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队现状分析

2018-07-06郑泽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同市城区教练员

郑泽帅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运动之母”,不仅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手段,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和不断挑战。田径运动作为奥林匹克的基石,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宗旨在田径运动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田径运动项目也是设立奖牌最多,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从而成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竞技项目,同时也是各地举办运动会的必设项目。因此,田径运动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运动水平的标志,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体育发展的重要项目。

1.2 中学田径运动相关研究现状

根据研究的方向和需要,对新华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库等检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一共找到体育训练的相关文献1353篇,与中学田径训练相关的文献共214篇。特别地,关于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研究的文献基本没有,因此,在针对中学田径训练研究的深入程度还不够。

杨铁黎、刘海元、陈钧在《对我国中国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中学对开展体育训练的意义与作用认识比较明确;试点中学所开展的运动项目只集中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项目上,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开展的很少;大部分的学校采用降分的手段来招收体育特长学生;中学开展可与训练的经费问题、学习与训练时间的问题、中学运动竞赛问题、教练员水平问题等均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1]

以上文献简单论述了我国中学田径训练的现状,也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面,全方位的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对指导我国田径训练起重要作用,也为本文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现在对某个地区针对性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最好的办法就是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情况将对大同和山西的田径运动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队,选取的中学主要有:大同实验中学、大同三中、大同市第七中学、大同五中、北岳中学、大同市第十中学、大同四中、大同二中等十五所中学。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通过对大同市新华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库等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手段获取有关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的资料。还查阅了大量最新的运动训练改革、学校体育等文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2.2.2 问卷调查法

对大同市城区的15所主要中学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体育教师,田径教练员,中学田径体队和大同体校运动员以以及家长。

本调查问卷对随机抽样出的大同市城区15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9所高级中学,6所初级中学,调查对象分别为教练员、训练员、体育组组长。随后进行数据统计。

表1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一览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体育组组长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教练员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均为100%;运动员的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5%。依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 50%以上为适当,回收率在 60%以上为好,回收率在 70%以上为非常好”[4]。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在80%以上,因此,本课题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符合社会调查研究的要求。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回的所有有效的调查问卷和调查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并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了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组队及项目分布情况

3.1.1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组队情况

据调查,大同市城区中学中有86.7%的学校有田径队,剩余的13.3%的中学没有田径队,但是这些学校通常是为了某项比赛临时组建的田径队,组建后进行短时间训练,为参加地区比赛或者其他。[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应试教育的程度逐渐加大,学校领导和老师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从而忽略了体育田径的训练,因而,导致一部分学校没有正常组建训练队。

表2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组队情况(n=15)

3.1.2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项目分布情况

表3 大同市城区中学开展的田径项目及项目比例表

在本研究中以上项目短跑、跳远、中长跑难度系数相对较低的田径项目个数较多,反观之竞走、铁饼、标枪这类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个数较少甚至没有。

3.2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教练员现状分析

3.2.1 教练员的年龄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教练员的年龄分布情况,其中25岁以下占16%,25岁到45岁占62%,46岁到55岁占20%,55岁以上的没有。从以上数据来看,大同市城区田径训练队教练员的年龄多分布在25岁到45岁之间,在年龄分配上述是相对合理的。在25岁以下的教练员占了将近20%,这些教练员大多是刚刚大学毕业,刚步入社会,对什么都充满了信心和热情,斗志昂扬,此时经验不足,但是喜欢学习,热衷研究。

表4 教练员年龄情况(n=50)

3.2.2 教练员的性别结构

从表5来看统计结果显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教练员中,男女比例不协调,男教练员占76%,女教练员占24%。表明女教练员一经占有一定的比例,女性教练员正逐步走向田径训练,充分发挥女教练员的人才魅力与能力,全面展示女教练员的优势,为大同市城区田径训练做出应有的贡献。

