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2018-07-03贺正福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贺正福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高效教学,因为只有高效教学才能完成减负的任务,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便捷,以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营造,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并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同时要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4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以便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淀创设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其所具备的功能在于,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营造高效的情境,并展示出各类鲜活的图像与视频,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听讲注意力以及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热情的增进。还有就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在教学中借助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可以说,如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认知,并将之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将改变以往学生存在的被动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

一、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

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宰者,使得学生在此种情形之下,表现出被动地吸收数学知识的状态,这样无益于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良好转变。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对于面积并无太多认知,认为其和长度的概念差不多。为了让学生对于面积概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以及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演示面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怎样来计算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马上觉得应该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我就用计算机演示小正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引导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数字6厘米和3厘米,跟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是长×宽。

(二)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带领學生在课上进行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练习,以便使学生实现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带领学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并非是对讲解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以及练习形式,以便能够达成预期的巩固练习目的。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练习内容的阶梯化设置,从而满足班级之内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小学数学教师还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启发,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确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反思,一方面要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一方面要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不可喧宾夺主。

(一)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二)必须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乃是基于其教学工具的属性,因此,在对待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此种教学工具而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此将导致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下降以及课上教学效果的不佳。例如,有教师在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课件上设置了很多口算题,每题都有精美的图案背景,点击它还会出现声音及以动画形式展示答案,这样的训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以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型、服务性手段,对其的运用需要不断加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任课班级学生的真实学情,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丽丽.基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探索[J].新丝路,2017(18).

[2] 李捷.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C]//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2008.

[3] 刘伦.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c00).

[4] 马丽娟.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有效使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

[责任编辑 胡雅君]

猜你喜欢

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