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交通”背景下城市共享单车的管理与服务研究

2018-07-18周俊祥张小花

价值工程 2018年16期
关键词:共享单车交通互联网

周俊祥 张小花

摘要:共享单车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公众出行需求的必然产物。共享单车具有使用灵活、价格低、低碳环保等優势,解决了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但由于没有固定的借、还车地点,无序停放、人为占用与破坏等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规范城市共享单车管理与服务,以期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及政府、企业对共享单车的监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shared bicycles is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public travel demand. Shared bicycle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use, low price, 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travel in the last kilometer of the city. However, because there is no fixed borrowing and returning place, disorderly parking, artificial occupation and destruction have become more common phenomen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how t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shared bicycles in c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ared bicycle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on shared bicycles.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共享单车;管理;服务

Key words: "Internet+ transportation";shared bicycles;management;services

中图分类号:F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6-0076-03

0 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逐年剧增,公共交通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出行需求的时候,私家车便应运而生。私家车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成了市民及其家庭的“朋友”与得力“助手”,可是私家车的迅猛发展却诱发空气质量恶化、能源短缺、车祸频发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因此,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健康影响的加剧,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各国政府也在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有关企业也越来越注重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因此,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空气污染,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共享单车便产生了。共享单车可以说是一种“互联网+交通”的创新产品。共享单车最核心的特点是无桩借还车的模式,使用手机扫码解锁、移动支付、灵活还车等特点,使得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实现了便捷的衔接。共享单车的成功投入使城市短途出行更加便捷,有效解决了诸如公交挤、打车贵、走路累、开车堵等苦恼。但是,当前共享单车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共享单车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遭遇很多问题。因此,确保共享单车的良好发展已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共享单车的特点

1.1 使用方便

共享单车不需要像有桩单车一样需要到固定地点存取,也不需要办理租车卡,仅需要一部手机借助互联网通过APP即可完成租车还车服务。行程结束后即可停放。使用者只要按时间支付租用费用,而不用像私人自行车一样需要承担维护成本。共享单车凭借互联网使得借车、还车、支付费用变得更快捷,同时更能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不到的区域。

1.2 价格优惠

现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价格普遍在三至六角钱每小时,短距离出行性价比较高。亦可搭配步行或者公交车、地铁等交通方式做换乘工具,节省了市民的出行成本。部分公司还推出优惠活动,这样使得共享单车在价格方面优于城市公共自行车或私人摩托车。

1.3 低碳环保

共享单车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人们通过手机互联网借还车辆,所租用的车辆与普通自行车五太大差别,只是在其单车内置入了物联网芯片和GPS;用轴承传动代替了链条传动;使用了无需充气的防爆实心轮胎等。共享单车不会产生污染物排放,是低碳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的使用减少了燃油汽车等交通方式的使用率,极大地减缓城市汽车尾气排放。共享单车的出现对城市的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又省去了建设停车桩的环节,更加资源节约。

1.4 外观时尚

相对于城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的外观更具观赏性。不同品牌的单车使用不同的颜色,在方便市民取用的同时,也使城市的道路更加丰富多彩。其线性的车身与车轮,在同一单车公司的不同型号单车下,也会有不同的造型,设计时尚、外观靓丽,更加受年轻人的喜爱。

2 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共享单车再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被人为破坏、丢弃、公车私占,偷盗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2.1 恶意损毁严重

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的“使者”,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有效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是车辆被恶意破坏损毁、车辆二维码被毁、车辆被丢,被弃现象屡见不鲜,一方面折射出部分公民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亦反映了共享单车管理本身存在的漏洞。

2.2 乱停乱放,随意占道

共享单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桩借还车,用户用完即可就近停放,但是,这种便利也导致了用户乱停乱放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共享单车被丢弃在马路上、盲道上、小区公共区域、地下车库、甚至公园绿地上,既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占用了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的道路和交通资源有限,在本来就紧张的道路空间下,共享单车的无序停放无疑使得城市空间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2.3 共享车辆私用

共享单车,顾名思义是企业将单车投放社会,大家以“共享”的方式来使用。但是经常会看到有些使用者通过暴力拆除共享单车上的GPS定位和密码锁等装置将共享单车变为私人用车;还有的使用者加装私锁或将共享单车藏于私人空间,占为己有等。

