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学途径与方法

2018-07-03文冲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美育初中

文冲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是初中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学科之一。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初中美术教育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改革要求。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由于美术具有美育的功能,美术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学科优势加强美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美术人才,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美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106

美术教学具有美育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欣赏高水平美术作品,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进行完善,让学生创造、理解、想象、情感、感知等诸多心理能力能够得到相互协调和提升,让学生成为发展型人才。本文首先就初中美术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此为切入点就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教育途径和方法展开探讨。

一、初中美术教育中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文化的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广,文字的表达固然有着丰富的色彩,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充分领略到文字中的魅力。在传统社会,人们经常借助文字这个载体对文化进行传播,但是如今这个社会,对于文化的传播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而是借助更多的载体,比如图像、影像等。相对文字而言,形象和影像等载体更方便人们的理解和认识[1]。而这种形象和影像的设计必须要借助相关的学习才可以实现。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具备一定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美术教学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美术并不是很难理解,从某个程度上说,美术就是人们心情和思想等在图纸上的展示。美术在现在的视觉社会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画,也并不是美术馆中的藏品能够诠释的。美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路边的警告标志、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各大店的品牌、家庭用具的商标、衣服上的logo等。通过视觉传达,它们可以将所要表达的意思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相对于那些繁琐的文字而言,这些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因此,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学要重视美术教育,注重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和途径

(一)利用绘画课进行美育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课占据着重要的比例。绘画课包含丰富的内容,比如素描、彩画、国画等。绘畫课是渗透美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不同的绘画内容,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渗透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我国民族情感的表现和我国传统的精致文化,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育体系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无论是审美意蕴、表现内容、技法、材料还是工具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它具有鲜明的风格和独特的怡神功能。“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绘画的主要材料,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抓住其中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2]。

(二)利用欣赏课进行美育

欣赏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情感和思想意志等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情感、意志和思想等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初中美术教材内容来看,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美术欣赏课,欣赏课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有园林建筑的欣赏、中国书法绘画欣赏、中间剪纸和刺绣欣赏、西方绘画雕塑欣赏等。教师可以以此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美育,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深沉和优美,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3]。

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春天”相关内容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本校的春景图片,然后让学生欣赏和讨论,从哪个角度看校园是最美的,接着给学生展示一些作品,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构图和颜色进行欣赏和分析,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又如,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艰苦岁月》这幅雕塑作品,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两个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休息时吹横笛的场景,对革命战士乐观主义精神以及英雄主义进行歌颂。这幅雕塑作品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强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结合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崭新的、和谐的美好境界之中。符合学生实际的分析才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浓厚的艺术兴趣和较高的审美素养。

(三)利用工艺课进行美育

美术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认知世界的探索、生命意义的构建、自我意识的觉醒过程,这些都需要借助亲身的体验。工艺美术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

例如,中国的民间美术,浓缩了中华民族文化,蕴含着劳动人民智慧,有着独特的风格、精湛的技艺、广泛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可以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民的思想感情、社会风俗和生活状貌直接反映出来。比如我国的剪纸艺术,虽然是一种土俗艺术,但是与“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同样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剪纸,让学生在剪纸中融入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创造生活的美。除此之外,初中工艺课中有贺卡制作、树叶拼贴画、纸塑、折纸、包装等等,教师不仅要将制作的方法和制作原理教给学生,还要重视对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艺术高尚情操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要将美术课程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美育环境,达到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整体素质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韩朔.试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真正实施美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S1):261.

[2] 蒋新秀,田夏彪.中小学美育“虚无化”成因及其消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9):70.

[3] 刘军.浅谈美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才智,2014(32):84.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美育初中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