手操作是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关键。当探究性任务驱使学生前行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及时地向学生反馈学习的成果。当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时候,学习兴趣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实用的计划,并为学生创设一些必要的学习和操作环境,以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在帮助学生搭建好一定的支架后,借助问题引导和提议探索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环境中积极地探索知识。

教学实例:在了解三极管引脚的辨别方法之后,学生下一步要学习的就是三极管工作时的状态和具体的辨别方法。之后,再进一步讲解PN结单项导电性,三极管输出、输入特性曲线,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层层深入探索,力争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3.启发点拨,树立牵引

在学生具备理论基础之后,教师在教学中只起到引导作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开展教学中,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教师要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楚学习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探究基本方法、探究步骤以及电子技术知识共性等方面的梳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实例:在讲解“触发器”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基本RS触发器”具有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和图形符号。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绘制逻辑电路和符号,描述逻辑功能及条件,并为学生创设一些探究性的任务。例如,可以让学生结合“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逻辑功能以及图形符号自主学习同步RS触发器,并能够使用自己比较熟悉的语言去描述其逻辑功能以及同步条件。在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包括D型触发器、JK触发器在内的其他触发器,从而帮助学生在教师引导中得到知识迁移的方法。

四、结语

传统教学片面地传递电子技术的知识体系,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难以使学生真正地走进社会,熟练地运用专业技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融合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全面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成为会思考、善学习、能表达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三极管触发器电子技术
配置触发器有条件启动Windows服务
基于Multisim14.0的双D触发器应用与仿真
触发器在酒店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巧思妙解判定三极管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
基于光耦的交流过零信号产生电路
基于电路原理的触发器波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