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证研究

2018-07-20叶洪章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验班题型分层

叶洪章

一、前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日渐普及,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基础知识差异明显的来自不同初中的不同层次学生进入职校,同时三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或报读大学的选择,进一步造成中职数学整体教育的困惑。如果数学教学同步进行“一刀切、齐步走”,势必会让高考生不够吃,就业生反而更困难,加重厌学现象的发生,没有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目标。另外,随着“3+证书”高考的改革,教材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有所变化,面对如此状况,如何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成为职业学校关注的热点。

傳统的数学教学内容和目标统一,进度和检验标准统一,难以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势必造成学习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导致教与学的矛盾恶化。因此,教师需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实行分层教学后,教师以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讲授过程中提供与之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此外,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案研究,分析学生的具体问题,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概括,寻找形成差异的原因,就此提出教学建议,让所有学生都有进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问题

为提高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其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次研究针对以下两个重点进行探究:分层教学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学习策略方面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

2.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40名中职生,他们都来自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2016级会计(1)班,是一个自然班;对照班是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会计(2)班的42名学生,同样是自然班,并且两个班级都由笔者任教数学。从入学成绩分析,学生是平行分配到两个班级的。

3.研究工具及设计

本次研究使用的工具是测试卷。测试卷包括前测和后测两部分,内容来自教学配套教材。前测主要是测试学生实验前的数学学习状况及水平,内容是已经学完的一年级教材内容,题型与高考题型相同,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三个题型,总分为150分。选择题和填空题旨在测试学生的快速解题能力和快速运算能力,方法灵活;解答题主要是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实际运用能力。后测是测试学生实验后数学学习状况及水平,测试卷的题型设置与前测的题型一样,总分同样设计为150分。

4.实验步骤

本次研究从2017年9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2018年1月19日,为期四个多月共18周的时间;实验班2016级会计(1)班和对照班2016级会计(2)班使用的教材是一样的,都是紫金县职业技术学校编的校本教材,课时数相同,由教务处统一协调,每周都是三个课时,课程进度是一致的,两个班的数学都由笔者任教。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1)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2)班则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实验班分层的主要数据来自前测,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班内分层

首先,收集分层前的三次单元考试成绩,取其平均成绩,根据学生成绩把学生大致分成A、B、C三层,其中A层为优生(平均成绩在100分及以上),B层为中等生(平均成绩在60-99之间),C层为学困生(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单元测试采取统考形式,单人单桌,按标准改卷,尽量排除其他干扰因素,故数据比较可靠。以此为依据,班内分层情况如下:A层人数10人,B层人数18人,C层人数12人。

其次,综合考虑和衡量学生的基础能力、综合能力、认知能力和个人兴趣等因素,在不打乱原有班级建制下,为方便研究分层教学成果,进行班内座位调整,分成4个小组,其中A层10人为一组,B层分两组(每组9人),C层12人为一组。

第二步:实施分层教学

首先,教案设计分层。根据不同层次,每个教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具体内容体现以思考题为准,每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同时兼以拓展性例题。

其次,教学过程分层。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课堂的教与学,主要体现在提问的问题。A层重在点,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为主,B层和C层时刻注重讲与导相结合,慢慢往A层教学目标靠拢。

最后,层次练习与作业。语言学家指出,只有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学习者接受适当难度的输入,完成适当难度的任务,其学习活动才能够有效。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既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也要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各层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练习和作业的布置应该兼顾每层学生的个性,强调灵活性。

5.数据收集

2017年9月5日进行前测考试,两个班级共发放82份试卷,考试时间为2小时。其中,实验班发放40份试卷,收回有效试卷40份;对照班发放42份试卷,收回有效试卷42份。试卷的发放及收回全由一人完成。

2018年1月18日进行后测考试,考试时间同样为2小时,共发放试卷80份(对照班两人中途退学)。实验班发放试卷40份,收回40份。对照班发放40份,收回40份。试卷的发放及收回也由一人完成。

三、结果与讨论

为充分体现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对实验班分层教学前后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SPSS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通过SPSS软件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A层学生前后测试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提高了10.075;B层学生前后测试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提高了12.7431;C层学生前后测试的数学成绩平均分提高了17.1856。由此可以看出,分层教学模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教学效率的作用,保证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提高,极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值得一提的是,C层学生的基础知识最差,在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影响下,成绩的提升幅度在三层学生中是最大的。

四、结论

国内外学者的分层教学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各地学校的一线教师也进行了诸多实践,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次研究从目前传统教学模式着手,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问题进行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尝试——为把握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SPSS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分层教学对提升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性和促进性。

当然,分层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如不当的分层容易造成对学生自尊心的挫伤,分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明显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也加大了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等的考量。总体上讲,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对提高教学效率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孔庆邮.数学分层教学及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2002(1).

[2]任红梅.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技术,2005(6).

[3]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2).

责任编辑陈春阳

猜你喜欢

实验班题型分层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常见数列创新题型归纳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