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方法

2018-07-03徐延平

学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徐延平

摘 要:面向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启发引导等方式,逐渐将学生带入喜爱阅读的世界。开展阅读教学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让学生从简单的内容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内容,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3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8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非常的重要,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培养语感,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也可以促进将来,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兴趣入手培养习惯,让学生都能够从自己所喜爱的阅读书籍中获得更多的快乐,从而让他们的阅读行为获得强化。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要不断优化教学的形式,用更科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接下来,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小學语文阅读教学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首先突破兴趣这一关,从学生一开始入学,就要给他们介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根据学生的不同喜好,选择不同领域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科幻故事,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历史,有的喜欢风土人情,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准备大量的书籍,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自由的选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兴趣,可以迁移到他们在阅读的任务中来。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得到阅读满足,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就更会增加阅读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自觉地,发自内心地阅读,我还注重依靠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让他们在有目标和对象的阅读中逐渐培养兴趣,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品味汉语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这就是从兴趣入手的魅力,有了兴趣一切才有可能。

二、运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逐渐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与培养他们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陪伴非常的重要,就好像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有父母陪伴,进行亲子阅读一样,教师的陪伴也可以起到相类似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认为好的书籍,学生往往也会遵循老师的建议进行相关的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和阅读以后,教师都可以向学生提出些问题,跟学生一起分享对于阅读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融洽的过程。如读海伦·凯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讨论生命的意义、我们该如何去珍惜生命,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就深化了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有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自觉性。另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中,也可以向课外延伸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一些课文,经常是一些名家作品的节选,为了扩展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阅读资料,让学生可以对相关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不断扩展他们的阅读范围。

三、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总结和概括能力

阅读是一个主动理解和消化的过程,要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因此,要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概括和总结的必要性,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些线索,在必要的时候有一些停顿一些思考,将整篇文章的内容核心思想牢牢地把握住。“概括是极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思维品质属于意识范畴。它既不能手把手地传递,又不能脑对脑地传输。学生要从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概括能力,只能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来实现。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他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培养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到他们的想象力,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过程,只有经过大量的训练,学生才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神经通路。他们的能力才真正获得提升,成为他们素质系统中的一部分。

为了有意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概括总结能力,教师在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的时候,可以特别选定各种题材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的内容。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开阔视野,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

四、指导学生阅读,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注重他们的情感和感悟教育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作品中会包含作者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所传递出来的深厚情感。如: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像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各位同学自己去阅读这篇课文,并且找到相应的答案。”教师的这样一番话,已经把学生的好奇心吊得足足的,所以,教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已经大声朗读了起来。教师这样的引导教学,让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激发,他们在阅读中更容易在文章中受到感染,投入更多积极的情感进行阅读,而且在阅读中也容易有一些感悟出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这些感悟分享出来,在与大家分享的时候,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清楚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些都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训练。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兴趣引领着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 章珊珊.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 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

[3] 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责任编辑 万淑蕊]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方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