表5 教练员的性别情况统计表

3.2.3 教练员的学历分析

表6 教练员学历层次统计表(n=50)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逐步发展,现代竞技体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学教练员的学历等级和专业知识进修对训练员的指导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教练员的学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9]从表6中可以得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队教练员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和中专高中占有很少的比例,专科占其中的4%。从中可知,大同市城区的训练员有着一定背景的专业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这无疑促进了大同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的高学历占很少的一部分,说明,大同市中学对高学历人才引进的不够重视。

3.2.4 教练员的职称结构

表7 教练员职称结构情况(n=50)

从表7可以看出教练员拥有中一级和中二级职称占比最大,少数教练员拥有高级,初级的教练员也较多。通常情况下,从教时间越久职称越高,从大同从教人员的职称来看 大同的教练员团队较为年轻化。教学及带训年限补偿,因而,大同市中学应该进一步提高教练员的实践经验和水平。更好的促进大同市田径水平的发展。

3.3 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运动员的基本情况

3.3.1 训练运动员的组成及性别

表8 初中运动员队伍的组成情况统计表

从表8来看,其中初一年级占11%,初二年级占16.3%,初三年级占20%。据研究,初三学生年龄大,身体发育程度相对充分,比赛成绩也相对好些,因此初三学生占有多数也就不足为怪了。初一年级占11%,有利于培养后备军。总之,参赛的运动员结构合理,有利于田径运动的发展。

从表3-13来看,其中高一年级占14.7%,高二年级占 28.4%,高三年级占 9.4%。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高二年纪的比重较大,因为高二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参赛经验,同时课余时间相对充足,因此,在人数上占比较大。综合来看,高中运动员组成队伍的情况还是比较合理的,兼顾了学习参赛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田径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表9 高中运动员队伍的组成情况统计表

3.3.2 训练运动员的训练时间

从10表可以看出运动员每周训练每周3-5次占比最大。从整体来看,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每周安排的训练次数还是相对科学的,多集中在3-5次。大同城区的教练员对于训练次数的计划,是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和较高实践水平的统一。

表10 运动员每周训练频率(n=15)

从10表可以看出运动员每周训练每周3-5次占比最大。从整体来看,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每周安排的训练次数还是相对科学的,多集中在3-5次。大同城区的教练员对于训练次数的计划,是他们具有良好的理论和较高实践水平的统一。

3.3.3 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动机

从表11可以看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学生参与的动机中,80%的学生是为了有利于考学,位于学生参与动机中的首位,爱好和兴趣占其中的21.5%,另外发挥田径才能和为校争荣誉占18.42%。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员的参与动机是利于考学占比最大,这他们以体育为跳板,即使文化课成绩稍差也能考上相对比较好的学校。

表11 运动员参加田径训练的动机情况(n=190)

从表11可以看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学生参与的动机中,42.1%的学生是为了有利于考学,位于学生参与动机中的首位,爱好和兴趣占其中的21%,另外发挥田径才能和为校争荣誉占18.4%。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员的参与动机是利于考学占比最大,这他们以体育为跳板,即使文化课成绩稍差也能考上相对比较好的学校。

3.3.4 训练运动员的比赛情况

从表12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员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不多,整体上应该提高他们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参加1-2次的占56.84,3次以上的只有24.74%。这说明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在比赛方面存在着弊端,根据进一步的了解,大同市城区每年举办的各种类型的运动会仅仅有几次,因此导致学生参与的机会减少,同时,这也会限制大同市城区各个中学之间的运动交流和发展,限制了大同市城区中学运动水平的提升。参加比赛是对运动训练效果的最好检验,只有在比赛的特定氛围才能激发运动员创造更为优秀的成绩。

表12 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的次数(n=190)

3.4 开展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的影响因素

3.4.1 学校领导对中学田径训练的重视情况程度

表13 学校领导对中学田径训练的重视情况程度

学校领导是学校各项活动的最高指挥者和组织者,因此,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学校田径训练,对中学田径运动训练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1]根据表3-19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学校领导对田径训练不重视,非常重视的只占到了13.3%,这种情况不容乐观。通过数据表明,大同市城区中学领导对田径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中学认为,在看重升学率的今天,如何抓好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才是办学的重中之重,因而导致田径训练被忽略。

