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有效途径

2018-07-20蓝国爱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约岗位德育

蓝国爱

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下文简称《公约》)正式颁布,这是我国教育界的一次革新,中职生的道德教育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公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中央精神对中职生以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生进行科学的规范和引导有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依据我国具体国情通过政府的引导将中职生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一、制定《公约》的意义

(一)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水平

多年来,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型人才,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可以快速进入工作岗位中去,他们遍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部分的中职生在学校的表现都是很好的,在校期间认真学习技能和文化知识,但还有一部分中职生本意不是进入中职学校求学的,由于种种原因初中一毕业就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有些甚至是问题学生,在学校打架斗殴,义务教育中学难以管理开除学籍。这部分学生无视学校纪律,再加上中职学校的管理又与义务制中学管理不同,使得这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继续我行我素,无视学校的管理制度,其思想道德水平更是不用说,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颁布了《公约》,不仅约束中职生的在校行为更是引导其往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先从自身的道德水平开始,先学习做人再学习做事。

(二)规范中职学生日常行为

我国现实中的中职学校的管理与普通中学相比却是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民众眼中去中职学校是去学本领,学技术,根本没人重视中职生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说得通俗点,中职学校在大部分中职生眼中根本就不是学校,只是临时学习技术的场所,有的中职学校根本就没有制度,没有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度,这就导致中职生的日常行为难以控制,思想道德水平令人担忧,大家都注重技能的学习,没人去关心文化知识的学习,学校在管理学生行为方面也是以技能考核依据,只要学会了其他就都好说,一切都好像是在赶时间,学会了赶紧找工作就业,所以大多数中职生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其在文化修养道德意识方面总是差强人意。对于这一情况《公约》的颁布就显得格外及时,它不仅对中职学校的管理有着提升作用更是直接提高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不再单单是技能方面,这又从侧面解决了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促进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

任何团体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规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制度的影子,它只是一种工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人的行为,所以我们要学会利用制度来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尤其是在当今的法制环境下更是如此。在教育界有着一整套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在这些教育制度中德育制度占有不可或缺的分量。在义务教育中以及大学教育中都能深刻地感觉到,可是在中职学校德育制度就像一个摆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可有可无,这一现状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可我国现阶段的中职教育就存在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职教育中没有重视德育制度,尤其是中职学校,没有根据学校本身特点,结合本校学校的德育水平制定适合本校的德育制度,一味地照搬其他学校的制度,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德育制度,虽然有些学校有这方面的制度但是大都是片面性的,没有形成一个深度一个体系,那样的德育制度形同虚设。《公约》中针对这一情況做了相应的调整,对于中职学校的德育制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完善,有利于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中职院校践行《公约》的途径

(一)德育是践行《公约》的主渠道

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把特定环境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传递给受教育者,使教育者形成自己独有的且与大的社会环境相对应的思想意识。德育是实现《公约》最核心的体现,德育的良好进行是其他方面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教育再成功都没有多少意义。德育对学校对学生都有良好的积极作用,针对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德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中职学校应该从德育入手深刻领悟《公约》的内涵,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规范和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学习技能知识。

(二)专业教育是践行《公约》的有效途径

《公约》的颁布并不是一时兴起的,它要作为一个政策长期执行下去,因为《公约》的出现是依据现有的中职教育中出现的矛盾,它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并且防止这一矛盾在此发生,所以说中职学校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更要通过专业的渠道去践行《中职生公约》,比如在学校的专业课程和技能中科学地融入《公约》,让中职教育更具有专业性科学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散漫,在实际工作教学中要细细品读《公约》中的精神内涵,只有深刻领悟到了才能运用。不能太死板,要活用,要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中加入《公约》的内涵。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公约》的重要性,教师更是要如此,所以在践行《公约》时一定要首先提高中职学校老师的综合素质,先从中职教育老师的专业化教育开始,慢慢地向整个学校蔓延。

(三)实践教育是践行《公约》的重要途径

《公约》对于中职生及中职学校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在校期间,当中职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受《公约》的影响,在实践中继续践行《公约》,反过来《公约》又提升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为其在岗位实践中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中职生在岗位实践中体验《公约》能够使学生与职业更好地连接在一起。学生通过企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到企业的文化以及处世之道,不再是学校中那个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中职学校与对口企业签订的劳务合同为《公约》找到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场所。

在实践领悟《公约》是中职生毕业后自我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岗位实战中不仅实现了其社会价值,同时也实现了其自我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价值的意义记忆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发现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朝着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那个方向前进,这个前进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提高和进步。

《公约》是一种思想意志的体现,学生在岗位实践中不知不觉受到它的影响,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公约》的同时岗位工作又受到《公约》的指导,这样充分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在岗位实践中继续学习《公约》来提升自己,同时用《公约》中的知识指导岗位实际活动。中职生在这种良性循环的情况下将会不断成长和发展,这也是《公约》最终的目的和归宿。

三、结论

《公约》的践行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公约》践行过程中,学校要重视多条途径并行的原则,不能简单地将课堂教育作为重点。只有多条途径并行,才能做好中职学生德育工作。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公约岗位德育
图书借阅公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同一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