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教学“口语交际”的阶梯式训练

2018-07-20陈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陈嫱

一、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意义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教学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口语交际既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也是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基本职业素养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时代赋予中职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能够准确、清晰、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分析及原因

据了解,现阶段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当众说话难”、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象,如上课回答问题,声音低小,吐字含混,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或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大庭广众之下围绕一个话题,将自己的观点清晰地阐述出来,并且语态适度、语气恰当,声音洪亮,能够说服对方更是难上加难;也不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有分寸地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凡此种种,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生活都是有害而无益的,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势在必行。

凡事必须找出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是什么原因造成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如此差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教育重读写,轻听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抹杀了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

(2)受中职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影响。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见识少,知识面窄,放眼看不清外面的世界,张口说不明自己的意思,表达能力欠佳。

(3)受中职学生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大多未能走出中考的阴影,自卑而消沉,心情较压抑,说话交际的心理障碍较大。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当前中职学生口语训练的症结所在,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口语交际”训练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一步登天,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构筑阶梯,有序渐进,才能收到好的训练效果。

三、中职学生口语交际的阶梯式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培养和训练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是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老师要开动脑筋,整合内容,改进方法,利用有限的课时,打造高效课堂,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内容上应先易后难,在方法上要先单一后复杂,采用阶梯状渐进式训练,具体训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一阶梯:创设训练氛围,学生学会让口“动”起来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知识面狭窄,想象能力有限,口头表达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登台发言。进入中职学校后,虽然有机会可以展示,但却担心说错话让人笑话,又陷入了“沉默是金”的境地。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口“动”起来呢?宽松、和谐说话环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尚未进行训练之前先和学生约法三章:开始说得不好很正常,老师绝不批评;听的同学要认真,不许讥笑;一人说完,无论如何,全班用掌声鼓励。这种宽松、和谐氛围的创设能较好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害怕心理,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好准备。

接下来,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先渗透比较简单、易操作的口语交际训练。如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停顿合理且速度适宜。教师可先示范朗读,学生先学会倾听,再全班同学朗读,也可分小组朗读,甚至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口先“动”起来。讲解课文时可以通过提问和回答让学生的口再次“动”起来。对于学生的回答,如果观点正确,语言流畅就加以鼓励表扬;如果回答错误,在不打击学生自尊和自信的前提下巧妙地指出,这样,无论课上、课后学生的口就会“动”了起来,交流也开始多起来,这是训练的第一步。

再者,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努力寻找最佳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口真正“动”起来,也把学习带“活”起来。如《项链》这篇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在课堂上就讓学生大胆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就真正让学生跳出教材,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口自觉不自觉地“动”了起来,这既增长了学生思索新问题的见识,在口语交际方面又取得了很好的训练效果。

(二) 第二阶梯:寻找生活题材,学生有兴趣把口“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要激起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教师必须积极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的“引爆点”,激发其发言的欲望。口语交际的内容源于生活,要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只有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学生才会乐于表达,勇于表达,而且句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样才有益于加快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如讲授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也不浓,于是,笔者把这篇课文巧妙设计成一节口语交际训练课。

首先,把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再分发荔枝,每组一份,让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讨论,再推荐代表上台介绍荔枝。因为交际话题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事物,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说的积极性,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课堂气氛很活跃。

接着,在懂得如何介绍荔枝的基础上,每组派出两位代表,以销售荔枝作为生活场景进行对话。学生们的对话演绎,是活脱脱的生活再现,还原了真实而有趣的市场买卖特色,让听者捧腹,让学生受益匪浅。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更富有情感,语言更富有感染力,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贴近生活的话题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但学生的语言受思维的支配,一旦思维受到限制,语言表述就难以流畅。教师只有通过逼真的生活情境展现,调动学生真实的内在情感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心里表达欲望,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第三阶梯:结合社会实践,学生有技巧地把口“动”起来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因此,我们除了重视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口语交际训练外,还需要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如组织参观、访问、调查、慰问、做好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但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内开展模拟社会活动。利用语文活动课和课余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模拟社会交际活动。这些模拟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帮助。

中职生他们面临的是跨出校门踏进社会的门,他们需要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即招聘现场的推荐与自我推荐,需要面对招聘考官,因此可以组织学生模拟面试,尽量使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有扮演应聘人员,有公司招聘人员,有公司老总和高层管理,有招聘陪审团等角色,应聘的需要介绍个人简历、特长,还需要回答招聘人员的种种问题,而扮演招聘的则需要动脑筋怎样提出“刁难”问题。在这种结合社会实践的情境模拟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而且得到的技巧将来还可以直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 第四阶梯:强化综合训练,学生的口灵活自如地“动”起来

在学生敢说、想说、会说的基础上再进行强化综合训练,多开展活动,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如朗诵会、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赛、座谈会、交流和讨论会等。类似的强化综合训练可以给学生创造更多练嘴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地随时随地注意訓练自己口才的习惯,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自觉地考虑要说什么,该怎样说,说话的能力将会更快地提高。

例如,中职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两三个学期循序渐进的口语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有显著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适时开展活动,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进行强化综合训练。演讲和辩论就是两种常开展的活动。辩论和演讲是一种较为高级的口语表达方式,也是较难培养的一种能力,它需要敏捷的思维、广博的知识,较强的记忆和非常清晰的思路。教师所给出的论辩、演讲的题目很关键,必须做到有的放矢。如在谢冕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一课中就举行了“读书幸福”和“读书不幸福”的辩论赛。因为辩题与学生联系紧密,大家有感而发,各抒己见,辩论过程特别精彩。经过辩论,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他们的唇枪舌剑中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也通过辩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懂得把握读书的幸福时光,一举多得。

总之,通过这样长期的,循序渐进的阶梯式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基本完成了由难说到敢说、由敢说到想说、由想说到会说地跨越。教育心理学指出:需要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当学生感到口语交际是一种需要时,内在潜力就会把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理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功能,构筑阶梯,循序渐进,渐进式训练,让学生感到口语交际真正是自己的一种需要。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