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预防现状调查

2018-07-06袁诗婧刘瑞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运动性被调查者武汉市

袁诗婧,刘瑞峰

猝死又称急死,是指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24h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运动性猝死是指与运动有关的猝死,其定义是: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h内意外死亡[ 1]。众所周知,运动猝死危害极大。对个人而言,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可能因此转瞬即逝;对学校体育的发展而言,将使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对社会而言,运动猝死使大众对于运动健身产生恐慌的心理,从而降低了自身运动量,使得大众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据研究显示,当前中学生对于运动猝死的预防、急救知识、应对措施等掌握贫乏,因此针对当前武汉市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武汉市中学生运动性猝死预防知识的掌握、应对措施的原因,有利于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对于预防或杜绝中学生运动猝死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武汉市中学生运动性猝死的预防现状。

1.2 调查对象

随机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的每个城区中抽取的一所普通高中、一所初级中学,共14所中学的学生。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法

设计武汉市中学生预防运动猝死的知识普及现状调查问卷,采取整群抽样法,预计随机在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的每个区中抽取一所高中、一所初中,共14所学校,每所学校100名学生进行问卷发放,共1400份。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的形式,实际发放1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4份。

1.3.2 访谈法

针对事发当时的具体情况,当事人发病背景(事先征兆、病因)、事发时的处理、结果、事后的影响、有无政策等,以及学生对于运动猝死的相关认识等问题访谈了调查学校的部分领导、教师和学生。

1.3.3 文献资料法

应用计算机在各新闻网页以及期刊论文网站检索2007年至2017年武汉市中学生运动猝死案例,以及运动猝死原因,并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3.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结果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武汉市中学近十年所发生的运动性猝死的情况

通过查找各网页新闻中的报道,我们搜集到近十年来,武汉市中学生运动猝死的案例,共6例(统计数据见表1),其中包含一例抢救成功,真正猝死的为5例。可以发现,近年来武汉市中学生运动猝死事件发生的频率明显上升,2015年、2016年分别发生了两起和三起,而之前少有发生。6起事件中,5起为初中生,1起为高中生;5起为男生,1起为女生;大部分在体育课中发生;2名学生为体育优秀者;2例事发前当事人患一定疾病。

表1 近十年有报道的武汉市中学生运动猝死案例统计

2.2 武汉市中学生对运动性猝死的知晓率

经问卷调查反馈,调查显示,近五成中学生表示很清楚运动猝死的概念,只有一成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运动猝死的概念;一成学生表示身边就发生过运动猝死事件,两成学生表示在新闻中看到过或听说过运动猝死事件,绝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身边没有发生过运动猝死事件,超过五成学生表示自己听说过1至2起运动猝死事件,可见运动猝死事件虽总体来说呈上升趋势,但任属于小概率事件,而现在学生对于运动猝死的概念也比较清楚,见表2。

表2 武汉市中学生对运动猝死的知晓率

2.3 武汉市中学生对运动性猝死发生时的应对处理能力

由表3可知,将近七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会保持镇静,并配合旁人进行施救;三成被调查者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都会紧急呼救;而有两成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应该怎么做,并能采取紧急救助;剩下不足一成被调查者表示会害怕,惊慌失措。即懂得如何急救的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

表3 你身边有人运动时突然倒地,你知怎么办吗

2.4 武汉市中学生对运动猝死的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研究显示,只有一成五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很清楚导致运动猝死的原因有哪些,七成被调查者表示知道一些,其余一成多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运动猝死的原因;另一题中,两成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很清楚应该如何预防运动猝死,六成表示知道一些,其余两成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完全不知道。

在这两个有关武汉市中学生对预防运动猝死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中,很清楚和完全不知道这两种情况都占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知道一些,加之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对运动猝死的防控教育又很匮乏,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运动猝死这一方面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是十分朦胧的,可能从各种网页、新闻中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一些,但都很不全面,也不能保证其所了解到知识的科学性,见表4、表5。

表4 你知道导致运动猝死的原因有哪些吗?

表5 你知道如何预防运动猝死吗?

3 影响武汉市中学生运动性猝死预防的原因

3.1 学校对于预防运动猝死相关教育的缺失

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学校经常做关于运动猝死防控的教育;另三成学生表示做过,但是不多;而有四成学生均表示他们的学校从未做过有关运动猝死防控的教育。而在我们实际的田野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学校的学生表示他们学校并未做过关于运动猝死的防控教育,一些学生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潜意识里在一定程度上出于对母校名誉的保护,并未实事求是的填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提高学校对于学生有关运动猝死防控教育的质量与频率,学生对于运动猝死发生时的急救处理能力则可以显著提升,对学生运动猝死事件的发生也可以起到有效预防作用,见表6。

表6 你们学校开展过关于运动猝死防控的教育吗?

