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之间的重庆情感

2018-07-13李亚伟

城市地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彭水酉阳嘉陵江

文+李亚伟

我和朋友赵野驾车从北京的滚滚风沙中钻出来,一路往南,经石家庄、郑州,再沿着黄河西行折进陕西,在西安以西100来公里的周至附近,再往南穿越秦岭,过汉中,经棋盘关,进入四川。不久,我们就看见一条大河在正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很是美丽。

这就是嘉陵江。接下去,嘉陵江伴随着我们直到广元,才侧过身子迤逦南流,直往重庆而去。

更早,1949年,刘邓大军穿越武陵山区,经秀山到了酉阳。当时酉阳龙潭中学的高中学生李承模投笔从戎,跟随这支部队沿乌江北上,到了重庆。几乎在同一时间,万县女子中学学生崔太凤也跟随刘邓的另一支部队,沿长江西行,到了重庆。后来,李承模和崔太凤成了我的父母。

从2005年开始,我和几个外地朋友常驾车穿行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我们基本上是在崇山峻岭中、深谷激流边疾驰。当我们翻过卡子拉山,穿越大小雪山或蜿蜒在雅砻江、大渡河边时,北方朋友会由衷地感叹:真正的大山大水啊,咱们那边的名山比起来只能当宠物看啊!当我们顺着金沙江北向行驶或驻足宜宾往东远眺时,上海的朋友也常常叹息:这就是长江上游啊,到了重庆就是大三峡,出了三峡库区就是大平原,一直到上海就出太平洋了啊!

我生于重庆的酉阳县,16岁那年考上大学,从龚滩坐船顺着乌江经彭水、涪陵进入长江,到了重庆。但我只是经过重庆而已,我继续前行,乘坐长途汽车沿嘉陵江向北,经北碚、合川到了南充。南充城边日夜流淌的就是嘉陵江,我大学四年的每个夏天都要去嘉陵江里游泳,却从未对嘉陵江产生过新奇、美丽、亲切之感,倒是觉得这就是一条普通河流。

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后面是巨大的花园般的四川盆地。重庆左拥嘉陵,右揽乌江,面前是巨大的三峡库区,拥有水的巨大财富。而这个由众水供养的城市别名却又叫山城,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胸怀天下的人物住在这里,按古人说——仁者喜山,智者乐水,那么他身上仁智兼足就不足为奇了。如果希望劳作有憩,他可以在天府一般的盆地里溜达性情、思考得失;如果想要闭关修炼,他可以退一步,客游青藏甚或筑庐云贵,在高原上观摩内心,课习成败;如果想要一展抱负、大展宏图,那他可以径直出三峡、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掠过东海到太平洋上去折腾。不管他是稳重还是浮躁,就地理文化而言,重庆是世上少之又少的一个退可守、进可攻的位置。

若干年前的一个夏天,在乌江上游一个叫小河的地方,我13岁,坐在河边等着父亲给我办转学手续回县城上高中。此时,我已看不起同龄小孩,书包里只放着钢笔、香烟和普希金诗选。我已经半生不熟,什么都不懂,又好像什么都懂,对现实满腹心思而又一筹莫展。我不愿回去和同龄人上高中,只想顺着眼前这条河过彭水、出涪陵、经重庆去最远的地方翱翔。

其实,我是一个有着浓厚家乡情感的人,但又是一个年少时便想着离家远游,成年之后仍游兴愈酣的人。现在想来,那年出北京、穿陕西、进四川,在地图上遇见嘉陵江上游的那种特殊心情,肯定是无意识间对回乡之路的一次特殊的线路认识,也是怀乡病在身体里一次小小的但很清晰的发作。

猜你喜欢

彭水酉阳嘉陵江
嘉陵江边是我家
1940年4月郭沫若在重庆嘉陵江北岸发掘汉墓
酉阳桃花源一游
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在京启动
彭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彭水县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驯服酉阳河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
彭水县贫困村整体脱贫的实践探索
我的嘉陵江(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