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2018-07-13杨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舒血宁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杨丽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7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39)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无明显变化(P > 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 舒血宁;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04(b)-007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6, seventy-seve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ed in Changp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visit sequence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39) and control group (n=3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treatment, and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ning Injection. The neurologic impairment and effec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defectiveness ratings of nervous functions, the assessment of self-care ability,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noticeab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plasma viscosity and total blood viscosity of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plasma viscosity and total blood viscosity in treat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 > 0.05). There was no adverse effect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Shuxueni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in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ervous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self-care ability.

[Key words] Shuxuening; Edaravon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fficacy

脑梗死也稱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氧、缺血等原因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急性脑梗死占缺血性脑卒中的80%[2]。该病发病急骤、病死率高,若不及时治疗患者预后状况不佳且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探寻及时有效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0±5.8)岁;伴高血压16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10例,血脂异常25例;脑叶梗死11例,基底节区梗死20例,小脑梗死8例。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1±6.3)岁;既往高血压17例,冠心病11例,糖尿病7例,血脂异常28例;脑叶梗死10例,基底节区梗死19例,小脑梗死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伴随疾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3],经CT、MRI确诊,发病时间均在24 h之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脑栓塞、颅内出血、其他颅内疾患及有认知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合理控制血糖、血压,他汀类药物调脂保护神经,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4];疗程20 d。

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神威药业集团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95)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南京先声东元制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50280)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同时给予舒血宁注射液20 mL(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95),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以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测量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 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该量表包括刺激反应、水平凝视功能、语言、肌力、步行能力等多个测试项目,患者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3疗效评定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基本痊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显著下降,下降幅度90%~100%,对患者伤残程度评定为0级,即判断基本痊愈;效果显著: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下降,下降幅度处于46%~﹤90%之间,患者的伤残程度评定为1、2或3级,即判定效果显著;好转: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一般处于18%~﹤46%之间,即判定治疗好转;无效: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减少﹤18%以下,或者没有出现出现任何下降,甚至评分增加[5]。有效=基本痊愈+效果显著

1.4 日常生活活动自理能力评价

采用ADL量表[6],予以评价。Ⅰ级:日常生活独立或基本自理,评分>70分;Ⅱ级: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存在一定功能障碍,需要依赖,评分>40~<70分;Ⅲ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评分≤40分。

1.5 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全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是由北京众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ZL9000C),试剂为该企业生产的与之配套的ZLC白色清洗液和ZLC蓝色清洗液,清洗液具有去除表面张力,清除蛋白脂类沉积物质的作用。血液流变学是血流变分析仪通过对血液及其成分流动性和变形性的规律,对脑梗死、脑栓塞、心肌梗死等疾病诊断用重要的临床意义。①可以检测血液黏稠度(血细胞比容),即血液中血细胞与血浆间的比例,血细胞比容高,血液浓而黏稠;②反映血液的黏滞性(全血黏度);③反映血红细胞的聚集性(红细胞的电泳时间),一般来说,血细胞比容高、全血黏度高、全血黏度增高提示血细胞比容或者血浆黏度增高,说明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则红细胞变形能力或者弹性差,血管壁硬化,容易形成血栓。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ADL量表评价情况比较

治疗组ADL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变化,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发病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在2010年至2011年间,全球范围内脑卒中及脑血管疾病共造成615万人口死亡,占全年死亡人数的10.8%,排在死亡原因的第2位,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7]。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250万人新发卒中,每年有160万人死于卒中,卒中是我国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二位原因[3]。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可达50%以上,存活者的复发率高达40%,复发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且明显增加死亡率,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溶栓治疗,而溶栓治疗存在以下缺点:①增加出血风险;②患者在就诊时往往错过了最佳溶栓时间;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8]。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是中医治疗脑梗死的重要方法和理论基础。舒血宁注射液为银杏叶提取物,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是银杏内酯和黄酮甙[9],银杏内酯是一种天然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保护因缺血所致的心脑细胞损伤,清除对心脑血管内皮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自由基。黄酮甙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状况,恢复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舒血宁注射剂还具有较强的扩血管功能,在急性腦梗死疾病中使用该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松弛痉挛的脑血管[10],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11]。

既往研究指出,脑梗死发生后,脑内N-乙酰门冬氨酸(特异性存活神经细胞的标志)含量急剧减少[12],机体可发生自由基连锁反应,并对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攻击,使之结构破坏,甚至完全裂解,且大量自由基可向缺血脑细胞周围延伸、穿透,损伤边缘带脑细胞,最终导致细胞内环境紊乱和细胞死亡,使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因此清除自由基,抑制继发性神经功能损伤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13]。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抑制梗塞周围局部脑血流量的减少,且可明显提高脑中N-乙酰门冬氨酸的含量[12]。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此外,依达拉奉能够显著降低白细胞三烯等介质释放,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到达损伤部位,不影响凝血功能[14]。在脑梗死发病初期,给予依达拉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1.6%,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机制及疗效与既往研究[16-20]相似。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改善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15],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夏彩秋,胡军荣,李鑫等,等.参附注射液聯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8(23):142-143.

[2] 胡华,张燕辉,刘杰,等.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243-424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 王建伟,陈红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新旧版本比较[J].浙江实用医学,2016,21(3):233-235.

[5] 成战强.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6):98-99.

[6] 巫嘉陵,安中平,王世民,等.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5):464-468.

[7] 丁加干,张培培,黄萍,等.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季节与预后关系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12(1):42-44,75.

[8] 王勇,朱军,马春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9(17):132-133.

[9] 谭颖.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 7(14):22-23.

[10] 叶宪河.依达拉奉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药物应用,2017,11(9):78-79.

[11] 蔡松泉,蔡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吉林医学,2017,38(8):1527-1528.

[12] 胡凯.依达拉奉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6):15-17.

[13] 尹刘杰,李玉生,许予明.降粘抗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7):17-20.

[14] 杨瑛琳.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6(12):212-213.

[15] 刘桂玲,张薇.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卒中患者C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 30(12):1854-1856.

[16] 于杨,王仲坤,脱淼.影响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随访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12):1104-1106.

[17] 臧琴波.脑梗死患者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的临床观察及其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08,5(8):47-48

[18] 甘佳乐,徐武清,刘敬霞,等.中医药治疗脑梗死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6(2):214-216.

[19] 闫海清.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6):160-161.

(收稿日期:2018-02-16 本文编辑:任 念)

猜你喜欢

舒血宁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舒血宁注射液指纹图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