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

2018-07-13张孝民

青岛画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士大夫漆器老者

张孝民

在青岛市博物馆“李汝宽家族捐赠陈列”展厅展出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明永乐剔红亭阁人物博弈图盘”格外引人注目。该文物用漆肥润,雕刻圆熟劲健,磨工精细,藏锋不露。这件剔红漆盘呈椭圆形,盘口横径22.5厘米,盘底横径17.9厘米,重达385克。

“剔红,即雕红漆也。”剔红程序之繁琐,周期之长,在中国漆工艺均为最。明永乐剔红多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题材。这件漆盘盘心雕刻山水人物场景,犹如一幅生动的山水人物画:小亭、栏杆围绕的庭院里,三位老者围坐在棋桌旁,正下着围棋,一位老者手指停在棋盘上方,似乎举棋不定;他对面的老者手执棋子,手臂弯于胸前,一幅深思熟虑的样子;而中间的老者做安然状,颇有观棋不语的君子风范;他们的身后,有一位回首张望的执杖老者,随有携古琴的童子,二人已经走到近前,而棋桌旁的三人浑然不觉。一旁的小亭内有童子正捧茶欲出,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方寸之间一幅文人士大夫于松石亭阁间携琴对弈的写实场景呼之欲出,反映了文人墨客悠闲清雅、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盘心四周雕刻的富贵牡丹与芍药花交相辉映,四周枝叶茂密、舒卷自如,花叶相映,趣味盎然。

漆盤底部髹黑漆,上面刻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楷书款,此款的下面隐藏着“大明永乐年制”的刻款,为一双款的漆器。一件漆器为何有两个年款?清人高士奇在《金鳌退食笔记》中作了分析:“宣宗时厂器终不逮前,工屡被罪,因私购旧藏盘盒,磨去永乐针书细款,刀刻宣德大字,浓金填掩之。”宫廷的大量需求,繁盛的朝贡贸易,对剔红器需求量特别大。而剔红漆器产量稀少,造成这一奇特历史现象的发生。

明洪武时期,出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需要,朱元璋对下棋这样正当的娱乐活动也加以禁止,甚至严加惩罚。虽然民间禁止下棋,而围棋在士大夫阶层却相当兴盛。这件永乐时期的漆盘上雕刻士大夫下棋的场景,说明洪武时期的禁棋规定已名存实亡。

此盘为著名收藏家美籍华人李汝宽家族捐赠,相似漆盘世界有三件,中国唯此一件,弥足珍贵。

猜你喜欢

士大夫漆器老者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Chapter 13 What is a personal legend 第十三回 什么是天命
中山君有感于礼
漆器收藏三问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水能“飞”起来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骗子被骗与小偷被偷
破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