3.4.2 田径训练的经费来源情况

表14 田径训练经费的来源情况

根据表14可以看出,田径训练的经费来源大多来自学校拨款,得到社会企业赞助的仅仅有6.6%,甚至有26.7%的学校没有训练经费。从数据可以看出田径训练经费来源严重不足,这也会制约着中学田径训练队的发展。即会直接导致学生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的引进不够完善,又会导致田径训练的正常进行。所以田径训练的经费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帮助,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企业都应该给予中学田径训练上更多的物质资助,更好的为田径训练提供环境,为大同市田径运动的发展添砖加瓦。[12]

3.4.3 家长对子女参加田径训练的态度

表15 家长对子女参加田径训练的态度情况(n=200)

表15数据显示59%家长对于子女参加田径训练持一般的态度,但6.5%的家长对孩子参加训练表示非常支持,也有18.5%的家长表示强烈反对。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同市城区中学参与田径训练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参加田径训练还是比较支持与尊重的,他们主要是从孩子健康角度出发,使得他们能够全面发展,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对体育事业的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大同市城区大部分学校都能正常组建训练队,只有一小部分只在有比赛任务的情况下,临时组建进行突击训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应试教育的程度逐渐加大,学校领导和老师只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从

而忽略了体育田径的训练,因而,导致一部分学校没有正常组建训练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同市城区中学在田径训练上的认识有很大的提高,体育训练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4.1.2 学校的期初设施也有待完善,所以有些项目也不能很好地展开。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时间比较合理,基本上都是每周3-5次,只有个别学校的安排还有待考量。总体来说,大同市城区中学田径训练项目开展存在严重不合理。

4.1.3 田径训练经费来源严重不足,这也会制约着中学田径训练队的发展。即会直接导致学生训练场地和训练设施的引进不够完善,又会导致田径训练的正常进行。大同市城区教练员的性别比率不协调,男教练占大多数女教练的数量和比率较低

4.2 建议

4.2.1 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有计划的科学的组织和规划基础设施远景,减少滥用和资源的浪费,不科学的建设学校基础设施,造成发展滞后等问题;而且应该合理设计学校的体育资源和基础设施,加强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管理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认识到中学阶段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政策上积极引导学生去进行田径训练,在奖惩上制定合理的制度,督促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体育训练,特别是田径训练。学校领导要加强对田径训练的重视,地方教育机构在体育建设方面进行多方面重视和鼓励。

4.2.2 在家长方面,学校加强对家长体育训练好处的宣传,积极引导学生家长鼓励孩子在课余时间更多的参加田径训练,并且,同时也能积极学好文化课程。对优秀运动员给予一定的加分特招政策,解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

4.2.3 转变思想观念重视体育的全方面的发展,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加强宣传,增强体育文化,普及田径运动知识,让每一名学生了解田径,加大对学生田径兴趣爱好的培养。

4.2.4 完善多元经费保障体系,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场馆建设,加大对器材、训练比赛经费、奖励基金等方面资金的投入力度。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广大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训练水平,注重奖励落到实处。

[1] 张冲.信阳市城区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5.

[2] 盖宏.无锡市高级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调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6.

[3] 周青建.河南省民办高校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研究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01).

[4] 田杨贵.湘西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6.

[5] 王朝军.河南省城市普通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6] 赖顺溪.中学田径课余训练初探[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6.

[7] 王巧玲.中学体育田径课余训练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刊,2009,(36).

[8] 丁玉山.浅析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的基础地位[J].中国体育,2001(5):37-38.

[9] 宋广林.大学生田径课余训练的研究与实践[J].体育学刊,2001.4.

[10] 甄子会,姜涛.哈尔滨市中学课余田径训练带队教练员的现状调查[J].高师理科学刊,2005,25(1).

[11] 李立新,徐本力.对上海市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现状的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3):29-34

[12] 郝广山,新乡市市区初级中学田径代表队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5.

猜你喜欢

大同市城区教练员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出土石器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我校举办2018年全国舞龙舞狮教练员培训班
橡皮博物馆
素描静物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