2.4 使用者安全难保障

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如使用安全、付费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在使用安全方面,用户在使用中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共享单车企业和政府都难以监管,仅由用户决定。用户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如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或交通事故,如何判定责任,如何理赔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儿童用车存在隐患,自共享单车面世以来,陆续发生了多起儿童私自独立用车,造成交通事故。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通过扫码骑车,由于辨别路况及交通信号的能力弱、骑行技术不成熟、应急反应能力差等因素,易发事故。据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涉及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的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共245起,造成85人伤、1人死亡。在付费安全方面,共享单车的使用需要用APP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进行解锁,在实际使用中却有不法分子用假二维码进而覆盖,将手机病毒植入用户手机,窃取钱财。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用户使用共享单车在APP上进行注册,个人的手机号、身份证等信息被共享单车企业获取,如何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也是面临的问题。

2.5 从交通层面分析,共享单车经常出现“潮汐效应”现象。在工作日早高峰,地铁站、公交站等交通枢纽会吸引大量共享单车停靠,高峰时段“添堵”,严重影响周围交通通行;但在晚高峰时则恰恰相反,车辆向各个居民区流动,这些交通枢纽一车难求,尽管车辆投放数量庞大,但各区域车辆极易供需失衡。

3 共享单车的管理与服务对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共享单车发展,提高共享单车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作者认为只有政府、企业和用户三方携手,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和管理措施,才能维护共享单车良好的运营秩序。

3.1 政府方面

①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制度,通过政策和制度来约束用户的行为,同时政府可以设置市场准入门槛,避免行业无序发展、无序竞争。首先,政府对共享单车的投放企业应该给与监管和限制。政府应该通过调研考察确立几家有实力的企业,合理投放单车数量,与企业写上规划好停车位,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注意事项、停放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其次,还要进一步与企业协调,明确企业的权利与义务,企业应承担起车辆停放管理责任,企业应安排专人分片负责车辆的调配及服务维修工作。第三,政府应积极协调交通、城管等部门,做好规范停放区域的设置工作。

②建立共享社会诚信系统平台。

由于大部分于共享单车都采用实名制,因此公司可以针对用户的违法情况和违法次数,采用降低用户信用度的措施,依法监管和督促用户规范用车。比如:公司可以把信用度较低的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出来予以警示,同时把这种信用制度和社会其他行业或单位结合起来,凡是信用度较低的用户,在以后的求职、就业及社会保障中都会因为信用度底而受到影响。对严重违法失信的人,限制其使用,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人,可以优先使用、提供免押金等便利服务;除此之外,如果随意乱锁车或据为己用,蓄意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对其的信用制度进行设限,对于缺乏信用制度的人,可适当进行社会公示,处罚等。迫使更多人的遵守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培育用户共享精神,提升用户素养。

③政府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因使用共享单车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赔偿制度。合理解决由于共享单车引发的纠纷,企业或联合保险公司出台相关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文件解决共享单车引发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赔偿问题。

3.2 企业方面

①生产企业应在实地调查后,设立好可供停放单车的设施,合理的规划停车区域。让单车虽无固定停车桩的过分限制,又有一定的停车范围,避免对盲道、机动车道等公共通行道路造成堵塞。比如在单车上设定电子围栏技术,这样可以让用户停在规定的区域,如果不在停放规定的区域,用户是无法上锁的。这种电子围栏的技术覆盖的范围比公共自行车的投入要小,涉及范围比公共自行车要广。

②企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管理及服务政策。

企业保障单车质量,定期对单车进行安全抽查,对故障车及时处理;合理投放单车,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群众使用共享单车的需求。

企业应开通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投诉电话等相关媒体、网络平台,随时征求用户对单车的管理服务建议,出台并实施针对于共享单车行业行为规范条例。例如:开通24小时投诉电话,推送单车文明使用、文明停放、文明保护单车的美文,从道德意识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智能优化后台管理系统:定期对监管单车运行的服务器进行升级和维护要及时发现漏洞并不断完善软件系统。

③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共享单车APP的功能。除了目前现有的APP功能之外,建议再增加以下功能;1)增加自动导航及个人信用记录等功能。利用导航提示用户将单车停放在指定的电子围栏区域,对于不遵守公共道德,乱停乱放的用户,直接将用户的个人信用信息记录并上传到企业的微信平台,予以警示。2)进一步优化付费方式。建議采用微信或支付宝直接支付使用费用,而不是使用前必须交押金或者将钱存入APP钱包;这样可以减少用户的资金风险。

3.3 用户个人

用户个人在使用完共享单车后,要将其妥善安放至合法停车区。增强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用户个人应规范自身道德行为,提高共享精神,要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同时用户个人也要敢于同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做斗争,敢于对破坏单车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共同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这一点是保证共享单车合理安全运营的最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刘立巧.共享单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8,20(1).

[2]李琨浩.基于共享经济视觉下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2017,3.

[3]王爽.城市共享单车规范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

猜你喜欢

共享单车交通互联网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