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教材开发范式初探

2018-07-20沈凌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范式职教学习者

沈凌

一、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意涵

范式一般是指一个公认的模型或类型。美国著名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把范式解释为“某一领域中研究者所遵守的,具有凝聚力和组织力,并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研究成就的科学研究规则、典型或模型”。作为一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理论基础,范式表征的是一种理论模型、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解现实的体系和科学共同体的共识;作为一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实践规范,范式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和原则的总和。范式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是科学成熟的根本标志。

范式是一个在内涵上比与模式更为丰富的概念。从局部与整体的角度看:模式孕育范式,具有局部性意义;范式涵盖模式,具有整体性意义。从形式与实质的角度看:模式不与个体直接相关,是形式上的存在物;范式却总是与个体直接相关,是实质上的存在物。从方法与思维的角度看:模式仅指处置事物的方法,显现个体的行为特征;范式既包括处置事物的方法,又涵盖认识事物的思想,彰显群体的行为特征。从部分与系统的角度看:模式往往非自成系统,同一模式可适用不同范式的科学共同体;而范式常常自成系统,同一范式仅适用于同一科学共同体。因此,模式更多地显现为一种形式上的规律,而范式更多的显现为实质上的规律。

根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范式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遵守它的研究者,二是一套规则、典范,三是取得历史成就。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就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以实用主义职业教育范式、人才学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范式为基础,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课程、教学、学生评价、课程评价为取向,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教材开发为目标,关于现代职教教材开发的哲学思想、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包括形而上学范式、社会学范式和人工范式三个层面。形而上学范式是指教材开发所遵循的基本信念,如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等;社会学范式是指教材开发的理论、政策和研究方法等;人工范式是指教材开发具体事项的操作方法和要求,如教材内容的选择、编排和呈现等。其中人工范式层面的一切活动要以形而上学范式和社会学范式的规定为依据。

二、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理论结构

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理论结构主要指向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主题思想和核心理论,它是现代职教教材开发科学共同体秉持的观念和信条所在。

1.主题思想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教材开发范式的内容。在形而上学范式层面上,知识观遵循科学知识与职业技术知识并存、实践性知识放在教育教学首位的原则,以体现职业教育知识性与实践性的双重属性。在社会学范式层面上,教材始终服务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職业要求为导向,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特征,以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目的。如此,教材开发应遵循能力本位理论、就业导向原则、工作本位学习方式,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以职业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内容为依据。在人工范式层面上,知识的编排顺序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以工作过程为逻辑,把项目式设计、任务式设计作为知识呈现的主要形式,并将与知识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认识、观念和规范等内容纳入教材之中。在教材的篇章结构、栏目设置、图片图表等方面全盘考虑,文字力求通俗易懂,新颖活泼。

2.核心理论

职业教育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理论范式后,迎来了情境认知学习的新理论范式。情境认知学习是继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心理学的“信息加工” 学习理论之后的一个新的学习理论。这一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但在认识上更重视情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出现,使知识的获取更有依据性。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发端于1987年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就职演说《学校内外的学习》(该演说随即在美国教育杂志《教育研究》上全文发表)。瑞兹尼克的演说指出:情境有日常生活情境和学习情境之分,而日常生活情境与学校学习情境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中,学校的情境是以教学需要为目的,情境创设有一定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了教与学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学习情境强调为学习者的个体学习需求和为完成学习教育教学任务而创设。另外,在学校学习情境中,教育者与学习者更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日常生活情境,则更偏重于从业者使用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校内的学习具有个体化、抽象化等特点;而校外的学习则具有合作性、情境化、具体性等特点与优势。尔后,布朗、科林斯与杜吉德等人进一步在《教育研究者》杂志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指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知识正是在活动中、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在文化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着。学习者的知识、思考和具体情境是相互联系的,学习与实践是相互统一的,知识是处在情境中并在具体生活和人的行为中得到进步与发展的。与此同时,以莱夫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从人类学视角对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进行研究,于1991年出版了专著《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莱夫以从业者(如裁缝、酿酒师、产婆、航海家等)的学习(学徒)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情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论断“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使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得到拓展与提升。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等理论相互渗透和补充,成功指导着校内外的学习与实践,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特别是职业教育学习与研究的新领地,构成了职业教育理论的新范式。情境认知学习理论重视文化和物理背景的认知,强调人和环境(学习情境)的相互协调,超越基于心理学领域的情境观,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理论领域研究的主流,并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反思。

