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效果分析

2018-07-06颉小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灵敏性发力乒乓球

颉小文

近几年来,随着乒乓球运动规则的不断变化,无机胶的使用,以及乒乓球大小的改变,对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要求更高,明显发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技术动作不到位,稳定性差,启动和制动能力差的情况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关训练人员加强了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也有许多研究表明,核心力量的提高是保障技术动作完成的必要条件,好多研究着对核心力量的训练引用到实际的训练中来,被广大教练所重视。所以,本研究从解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乒乓球运动员提高专项素质训练的作用,并结合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特点,提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为以后教练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核心力量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效果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选取是6名乒乓球运动员,通过问卷和访谈法进行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核心力量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效果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核心力量概念的界定

通过研究发展,各界对核心力量的概念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本研究中核心力量是指附着在腰椎、髋部和骨盆联合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产生的力量,在运动训练中为保障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在专项素质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乒乓球躯干和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力的枢纽。

2.2 核心力量训练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学分析

从解剖学结构上来看,人体的核心肌群大部分是纵向或横向排列的,而有以少部分则是斜向排列的,如腹外斜肌和腰方肌,核心肌肉这种纵向和横向的排列是为了更好的使躯干和上下肢产生屈伸运动的能力。而乒乓球运动中击球的动作顺序为脚—膝关节—腿—髋腰—背肩—上臂—前臂—手—球拍,击球发力每一个过程每个部位都是力量的传递,尤其是核心力量对发力产生的影响。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成绩,笔者通过研究附着在股骨个躯干以上的肌肉群来进行分析,身体核心力量的产生和之间的协调配合发力的过程 ( 见图1) 。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动作技术不稳定,上下肢发力不协调的情况,髋部扭转和下肢蹬申动作不明显,都与“核心力量”深层肌肉力量差,躯干肌肉不协调造成的。

图1 髂腰肌及耻骨肌

3 结果与分析

3.1 乒乓球运动核心力量的训练

根据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它具有落点变化大,球速快并且旋转强、控制范围大、攻防转换快的特点,击球的质量主要依赖于身体是移动和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由于乒乓球运动变化的特点,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完成一系列的击球动作,甚至在失去重心平衡的时候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击球动作,这对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要求极高,尤其是上下肢协调配合发力。由此可见,乒乓球运动主要依赖于对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更依赖于脊柱部位其他肌肉群力量的配合,所以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效果的影响分析。

3.2 实验研究

选择广东省体育训练中心的6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测试前3名运动员没有明显的肌肉酸疼及其他不适情况。根据实验原则,运动员在接受正规测试前,没有熏酒和剧烈运动,基本信息在统计学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

3.3 训练方案

根据6名运动员的打法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核心力量”肌肉群的训练方法,在训练之前对6名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测试,开始训练内容从逐渐缓慢可控的一维训练,逐渐提高训练的速度,训练过程通过改变运动关节、重力矩、支撑点数等方式,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难度控制单个动作练习密度为60秒,练习间歇按1∶2。初步计划以 3 周为一个训练周期方案期,以每一小周期,每一小周为一小周期,结束时测试一次核心腰腹部力量,观察其发展情况。

表1 第一周训练安排

表2 第二周训练安排

3.4 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基于对运动员进行的核心力量的测试结果分析,训练内容涉及“核心区”腰腹部肌肉群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的训练,过10项测试内容最后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运动员在进行核心肌肉群力量训练后对不同身体指标的影响。

整体控制身体扭转的能力越强,重心就越稳定。而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主要上下肢蹬伸,腰腹扭转发力才能有效提高完成击球的质量,所以控制身体扭转能力对乒乓球运动员非常重要。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测试前后有明显差别,运动员在经过核心肌肉群力量训练后,运动员的躯干的控制能力平均从 27.11s 增加到 41.24s,P<0.05,有明显的提高,可见提高核心力量的训练对乒乓球运动的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

表3 第三周训练安排

表4 整体支撑力控制分析(n=3)

3.5 灵敏性分析

表5 实验前后灵敏性测试(n=3)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测试前后时间明显的缩短,实验前21.91s,试验后为20.01s ,缩短了1.90s ,P<0.05。这说明完成测试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员在相对范围内移动的速度越快,灵敏性能力越强。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就是移动距离短,反应速度快,因为运动员在每个击球回合中,大部分技术动作都是非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的。需要运动员快动、制动连续高效的完成技术动作,而核心力量是保障技术动作完成的先决条件,核心力量的提高间接的帮助乒乓球运动员有效的控制重心,加快移动的速度和灵敏性。

3.6 核心力量训练后身体稳定性分析

经核心力量训练第三周阶段的训练后,“右比值/左比值”与第 二周阶段训练后比较发现,虽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能看出经第三周阶段训练后,各方向上的比值P<0.05,有此表明了乒乓球运动员左、右腿支撑的平衡稳定能力相比前几个阶段均有所提高,因此可说明身体稳定性逐渐在提升。身体稳定性的提高意味着可以进一步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从而大大减少了转体中力的分散,可有效提升速度。

4 讨论

4.1 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稳定性的影响

kible 在核心稳定性的竞技功能提出,核心稳定性是指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使全身上下力量协调传递发挥最佳的一种状态,这种稳定性的传递主要归结与核心力量肌肉群神经支配下的收缩和伸展所产生的强弱。而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是由脚—膝关节—腿—髋腰—背肩—上臂—前臂—手—球拍是顺序,而乒乓球运动需要运动员一直不断的变换身体姿势来完成技术动作,如果不能控制身体的稳定 ,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击球动作的发力的整个过程,进而影响最后击球的质量。另一方面,核心力量的差不稳定,散软的身体姿态影响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身体的启动和制动,核心力量的稳定性提高能更好的帮助乒乓球运动员完成技术动作。

4.2 对乒乓球运动员灵敏性的影响

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灵敏性是非常的重要,众所周知,乒乓球运动项目是速度最快,落点变化多变的一项运动,对运动员的反应要求极高,灵敏素质是指通过迅速的改变身体姿态,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对乒乓球运动攻守转换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八字踩点”实验发现,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运动员核心肌肉群力量明显的增强,运动员“八字踩点”的速度也明显成上升趋势,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核心肌群力量的增强,增强了运动员对身体机能的控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制动、启动能够集中力量,良好的控制上、下肢以及全身的姿态,帮助运动员快速的制动、移动与加速,为运动员连续的完成技术动作提供条件。

5 结论

综上所述,在乒乓球运动中提高核心力量是完成技术动作的保障条件,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核心力量”的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增强躯干稳定性、灵敏性、力量传递效果、有明显的效果,有效的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完成和攻防转换质量,建议乒乓球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中,适当加入“核心力量”的训练,发展运动员综合专项素质同步发展的目标。

[1] 张高华.上海体育学院乒乓球运动员核心力量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

[2] 黎涌明,陈小平,资微,等.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体育科学,2008(4):19-29.

[3] 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119-1121.

[4] 《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 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林华,王润生.核心力量原理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 .

猜你喜欢

灵敏性发力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外宣媒体该如何精准发力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基于继电保护状态分析的电网故障诊断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研究
血清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