3.2 学校体检工作的不完善

据调查了解,武汉市中学生每学年均安排有体检,但是体检内容仅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项目,且并未明确地告知每位学生其健康指标,做得不够完善。心源性猝死在在运动猝死中所占比例最大,国外报道为82%[ 2],国内分别为 87. 5% 和 70. 73% ,华中地区为 80%[3]。所谓运动猝死高危学生群体是指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或有严重的其他疾病的人群或有所谓冠心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高血脂, 高血糖和不良生活习惯如缺乏体力活动等)的人群或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群[ 4]。而在学校每年的体检中,仅涉及到一些基本的项目,并不能发现心脏性疾病和心血管结构的异常,不能够排查出这些运动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3.3 社会大众的轻视

大众自我保健意识不足。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维护和增进健康,为预防、发现和治疗疾病,自己采取的卫生行为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决策。它是保健模式从“依赖型”向“自助型”发展的体现。健康促进是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具有全新意义的提高人们对讲讲康的责任感及健康水平的最佳过程与途径。如美国的“健康的国民”、英国的“预防和健康:人人的责任”、加拿大的“健康影响模式”、澳大利亚的“健康的澳洲人”、日本的“国民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要是在您手中”[ 5]。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于这类事件往往出现了才会去关注,而少有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对这方面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多数人认为运动猝死属于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事实上,这一类事件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甚至有六七成的运动猝死事件发生在运动员或者本身运动能力较强的人身上,所以人们对这事件的不重视导致了这类知识的欠缺。

3.4 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体制不健全

我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不健全,经济水平不足,导致了社会体制对于人民体质健康的保障及重视程度不够。2008年我国提出“健康中国2020战略”,坚持预防为主,动员全社会参与,切实加强对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卫生问题的有效干预,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目标[6]。而非像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十分重视人民的健康问题,重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医疗部门的职能与作用也主要在提供健康服务的方向。例如美国许多的社区中都有卫生服务及保健中心,为民众的健康作保障和监控,也非常重视健康教育,民众自保健意识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强。而我国的体制缺乏对于人民健康的监控,健康教育严重不足,没有将许多的疾病扼杀在萌芽时期,人们大都很被动的等到已经患上疾病再去医院治疗,这样不仅会浪费掉更多的金钱,带来更多的痛苦,还加大了疾病所带来的危害,降低了治愈率。因此对于运动猝死来说,提前做好防控,也就能大大降低猝死发生的概率,减少其带来的伤痛。

4 提出武汉市中学生运动猝死的预防措施

4.1 做好体检工作,并要求体育教师清楚学生的体检情况

在学校体检工作中,建议至少安排每届新生入学时,对其进行一次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体检结果以正式文件告知体育教师,体育教师手中有全体学生的心脏健康档案,建立有效预防学生运动性猝死的第一手资料。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在接手其班级前,应清楚那些运动猝死的高危学生,并在平时的体育课中将其安排到特殊分组进行练习,并提醒其在进行其它身体活动中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身体活动。

4.2 在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加强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教育

着重对体育老师进行预防运动猝死的安全知识培训,让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运动猝死事件的预防,并在体育课中多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的普及教育,告诉学生如出现相应征兆及症状应及时告知教师、停止或适量减轻运动量。

4.3 邀请专家前往各校开展关于防控运动猝死知识教育讲座教育

相关卫生部门或教育局组织邀请对运动猝死防控有研究的专家教授,前往各个中学开展预防运动猝死知识讲座,要求学校配合并组织全体师生前往听课,学习相关知识。使学校全体师生重视对于运动猝死的防控,了解相关的运动及健康常识,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技能方法,只有让所有人学会了这些知识才能更加有效的防控运动猝死。

4.4 教育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学校开展防控运动性猝死知识教育与普及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运动猝死防控知识教育月等教育活动,组织运动猝死相关知识问答、黑板报宣传比拼、制作创意宣传小卡片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感受轻松愉快的氛围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到预防运动猝死的重要知识。

4.5 制作并分发预防运动猝死知识普及手册

教育局可联合相关卫生部门,共同制作运动猝死防控知识宣传手册,统一下发至各学校学生及教师手中,人手一份,要求大家仔细阅读,掌握上面的知识,可安排后续检查、抽查。这一方案可配合上面的任一方案同时实施,制作宣传册,相对组织开展讲座所花费的人力物物力可能较低,实施起来可操作性更强、更加便捷,并且把相关知识制作成册,有利于大家随时查阅,知识更具有可保留性,因此这一措施是最提倡的。

[1] 姚鸿恩. 体育保健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46.

[2] 唐苏丽,曹健民,金丽,等. 女子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体液免疫能力变化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3] 高原,郝英,朱明. 华中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652.

[4] 刘永祥. 对校园青少年学生运动性猝死预防策略的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6):103.

[5] 王健,马军,王翔. 健康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15.

[6] 陈竺. “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R]. 北京.2012.

猜你喜欢

运动性被调查者武汉市
寻找家
大狗黑怕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浅析影视美学中动与静的结合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
你为何不能幸福地工作?
当心运动性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