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立体德育网络,加快中职现代德育建设

2018-07-20吴周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中职

吴周

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成为自觉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文化发展迅猛,信息传播快,各种不良风气侵蚀,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复杂化,厌学、早恋、赌博、称霸、违法乱纪日渐上升。如何加快中职学校的德育建设,构建大德育观,化忧为优,加快现代德育建设已迫在眉睫。

一、主督松懈,主体迷茫,教育异化,隐患课堂

1.主督松懈,埋下德育隐患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又是督促孩子内化德育的主场地。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任何对象都无法替代的。由于“两手”抓经济,60%左右的家长在城内打工,过年或过节才回家,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在教育子女上显得十分被动,心有余而力不足。30%左右的家长早出工作,晚归是“夜来麻将声,输赢知多少。”缺乏对孩子的督促和约束。加之知识不适应,自身素质不高,埋下十分可怕的隐患。

2.主体迷茫,思想异化育德难

谦谦君子风范仍是时代所求,知识经济更呼唤思想素质,正走向花季雨季的中职生,随着城市的物质生活日益丰润,在接受城市文化的同时,各种精神垃圾也吸收了,而昔日乡村贫穷子弟善良勤学的良好风气,也日渐飘远。代之以虚浮和迷茫,甚至玩世不恭。厌学、早恋、赌博、偷盗、称霸之风愈演愈烈。生理的早熟伴随思想的假熟,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嗤之以鼻。那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桃李不言春风化雨也日显苍白。他们貌似看透了社会,读懂了人生,传统道德在部分学生心中日渐异化。这种夹生饭似的思想阴影笼罩在中职学校上空,传统的德育方法对他们收效甚微。这种生理超前,思想滞后的饥渴心理呼唤新时代的德育大餐。

二、学校疲软,教师素质不高,社会负面影响呼唤大德育

1.现行德育管理跟不上时代步伐

中职德育管理模式很多方式方法十分原始,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部分素质不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对学生“以毒攻毒”,一副威严、恐吓的冷面孔。德育管理是写在纸上、印在墙上、瘫在行上、功在总结上。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对违纪学生,要么变相处罚,要么是和事佬。教师在台上讲德育,学生在台下笑哄哄。似乎什么都变成了说教,让学生“听起来十分刺耳”。这种先入为主的抵触情绪已严重地影响德育效果。那种一骂二吓三罚早已无法适应新时代,显得苍白无力。

2.教师素质不高与社会负面影响加重了育人难度

为人师表是任何时代赋予教师的基本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一个好老师往往激励一批学生的一生,中职学校部分老师原来是从普通中学转过来的,他们曾呕心沥血培养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如今是“功德圆满”,也迷失了奋斗目标;60%左右是近几年分配的大学生,对现代的清贫生活难以适应。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深受社会负面影响。这种在乡村“非农”,在城市“非富”,在领导面前“非能力”,动摇了许多教师安贫乐教的信念厌教气氛、言行市侩气息严重。在管理上不讲究方法,教学教研灵活度不大,钻教、兴教气氛不浓。“协调关系第一,教书育人第二;金钱效益第一,教学质量第二”深入人心。这种现象大大增加了育人难度。

三、加强德育主体网络建设,加快近效中职现代德育建设步伐

1.以班级为基础,狠抓学校德育网络建设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善于抓思想教育工作,以“爱心、细心、耐心、决心”沟通了学生的心灵;全面关心学生,为人师表,以自身行为去感化陶冶学生,及时主动地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摸底,进行针对性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制订一系列的班规班约,培养好班干部,上好专题班会课,重视不同层次學生进行思想转化工作;通过家访、电访等形式,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注重后进生教育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做到对待后进生,在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循循善诱,促使他们转变。

新的时代要赋予德育新的内涵,辩证地看待当代中职生的意识主流,加强新形势下的德育管理模式,育人模式的研讨,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办法看待和处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育人先育心。狠抓校园德育网络建设,革新育人观念,建立适应新时代的大德育观和育人管理模式。狠抓师德建设,建立师德档案。师德之魂,经常学习,定期接受社会、家长、学生、学校的师德考评并建立档案。澄清思想,杜绝索拿收受之风,戒除、谢绝请吃、请跳、请钓之类,净化心灵,公平施教,奉献从教。

2.建立学生德育档案,成长档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德育一体化联网服务

学生德育成长档案主要记录某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包括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做的优秀事迹、学生参加的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团队活动、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学生的各种优秀劳动成果等代表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进步的资料。学生德育成长档案是一种同时具备激励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功能的评价工具。

3.密切家庭联系,函授辅导家长,因地制宜施教

关心下一代是每一个父母的希望和责任。越是迈向小康的家庭,望子学好,望子成才,望子适应新时代的心情越迫切。学生聚居分散,正常家访十分困难,但通讯十分发达,随时随地可加强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加强联系已十分方便。

由于家长素质并不高,可加强函授辅导,定期编印《家长必读》《德育之窗》等刊物指导育人,如同送科技下乡一样,一定会大受欢迎。

4.成立社区德育协调小组,广播传媒劲吹“德风”

在各乡镇的办事处等组织协调下,落实德育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社区内的德育工作;保一方净土,育好辖区内所有人的德,处处刮德风,形成一个大德育链,加大力度,因荫及子孙,所以营造德育氛围,加大投入,建德育基地和德育园。

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利用社区(村)广播电视等大吹德育新风育人新经。

要严格执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依法取缔“三室两厅”,扫除黄赌毒。

5.增大德育高科技含量,清除精神垃圾

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给人类教育事业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新技术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动摇了青少年德育的根基,使青少年失去学习的耐心,智能发展受到阻碍,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一方面要抵制高科技制造出的新的德育污染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开发新的育人资源。可下载软件,利用网上资源,开展主题班会,多放德育动画片和CAI课件,以及一些德育先进视频,不断开创德育新路。

6.要赋予严格要求与德育行为训练新内涵

关心爱护是前提,严格要求是保证。在不打不骂不体罚的前提下仍须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化近忧为近优,杜绝“危险品”,莫产生新的薄弱校,少出现口袋富了脑子歪了心灵空了的学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树师德、铸师魂、强管理、建网络、育新法,育现代人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值得每一位教师探索和深思。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落实有特色的德育工作,才能保证学校办学方针和办学理念的贯彻落实,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