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对比实验的智慧之门

2018-07-16黄凤

新课程·上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对比实验小学科学

黄凤

摘 要:对比实验其核心因素就是变量的控制。教师应该理清对比实验的特点、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教师在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有效作用,最终保证实验计划的严谨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实验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对比实验;主导不同

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对比实验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一、小学科学对比实验的基本步骤

对比实验基本步骤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三部分。

1.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在科学实验中,学生提问题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提出问题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

(2)确定主题。教师要注意从众多的问题与猜想中有目的地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采取交流、讨论、筛选的方法,从众多假设中选出一个主题进行研究。

(3)明确方案。选出一个问题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设计这个实验的方案,对照组与实验组哪些条件应该相同,哪些条件应该不同,并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出实验计划。

2.实验操作

(1)选择器材。实验仪器和器材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实验的成败、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做《自制液体温度计》这个实验时,让学生分别把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与沸水中,温度计的液面变化明显,学生实验时效果较好。

(2)动手操作。在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实验数据的收集,注意运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因为对比实验本身就是用差异法来得出事物变化因果关系的。

3.实验分析

教师在恰当的时机提出这些对比实验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对比实验控制的条件为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进行总结,在再次遇到对比实验时其就会灵活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关于小学科学对比实验的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教材中大多数探究活动都是采用对比实验完成的。下面结合《溶解》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和做法。

1.分析教材,处理教材

《溶解》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的教学内容。教材中只是需要证明盐粒、石子、红糖、粉笔、肥皂等物质哪些是易溶。我个人认为就是同样是易溶的物质,也有溶解的快慢之分。因此我指导学生认识对比实验法,通过探究加快肥皂溶解的方法实验,巩固并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的认识。

2.反复实验,调换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就应为学生准备好能让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的实验材料。在《溶解》一课中,如果按照教材设计的材料进行实验,要想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是很难的。我把实验设计成2克食盐放入100毫升的水中,又將粉笔截成不超过1厘米的粉笔头,提高了课堂效率。

3.目标导学,由扶到放

我以认识对比实验法为核心,采取先扶后放的教学策设计如下:

第一步,认识对比实验及其特点、好处(课件出示相关内容,指名朗读)。

第二步,对比实验一: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1)出示导学指要一:小组讨论、设计搅拌是否能加快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方案。(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搅拌是否能加快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方案。教师巡视,个别指导。(3)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共同完善对比实验方案。(4)教师演示完成实验,师生共同小结形成实验的结论。

第三步,对比实验二:探究水温和物体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1)出示导学指要二,小组商讨自主选择加快溶解糖块的方法,讨论、设计加热或粉碎能否加快糖块溶解的对比实验方案。(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加热和粉碎能否加快糖块溶解的对比实验方案。(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学生自主完善对比实验方案。(4)出示导学指要三,各小组按照本组制定的对比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哪个杯中的糖块溶解得更快一些,做好记录。(5)小组合作按照本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6)学生展示,分组汇报,全班交流实验记录内容及结论,生成本课的科学概念。

4.吃奶片比赛,反馈提升

举行吃奶片比赛,比一比看谁第一个吃完奶片,意在寻找让奶片在口中快速溶解的办法。学生在活动中既获取了科学知识,又增长了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素养。

三、小学科学教师在对比实验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制订实验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好教师在实验计划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1.根据内容,选择指导方式

实验课一般可分为“扶”“半扶半放”“放”三类教学。我们要灵活运用这三种方式调节对比实验的难易程度。一是“扶”。在制订实验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依此计划进行对比实验。二是“半扶半放”。在教师引导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共同制订一个严谨和规范的实验计划。三是“放”。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较好地制订出研究计划来。

2.根据实际,调整活动目标

学生明确对照实验的实质,目标可定位为“尝试设计,对照实验,师生分析,完善方案”;学生已尝试设计,师生共同完善方案,目标就可定位为“分小组尝试设计较完善的方案并实践操作”;学生尝试设计对照实验方案有阻力,目标需及时调整为“师生再次设计较完善方案并实践操作”。

总之,小学科学对比实验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更让学生通过思考将思维过程再现出来。因此,对比实验中教师必须采取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引导设计实验方案。恰当应用有结构的材料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对比实验的有效性,真正地使科学探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冬琴.对学生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启蒙培养[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1(4)

[2]张陈江.由扶到放,探本寻源:小学生对比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初探[J].探秘(科学课),2011(6).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对比实验小学科学
刍议初中化学对比实验的运用
宝鸡地区胶东卫矛秋季扦插繁育技术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对比实验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