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在田径教学中的运用与展望

2018-07-0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田径体育教学模式

刘 岩

1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

1.1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特点

田径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即传递-接受模式。它的本质是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的教学程序多以三段式教学程序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及课堂的把控性增强。缺点在于,传统的田径教学模式以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主要目标,这就造成了传统的田径教学过分追求运动竞技成分,追求运动技能的精确度、速度、力量、远度、高度。忽视了对田径相关知识的理解、忽视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运动情感的培养,对于“灌输式”的指导方式,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培养难以实现。

1.2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的问题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主体地位认知误区。田径教学的按部就班讲授、练习、再讲授练习,缺乏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逐渐养成不爱问、不爱想“为什么”习惯,容易养成老师这样做的,我这样就是最好的。此外,传统田径教学模式还存在: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内容单一化,重视运动技术的规格,忽略运动的质量,导致学生田径课枯燥乏味、运动课达不到相应的强度,锻炼效果不佳。第三,教师观念落后,部分教师在某项特长项目上一干好几年,不自觉养成了怠慢心理,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方法与形式,几年不变。对于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都逐渐淡化,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心理渴求和运动追求。

2 基于“慕课”的田径教学模式设计

慕课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知识传递的新途径,同时也为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势利导,将慕课与田径教学有效结合,不断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调动学生主观能动的发挥,为田径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重要的作用,同时,为营造良好的田径氛围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而形成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按照体育教学模式的定义,将慕课下的田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设计。

表1 传统田径教学模式与慕课影响下田径教学模式对比

在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今年,慕课应运而生。根据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发展情况和田径运动发展现状,以增强学生体质,注重田径运动兴趣的培养成为重要的目标。在角色定位上,慕课下的田径教学,本质以人为主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线下辅助。慕课下的田径学习,在网络背景下,更注重多项信息交流,多学科,多先辈同行之间的取长补短,学员在多元文化中有利于打开视野,知识迁移。在教学方法上,慕课教学结构多元,每周研讨话题的慕课会,其中还有较频繁的小测试。田径教学的慕课,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者共同通过主题或话题结合起来,进行多项的信息交流。最后,在评价方法上,注重学生的评价,将综合评定作为衡量学生田径学习的重要指标体系。

3 “慕课”与田径教学的契合点

随着慕课的到来,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好的学习资源。慕课与田径教学相结合,有助于为田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缓解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矛盾,有助于提升田径教学的水平。

3.1 网络化教学,随时随地畅享自由课堂

慕课相对于传统田径教学而已,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只要你想学习,学员们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互联网连接,与世界顶级课程相联系。对田径教学而言,无论是田径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课的学习,利用慕课吸引学员的注意力以及学习田径课程的积极性,这是田径课程改革建设的突破点。慕课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网络化教学的发展潮流,学习者由班级授课制的学习形式向单一学习转变,这为学习者的自由学习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同时,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完成田径课程的预习、复习及疑难问题的解答的,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

3.2 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人各有异,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也应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找到适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步骤。面对我国国情,分班教学解决的是大部分学生教育的问题,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人的田径教学课堂如何实现因材施教,显然是一代代体育教师们美好的夙愿。然而,小班授课制在体育教学中因地区发展、学校、师资等情况不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喂不饱,吃不上”的情况在田径课教学中时常存在。

慕课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改变了田径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共同解决学生中的教与学的问题。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学生根据学习能力和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田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田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3.3 共享性资源,实现前沿的有效转变

前沿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人们掌握的教学方法不愿与他人进行分享。此外,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对传统田径课程的不感兴趣,波及田径课的地位,更有甚至砍掉田径课,改为其他的球类课程。这些现象的出现,只得使田径教学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慕课的共享性,使得田径教学焕发活力。共享大师云集的网络课堂,学生随时随地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法去完成学习的各项任务,学有所疑,疑必作答的有效解决方式。优质课程资源整合的系统下,学习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3.4 趣味性教学,促进田径的良性循环

高竞争、大压力的学习状态,加之强迫性服从式的单一田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本该活跃的田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没有激情,对田径课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慕课的趣味性“翻转课堂”、“闯关勇者”替代教师的教学组织的主体位置,田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突出趣味性。教学知识的困惑交流,使得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多,学生的主动提问,老师的积极作答,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能够增强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热爱。通过主观积极性的调动发挥,学生逐渐喜爱上田径了,更好的促进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学习,对营造良好的田径学习氛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5 “慕课”与田径教学的未来展望

“慕课”虽现在风靡各个领域,然而在体育教育领域是一个新兴概念,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将慕课真正用于田径教学实践课中,如何保证课程质量面对学生人数众多的大规模群体,采用设置分析、检查、评价和学生的互学、互评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还远远保证不了学生田径技能学生的质量。

如何实现评估的准确性。对于理工科类课程,可采用计算机评估、学生互评、网络考试等方式。然而,对于田径这类实践课程,这种机制的考核就显得非常不合适,那么,田径的考核评估方式,如何实现?

4 小结

人们对慕课的到来,持不同意见。但应正视慕课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涵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慕课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予以重视。同样,对于引领体育教育,特别是对于改变田径教学困局,应扬长避短,以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为重要武器,紧随时代步伐。慕课的出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掌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要求更高,对于学生自主性同样有更高的要求。

[1] 赵红,张童.慕课MOOC时代下的高校健美操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125-126.

[2] 金成平.体育慕课现象的现实反思与未来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122-126.

[3] 宋伊妮.体育舞蹈选修课微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4] 丛向辉,刘怀金.基于慕课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02:35.

猜你喜欢

田径体育教学模式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计数:田径小能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的“体育梦”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田径翻身 足球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