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长三角港口一体化的思考和建议

2018-07-06

交通与港航 2018年3期
关键词:上海港上港长三角

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

1 上海港与区域港口竞合情况

目前,上海港与江浙港口的合作主要通过资本合作、信息合作、业务合作、战略合作、完善机制等方面展开。

资本合作方面,主要是随着上海港的“长江战略”而展开,2001年以来,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上海港的龙头带动优势,上港集团以上海港为母港,大力推进长江流域的码头运营项目,提供“点、线、面”覆盖长江流域的港口物流一体化服务。通过管理、资本和技术输出,培育集装箱市场,设立支线航运企业,发展内陆运输和综合代理业务,增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聚能力、辐射能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目前,长江战略“点、线、面”的框架格局基本形成。长三角地区,以资本为纽带主要合作投资的码头项目有:江苏省的江阴苏南集装箱码头、南京港股份、太仓正和集装箱码头;浙江省的温州金洋、平湖独山、安吉上港等集装箱码头。此外,上港集团与宁波舟山港集团合资成立了东海航运保险公司;与宁波舟山港集团成立了上海港航股权投资公司。

信息合作方面,目前上港集团基本实现了与沿江所投资码头的系统对接,实现了干线主要港口至上海港的货物状态的全程跟踪查询。正积极拓展与其他港口的信息对接。

战略合作方面,2017年7月浙沪两地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港集团将与浙江省海港集团加强战略合作,全面加快小洋山开发建设。2017年11月1日,上港集团、江苏港口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三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三方将在长期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助力长三角经济圈协同发展,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

业务合作方面,上海港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以长江流域为腹地,与国内其他港口合理分工、紧密协作的国际航运枢纽港,上港集团重视与周边港口业务联动和协同,推动干支无缝衔接,不断提升服务能级和效率。

完善区域联动机制方面,成立了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2017年7月20日,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港集团联合沿江13家港航企业成立了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上港集团为理事长单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通过发挥联盟的协同联动作用,推进长江航运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重点打造集装箱、散杂货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绿色港口和航运体系、维护公平市场秩序、促进船型标准化、推动关检直通、提升长江港航信息一体化,加大业务协同与合作,推动建立绿色、高效、便捷、安全、透明的长江江海联运体系,降低区域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和指导下,联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以“+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打造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创新长江江海联运运营模式,实现江海联运业务协同。目前上港集团正在加快推进该平台建设,通过构建面向沿江“港口、干支线经营人、物流、货主”的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实时动态查询跟踪和全程可视化,并进一步优化调度,拓展交易结算等功能,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高效、便捷、透明的沿江港航物流新生态。目前平台已集成沿江主要港口数据,正在开发航运服务模块,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部分港口、航线试点,提高集装箱水水转运效率,提升挂港船舶的积载率,降低货物综合口岸成本。

从市场竞争方面来看,上海港与周边港口有一定同质竞争,部分货源腹地存在重叠,总体处于局部有序竞争状态,有序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区域港口的整体服务水平,但潜在的失序竞争苗头不容忽视。上港集团与宁波舟山港集团建立了高层会晤协调机制,每年召开会议,就行业热点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磋商。

2 区域港口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区域港口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区域港口发展合理分工格局尚未形成。不论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如新航线的开辟、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等,还是软件环境建设方面,如信息共享、运营管理经验的借鉴等,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局面。盲目重复投资建设时有发生,导致港口结构趋同,功能重叠,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抑制了长三角港口群整体效应发挥。

2.2 区域港航信息联通不畅,信息一体化滞后于市场需求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各港口的信息化建设较早,建设水平也比较高,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网络,但是区域间港口的信息孤岛问题较为严重,越来越多的港口将信息作为核心资产挖掘价值,鉴于数据安全意识强化、数据共享意识薄弱,同时数据公开的标准缺失,导致区域间港口信息的互联互通推进难度较大。

2.3 区域港航的管理政策、制度一体化滞后

地方政府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的行为导致地区间的市场保护,行政区域分割带来的管理政策和制度问题差异较大,缺乏协同性,如各种补贴政策的制定等。

3 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的思考和建议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步伐正在提速,长三角合作办公室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区域一体化推进机制,而港口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应主要围绕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信息、政策一体化展开,近期主要建议如下:

3.1 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联动,加强资本和业务合作,形成合理分工格局

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加强分工合作,积极推动干支港口建设,改善港口枢纽功能。深化上港集团与浙江省海港委和海港集团合作,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泊位的联合开发建设;推进与江苏省港口集团的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两港一航”业务合作,持续深化长江战略。

加快长三角地区内河航道改造的协同,加大主要碍航桥梁的改造,挖掘内河航运潜力。加强上海港与浙江安吉、德清、桐乡、海宁,江苏无锡、昆山、苏州等内河码头对接,加快推进集装箱“弃陆从水”。

3.2 加快推进区域港航信息一体化发展

加强长三角港航和口岸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与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合理打通口岸、港航领域信息壁垒,加强港航企业信息对接,提升区域航运市场物流效率,实现长三角港口群跨地域、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及数据交换和共享。

目前上港集团正在加快推进建设长江集装箱江海联运综合服务信息平台。鉴于长江下游在长江航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港航管理部门和口岸部门在该平台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建立沿江港口与上海港的信息对接和共享机制,统一数据接口,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港、航、口岸信息的互联互通。

3.3 推进政策联动,协同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推动上海港与长三角港航政策联动机制建设,推动长三角区域形成统一的港口政策、海运政策、贸易政策等环境,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口岸营商环境,加强区域通关一体化协同,优化全国通关一体化后异地申报口岸放行的协作,提高区域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物流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猜你喜欢

上海港上港长三角
党旗,引领“把方向、谋大局、促发展”——港口公共服务支持中的上海港复兴船务有限公司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上海港内河水域船舶三废项目运营发展分析
抗“疫”战场,彰显“上港”担当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基于数据分解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模型
上海发布上海港实施船舶排放控制区通告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