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利用网络加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8-07-17李江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校

摘要: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改变着各行各业,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时刻紧跟社会发展浪潮,要能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各项工作的开展。本文从通过加强沟通解决学生问题;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学生及需求;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三方面,探析了在多媒体时代高校如何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技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一、 主动加强沟通,促进问题解决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从本质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因此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生,从而做好服务工作。2017年9月最后一批“90后”步入了象牙塔,这预示着今后集中入学的至少都是2000年出生的“千禧宝宝”,他们有着良好的物质和教育条件,个性也更加多元化。因此他们更容易并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类似于微博、微信、微视频以及客户端(简称“三微一端”)等此类传播速度快、形式生动多样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寄托。

(一) 群体宣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信息时代背景下,新生代学生大多喜欢通过网络沟通,行为方式也有了极大的变化,要帮助其树立正确三观,就要从其特点出发。辅导员要善于运用“三微一端”来和学生进行沟通,譬如:采取群体宣传+单独交流的方式,构建微信读书群、年级微信公众号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及时掌握更多的信息,进而有效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其他管理工作。

(二) 单独交流,解决学生各项问题

与学生交流之前首先细化工作对象群体,按照学生的问题或者所属群体来进行划分,采取私聊与群聊两种方式,对单独个体则专门进行针对性一对一辅导,相较于群体辅导,单独辅导因为人数的减少使辅导员有充分的时间分析问题,研究学生的心理,从而对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教师距离起到良性推动作用。

(三) 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与发展取决于多方因素,家庭与学校教育是重中之重。但近年来,家庭教育日渐缺位,大学生的叛逆与家长的盲目相信导致两者缺乏联系,家长无法及时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对大学生们在校情况不甚了解。因此需要重视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可以利用“三微一端”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网络沟通平台,建立辅导员与家长常联系机制。其中,沟通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实时动态、学生管理方面最新的政策与文件,还可以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学生活动时的风采,从而起到告知与宣传的作用。

二、 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学生及需求

学生自入校起,会存在心理、学习、食宿、交友、外出、成长、奖贷困补及就业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刚刚步入校园的新生们多数只有十八九岁,他们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社会阅历较浅、生活经验不足,色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可能会让他们焦头烂额、难以应对。因此辅导员要学会利用网络,将新技术运用到日常工作当中,让学生安心学习,尽量不被日常琐碎的事情牵绊,也可使原本繁冗、杂乱无章的学生工作变得有的放矢。

(一) 不定期向学生发放网络心理调查问卷,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仅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状态的调研,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调查就尤为重要了。网络心理调查问卷不仅大大减少了辅导员与学生座谈的时间,也保证了学生的个人隐私,有效避免了学生因担心同学知道而消极配合或隐瞒实际情况等此类情况的发生。

(二) 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校园内衣食住行的需求

大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相较中学有所不同,大学更多的是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但如若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此方面,势必会使学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填写网络调查问卷,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实际的需求,从而做好学生的后勤工作,保障好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园内的衣食住行。

三、 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一) 通过网络统计更新必要学生信息

2017年,教育部以部长令的形式修订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高等学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而实际上,很多高校师生比远远高于1∶200,有的高校甚至高达1∶1000。那么如何高效地采集学生信息是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个人情况的前提,而且需要采集的学生信息多种多样,例如入校时基本信息、每一学年奖助学金信息、学生就业信息等等,因人数众多造成信息量盈千累万,单单依靠纸质版信息登记表已无法满足当下需求。通过网络登记必要学生信息,一来方便更新与查询,确保了信息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二来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跑动,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手机、电脑自主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三来保护了学生隐私,纸质版的信息登记表一旦失效,就必须立即进行粉碎处理,以保护学生信息泄漏,而通过网络统计的电子版信息表就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二) 不定期进行网络点名,确保安全的同时保证到课率

学生的在校安全一直是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除了进行日常教学安排外,大学生们有大把的课余时间,这就加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定期点名是现在高校学生管理最常用的手段,但占用学生时间、学生相互答到等问题削弱了点名的实际作用,采用網络点名就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可以随时随地实现考勤。当教师发布点名通知后,学生可在个人手机上完成签到,教师依据学生签到时的位置等信息来检查学生是否在校或按时上课,而且教师随时可以在后台数据库下载excel文件,不定期统计每一位学生到课情况,实现了点名工作的信息化与便捷化。

信息时代背景下,网络科学技术带来了多样的管理办法,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依旧充满挑战,需要相关部门与辅导员自身能够充分意识到,将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利用模式,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2]西安石油大学: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发高校点名系统.

作者简介:

李江,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网络技术高校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工程点滴谈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物流信息化的影响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