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体验音乐的快乐

2018-07-17雷敏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

摘要:通过对《顽皮的杜鹃》这一课例的研究,提倡让孩子在各种音乐活动中自主来体验音乐,让孩子在体验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以新《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将审美教育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营造美的氛围,设计多用形象、具体的音乐形象以及身体动态的感受来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感受,并且以学生为主体,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关键词:自主体验;审美教育;探索音乐

《顽皮的杜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教材第六册第三单元的歌曲,本单元的主题是“可爱的动物”,通过一些歌唱动物题材的歌曲和乐曲的学唱和聆听,来唤起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从而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自觉保护动物的好品质。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来进行课例研究,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方式还处于形象思维这一阶段,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简练、音乐形象明显,且以欢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晰流畅的旋律,生动地表现了孩子的童趣世界,很符合三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新《音乐课程标准》提倡:审美教育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在教学中营造美的氛围,在初定此稿时,我设计的环节多用形象具体的音乐形象以及身体动态的感受来引导学生对音乐本质的体验和感受,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初次设计《顽皮的杜鹃》后,我想着一定是一堂十分生动的音乐课,整个课堂会在游戏中开始,贯穿“听、唱、演、编”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和感受音乐。经过第一次试教后,我发现了许多问题,《顽皮的杜鹃》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顿音,并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全曲。这个需要解决的难点是“顿音”,我一直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引导,如果一味地讲解乐理知识,学生不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无法体现“自主体验和探索”的初衷。经过反复斟酌,在第二次试教中的导入环节里,用歌曲的旋律节奏来进行师生问答,并且在导入环节让孩子自己举例并分出动物声音的长短以解决“顿音”的问题。整个导入在这时就解决了难点,并且让学生在未学习歌曲之前就熟悉了歌曲的旋律,为后面的学唱做好了铺垫,整个教学的设计思路也清晰了许多。后来在第三次试教中,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课例的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都有所改动。第二环节——欣赏和教唱环节中反复让学生聆听,用律动、游戏、打击乐伴奏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歌曲,学唱歌曲也多采用学生个别学唱、师生合作唱、小组合作唱等自主学唱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最初的创编环节,本来是让学生看一段动画然后创编第二段的歌词,可是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的原则,我在课前事先排练了一段表演,让所有学生通过这段表演来一起探讨出他们创编的歌词,这样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更形象地表现故事情节。整个课堂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极具趣味性,也深刻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自主发现音乐、学习音乐和探索音乐的理念。

在本堂课上我主要以“聆听”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性,用各种方式的演唱及创造为辅的参与与体验型的唱歌课,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创设情境,从听入手

我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动活泼和好奇心强的年龄特点,以“动物音乐会”的情境引入课堂,从听入手,让学生抓住音乐形象,发挥学生的想象,既而让学生在听唱、律动和游戏中進行学习。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并主动学习知识,并在学唱歌曲环节中运用音乐知识。

二、 形式多样,学生自主体验音乐

本堂课很具趣味性,学生愿意听愿意学,无论是从动物音乐会的热闹还是师生互动做游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整堂课的表现形式多样,有听唱、律动、游戏和演奏,以及到最后一个环节的创编活动,每个活动都层层深入,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和表现了歌曲。

三、 教师教态活泼,肢体语言运用得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表现的欲望

课堂上,最开始学习歌曲时,教师就采取体态律动进行教学,因为是舞蹈老师,所以律动就成为一大亮点,老师的表现力非常好,课堂气氛很活跃,孩子们围圈而坐,跃跃欲试,在唱和演的过程中孩子很好地熟悉了曲调。

四、 亮点特色、精彩分层

《顽皮的杜鹃》这堂课中有个最大的亮点便是“节奏棒”的设计,我在自制的节奏棒上装饰了漂亮的金丝线,成功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并且采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自主感受,用节奏棒进行创编活动,学生们兴趣特别高,在练习和解决难点的同时,也很好地锻炼了孩子们的演奏和表达能力。

《顽皮的杜鹃》这一课设计巧妙,学习歌曲的形式多样化,利用孩子“自主体验”音乐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各教学环节比较连贯、紧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唯独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自主创编这一环节使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落到实处,一方面由于时间关系,另一方面害怕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自主创编,所以基本整个环节都是教师在一味地引导,而学生还是无法很好地进行创编。

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造,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也并非易事。音乐教学审美功能就是需要学生能够自主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需要教师不断地研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使“自主探索”得到真正实现。

作者简介:

雷敏,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市铁路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在中专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墨香满园
普通高校声乐教学中关于审美教育的渗透
高校摄影公选课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浅谈
审美教育有效传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