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合一

2018-07-03王大金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

王大金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行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结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育教学的目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不断革新教育教学方法,以符合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78

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理念中,也强调对于知识的运用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与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好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可以实现教学创新,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一、 “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内涵和意义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17年针对当时“重读轻教”的教学弊端所提出的。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强调培养人的品质和素质,这与当下教育改革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相契合的,也符合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肯定了知识的基础作用,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更突出了在教学中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作用,这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天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和发展[1]。

二、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不少教师思想陈腐,墨守成规,在教学中安于现状、不懂变通,对于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就导致了其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依然采取对语文知识机械讲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2]。还有一些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将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只是将一些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虽然对素质教学和教育改革有所认知,也试图尝试作一些教学创新,但是因为其缺乏对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缺乏深入分析研究,导致其教学模式并不得当,因而其教不得法。

三、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的策略措施

(一) 加強师资培训,革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要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要革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所谓行动是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和映射,没有教师教学思想的创新,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于教师的师资培训,对其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以及“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培训,通过培训加深教师对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学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才能让其摒弃以往应试教育下“灌溉式”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究和创新。

(二) 构建开放式语文课堂,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育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让其在自主探究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其相应的素质能力,从而践行“教、学、做”教学模式和教育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以此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初三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电视剧《水浒城》中“智取生辰纲”的视频片段,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其进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智取生辰纲》一文的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人物,通过对话和表演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增进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有利于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这个角色扮演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在对话和表演中也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加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 深入研究文本,发掘其时代价值,与时俱进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时代价值,减少文本的时代隔离感,以增进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比如在《白杨礼赞》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将文中“用鲜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与当前时代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进行紧密联系,发掘其思想价值的本质与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致的。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学习的时代隔离感,实现教学价值的传承和发展,这对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奋发向上的精神大有裨益,同时也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3]。

(四) 重视课外实践,实现教学延展

在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比如在《桥之美》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附近地区和公园内的一些桥进行参观,或者组织让学生进行以“桥”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借鉴“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断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践行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霍宇. “教学做合一”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 唐敏.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学做导合一”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 张凤娇.初中语文知识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 张亚欣]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项目引导及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
浅谈综合实践中的“教、学、做”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