三、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传播学模型

职业教育教材的使用过程就是职业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有效传播的过程,为此,现代职教教材的传播学模型集中体现了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基本规定性,成为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缩影。

根据现代职教教材开发的主题思想和核心理论,现代职教教材开发必须遵循如下规则和规范:教材知识体系依据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而确定,知识类型以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经验、技术和科学知识为主;教材知识的编排遵循职业工作过程逻辑,用问题导向方式引入知识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将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联系起来;把对学习者基本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培养融入特定职业能力培养过程。此外,基于职业教育的双元制模式和职教教材的开发模式,现代职教教材的开发在确定了教材知识体系的知识类型和层次后,应按照导学、实操和作业三大板块设计教材结构。其中的知识体系反映教材内容选择的指异思想、知识类型和知识层次水平;导学板块以职业工作实例为前导,以激发学习者兴趣和主动性思考:实操板块是实现教材预期目标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作业板块主要是提供知识应用环境,巩固学习成果。

1.导学板块

学习动机是支持学习者认知行为的内部动力。为产生和维持学习动机,导学板块要设置基础性和探究性两个层次的目标。在基础目标层面,采用思维导图表达学习内容的主题和要点,例如以FreeMind软件设计的学习项目思维导图,具有脉络清晰、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一目了然各学习任务的内容及其相互联系,有利于学习者迅速、准确掌握学习领域的知识系统,明确学习内容的职业意义。在探究性目标层面,导学系统以真实的职业工作问题为导向,拉近学习者与自身经验的距离,消除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2.实操板块

实操板块是对多种学习要素,如学习目标、学习者、学习活动等进行综合配置,其实质是对知识传播通道的设计。为此,职教教材的实操板块要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和探究创设条件,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例如工作地观摩(观察职业工作过程和内容,感受职业工作状态)、实训(通过职业工作体验,获得直接的工作经验)、学习报告(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模拟工作(在知识应用背景中学习,实现知识升华)等。

2.作业板块

教材的作业板块包括基础训练和应用训练两个部分,具有知识巩固和能力升华功能。基础训练的具体形式包括概念题、简答题、作图题、技术应用题等,帮助学习者回顾、熟悉、理解和掌握知识。不同类型的习题用于习得不同层次的知识,如概念类题目应出现在学习项目的早期,以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内容;技术应用题应出现在学习的后期,以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应用训练一般采用综合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真题等形式,以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如运用知识解决职业工作问题、交流沟通能力、任务实施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四、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特质

透视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意涵、理论结构和基本模型,不难把握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的如下特点:其一,以人为出发点。不再完全依据经济需要发展职业教育,而是把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作为职教教材开发的基本出发点。其二,在多重联系中发展职业教育。强调职业教育对象涵盖各种群体,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之间的联系,并淡化学习与工作的界限。其三,教材内容彰显普适性。不把职业教育仅仅看作特定工作技能的教育,而是面向职业群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可迁移的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等高水平思维技能的培养。其四,强调情境教学。与传统范式着眼于孤立的技能训练不同,现代范式注重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建构学生的职业能力。

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以学习者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的教材内容为主要來源,以教师、学习者、知识类型和传播手段对学习者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为基本依托。它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具体内涵,更在于其内涵所折射出的思维方式。职教教材开发的传统范式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独立,结果在获得独立的同时也遭到孤立,其内涵显得单调和保守。职教教材开发的现代范式则用完全开放的、包容的、整合的思维看待职业教育,其视野要宽广得多。现代职教教材开发范式拓展了职业教育的理论空间,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立项重点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野中的教材开发研究》(立项编号:GDJY—2015—B—a024)的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范式职教学习者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