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德育教育家校联动的长效网络

2018-07-13周丽芬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校联动方法策略德育教育

周丽芬

摘 要:文章以现阶段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分析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小学德育教育家校联动长效网络的构建,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德育教育;家校联动;长效网络;方法策略

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德育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义务教育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的社会风气的大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者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主题,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建立家校联动的长效德育教育网络,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合作层次低

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监督孩子学习的责任就全部是学校和教师的了,家长没有必要再操心,并在此种错误观念下的引领下,疏于对孩子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和管理,从而导致学校和家庭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合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不主动去寻求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他们认为,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反而会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之处,影响学校正常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正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双方都在合作上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才导致家校联动的合作机制长期滞留在低层次上,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合作内容空

学校和家庭在合作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与家校合作相关的德育教育模式,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往往流于形式。一些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还停留在定期举办家长会的形式上,教师和家长之间很少能够做到畅通、有效的交流,此种简单的家校合作形式无法满足家校联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的目的。

3. 合作渠道窄

根据笔者的走访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和家庭在合作过程中,很少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由于各自立场不同而导致的沟通不畅的情况屡见不鲜。一方面,双方都没有正确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双方都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家校合作的实际效果,进而导致家校联动、共建德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家校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家长缺乏德育教育意识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今后发展极其重视,但是却并不十分在对意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只要学习成绩好,犯点小错误也无所谓的心态,家长在和教师沟通时,往往也只是讨论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些学生在学校时能够接受教师和同学的监督,有良好的表现,但是回家后,在父母不顾原则的宠溺下,在学校接受到的德育教育就会被扔到一边。

2. 家校合作定位不准确

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观念,“师道尊严”的传统心理,使教师和家长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此种心理认定下,家长一般不会主动与教师沟通,也很少说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和建议。即使家长向学校反映了情况或提出了建议,也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此种家校合作根本谈不上是合作,只能说是学校单方面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而家长是否认可,配合的效果如何根本没有得到反馈。因此,教师和家长能否正确对自身角色进行定位,是关系家校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家校合作开展德育的相关策略

目前,我国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主要依赖学校进行,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却较少关注,导致出现“5 + 2 = 0”的不良效果。因此,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必须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1. 以课程为核心推进家校合作

长期以来,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决定权。借助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可以找到家校之间的结合点。根据对家长所做的抽样调查,发现家长参与教育的愿望迫切,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采用了新模式,即让家长当教师,教师当助教,全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此模式中,家长和教师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家一起备课,共同讨论学生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家长执教作为常规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情况,并与教师共同交流教育心得。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2. 开通家校合作专线

为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学校可以开通专门的家校合作热线电话,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解答家长提出的关于学校课程、学生活动,以及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同时,此热线电话还可以在假期中让家长和教师相互沟通,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以保证学生在假期中的安全,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3. 开展家长俱乐部

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制造轻松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平台,在线上联系的同时,建立线下的家长俱乐部,形成良好的家校联盟。定期组织家长之间的联谊会,家长相互交流教育经验,为更好地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探索更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以讨论会的形式,对德育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进行广泛讨论。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进行关注,更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将不断探索并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元凤. 沟通家校联系 形成德育工作合力[J].天津教育,2005(6).

猜你喜欢

家校联动方法策略德育教育
浅谈家校联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