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7-17赵云涛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体育

摘要:游戏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提出了创编、改编教学游戏的基本标准,并据此提出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和开展游戏教学的基本方式,以期为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有效率地发挥效能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生;体育

小学阶段加强体育教育对增强小学生体质、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存在应付现象,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人才的选拔。游戏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学漏洞,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一) 激发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游戏是一种集趣味性、竞争性、集体性、综合性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深受少年儿童喜爱。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动、寓教于乐的重要手段,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利用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 有助于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提升

游戏教学集趣味性、竞争性、集体性、综合性于一体,在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对提升小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合理创编、改编的教学游戏对提高小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循序渐进促进体育运动耐力均有重大意义。

(三)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游戏教学提升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意识和合理竞争意识,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采取趣味性强的游戏教学诱导小学生循序渐进参与到高难度的体育活动中去,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意义重大。通过让小学生参与创编、改编游戏方案,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 选择和改编、创编教学游戏的基本原则

(一) 体育游戏的选择要紧扣教学目标

体育游戏是为了服务于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游戏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体育游戏对少年儿童不同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显著差别。因此所选择的体育游戏的教化内容应涵盖但不限于现有的体育教材及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同时与教学目标相契合,唯有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体育游戏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柔韧性灵活性较高,但是耐力相对较差,男生和女生的活动能力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都存在较大差别,比如男生普遍喜欢对抗性较强、竞争性较大的体育活动,而女生相对喜欢节奏舒缓、艺术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需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所选择的体育游戏符合大多数学生的锻炼需求。

(三) 改编、创编教学游戏要体现灵巧性与智慧性

首先,改编、创编体育游戏应当坚持灵巧性原则。体育游戏的改编、创编应该以促进发展小学生灵巧机能和智力发育为出发点。通过灵巧的游戏动作和环节的设置,提高少年儿童神经系统的敏锐性和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同时通过教学游戏促进少年儿童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协调能力发展。其次,改编、创编教学游戏应当坚持智慧性原则。体育游戏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手段,因此体育游戏除了承担“育体”的任务外自然而然地应当包含着“育智”的成分。集体游戏的评价大多包含完成质量与完成效率两方面的评价指标,因此我们在改编、创编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适当“留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多地为少年儿童创造性地完成体育游戏的各种方法留出选择的余地,不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完成游戏,塑造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样是“过电网”,就应该有不同的“钻”法,不同的“过”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案。

(四) 应当充分参考学校现有条件并坚持安全性原则。

在改编、创编体育游戏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资源,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等进行体育游戏的编创工作,游戏场地、游戏活动幅度和游戏强度都要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生理阶段特征。同时针对少年儿童争强好胜的游戏心理,体育游戏还要特别注意人为的伤害。

三、 游戏教学法的组织实施

(一) 教师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前必须做好游戏场地、体育器材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考虑参加人数、体育活动能力和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等各种因素。开展体育游戏之前,教师应当向参加的学生讲清楚游戏内容、规则、注意事项,让学生在体育游戏中有所侧重,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去。

(二) 做好引导和管理工作

由于体育教学中游戏时间有限,需要对体育游戏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管理。教师在划分队伍及选定领队时,要兼顾参加人员的身体状况、性别、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各队实力均衡。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具体表现给予高度的关注,时刻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当多数学生反映运动量超载时,要及时调整,以确保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游戏。同时,教师应当密切注意突发状况,一旦学生遭遇紧急情况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学生较好的治疗。

(三) 做好课后总结与交流

指导教师在游戏结束后要对参与者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各参加者的潜力和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发展建议,从而让体育活动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去。通过沟通交流,教师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了解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更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情感距离,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总结得失,为今后游戏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经验借鉴。

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小学体育教学课堂,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教学质量提高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游戏的积极作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己任,敢于尝试优秀的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浅析体育游戏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以排球技术教学为例[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6):91.

[2]楊利娟.让游戏贯串小学体育课堂—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J].速读旬刊,2014(9).

作者简介:

赵云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生游戏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我是小学生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