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AutoCAD技术辅助机械制图组合体教学的探索

2018-07-20徐海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组合体支座三视图

徐海明

一、AutoCAD在机械制图组合体教学中的意义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专业课程的窗口。除了让学生熟悉《汽车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外,培养他们对专业技能的浓厚兴趣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在汽车机械基础的教学环节中,如何让学生对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利用AutoCAD软件应用到机械制图组合体教学中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它的意义是把“抽象变成具体”,通过现有的多媒体资源,把AutoCAD的立体建模搬到课堂上,把抽象的想象图形通过软件建模成形象的立体图形,真正做到抽象和具体相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更能体现AutoCAD软件的实际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并能模仿操作的情景。让学生体验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怎样完成任务开展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评价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程度。能有效地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因此通过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画法。

下面以支座为实例,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运用AutoCAD对组合体进行教学设计。

二、教学实践

(一)依托AutoCAD软件提出任务

首先任务的下达,要简单、具体,思路要清晰,要让学生有能力完成。然后教师在备课时使用AutoCAD把任务的组合体建模,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提出任务时可在屏幕上任意地放大、旋转,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它的结构形状,明确学习目的和应掌握的技能。这可以提升学生们对学科的学习热情,也可以提升他们对三维空间的理解。

(二)应用AutoCAD技术实施任务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课程分解为以下三大部分进行教学。

1.以AutoCAD为辅助手段,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首先,学生要进行知识搜集。这一阶段为学生的知识获取,让学生根据工作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查找资料,自主、有创造性地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好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常见的组合体组合方式、组合体中相邻各部分的表面连接关系以及形体和面形分析法等知识内容。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间的分析。支座是通过叠加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运用CAD软件建模能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其组合方式。利用AutoCAD软件可以将支座进行分解。将它看成是由底板、肋板、大圆筒和小圆筒四部分组成。明确支座各部分间的组合方式、位置关系以及它们表面的连接交线,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弄清支座的形体特征,对于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有很大帮助。

在具体画图时,按照:底板-肋板-大圆柱体-小圆柱体的次序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再根据支座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及组合方式把各个基本体的三视图组合起来得到整个组合体的视图。

(2)选择合适的视图及确定相应的制图标准。选择能反映支座最复杂的形体特征的那个视图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同时也要清晰地表达支座的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形体特征。选用适当的制图比例,并把三视图放在图纸的正中位置。按照国家制图标准选择合适的图纸、图框和标题栏。

(3)绘制三视图。利用AutoCAD软件向学生展示支座三视图的绘图步骤及绘制过程。

a.画底板的三视图,同时应注意到要按画出整个支座的地位考虑适当地布置图面。

b.画肋板的三视图,在底板的后面画出厚度相等的三视图,特别注意肋板在底板的相应位置。

c.画大圆柱体的三视图,在底板上面、肋板前面画出大圆柱体,应注意大圆柱体在肋板和底板的相应位置。

d.画小圆柱体的三视图,以大圆柱体的圆心为圆心画一个小圆柱体的通孔,注意应体现可见和不可见线条。

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掌握简单基本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此时老师只需突出组合体的各部分基本体的连接方式和他们的相对位置。引导学生依次绘制组合体各部分的三视图,并按照组合体各部分相对位置组合一起然后再处理各连接处表面交线。准确处理组合体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2.利用AutoCAD的标注样式,标注并修正组合体的尺寸

学生运用标注的相关知识进行标注,在此处主要是巩固学生尺寸標准的知识,规范他们标注的标准。因此应特别注重对基准的选择,标注出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和总体尺寸,标注尺寸时要做到简洁明了。同时充分利用AutoCAD

软件里的标注样式进行对比修正,能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标注格式,养成良好的绘图标注习惯。

3.借助AutoCAD软件建模步骤,帮助学生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学生通过组合体画出三视图,大部分学生都对组合体的立体实物图及三视图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部分就要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把三视图识读成立体的实物图。而AutoCAD软件建模的过程跟识读三视图的思维是相同的。因此把支座的建模过程展示给学生,对学生对支座三视图的识读有很大帮助。具体实施:根据组合体的三视图完成立体建模。

(1)分离出组合体各部分的线框。分别找出底板、肋板、大圆柱体、小圆柱体所对应的完整的三视图,用不同颜色区分。对各个部分的基本体进行拉伸建模,在主视图选择底板、大圆柱体、小圆柱体进行拉伸;在俯视图选择肋板进行拉伸。

(2)将建模好的四个基本组合。把建模好的基本体,根据底板、肋板、和大小圆柱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底板为基准,依次组合好。同时要注意各个基本体的方向,以及各个基本体间的组合方式。完成组合体的建模。

(3)把完成建模的组合体与学生画出的视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把CAD软件中的空间模型利用多媒体平台向学生展示。使用动态观察,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组合体模型,观察各个基本体间的表面连线有没有画好并做出相应的评价。通过软件建模展示比实物展示有以下优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减少组合体形状的局限性。

三、教学反思

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组合体三视图教学,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画图工作。由于软件画图比人工画图更加清晰、标准,有利于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也可以让教师更容易处理重点和难点。同时,学生对软件画图及软件建模都十分好奇,因此在课堂中引入CAD软件辅助教学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AutoCAD还可以贯穿到整个机械制图的课程中,利用其形象直观的优越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本课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象分析、小组讨论对组合体三视图的形成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同时对三视图的识读也有更深刻的了解。课后扩展任务中,通过让学生练习其他组合体的三视图让学生对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识读有进一步的了解,巩固了本节课内容并为下节课做好预习准备。

本课程利用AutoCAD在组合体的任务驱动教学中的应用,为《汽车机械基础》教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开拓了教学视野,为枯燥的理论知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途径。这将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常用的教学手段,通过不断完善,务求发挥它最大的用途,达到理想的效果。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组合体支座三视图
嫦娥五号离回家又近一步
路桥支座更换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拆”解组合体求积问题
探究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几种常用能力
三视图题型例析
三视图解法探微
实例浅析桥梁盆式支座更换施工工艺
高速铁路桥梁支座检查及养护
浅谈高考中的三视图
常见的几种桥梁支座的布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