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

2018-06-28吴炳耀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探究初中教学

摘要: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记载了中华文明几千年重要史实与历史文献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在历史长河中汲取养分,培养学生历史文化和爱国热情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但对于枯燥无味的史实和复杂难记的历史年份,造成近些年来不少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成果不容乐观。因此,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效率,活化课堂氛围,拉近学生对历史的亲切感,提高学习热情度。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给出提高效率的合理方案。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教学探究;构建

初中课堂的教学针对群体是十二周岁到十五周岁的青少年儿童,初中作为小学与高中的衔接点、过渡阶段,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基础知识点的垒实具有巨大的帮助。而十二周岁到十五周岁的这一青少年群体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价值观、世界观和心理素质并没有经过正确、系统的培养与教育,而初中的历史课程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培养可以产生巨大成效。一方面,伟大历史人物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榜样,另一方面,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爱国热情,因此,教师要针对历史学科特性,提高课堂效率。

一、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一) 教师、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积极应对知识点

初中历史课堂的讲述内容从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到奴隶社会时期再到封建社会时期,知识点多,时间跨度大,内容长,并且专业知识点多。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高,增加教师教学难度,因此,在每堂课之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是相当有必要的,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视预习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首先,预习课本知识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在每一堂课之前,教师要准备课件PPT,并认真审阅、分析课件内容是否出错,是否有不合理的内容,如果有就要及时进行更改。对课件内容有了深刻了解之后,再重溫一遍课本知识,确保教师自身没有遗忘知识点,没有不理解的课本内容,避免出现课堂上教师回答不出学生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讲述得断断续续的尴尬局面,造成“教学事故”。例如,在教学《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节课时,即使是教师也有可能对专业名词“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以及“三星堆”文化的知识了解不深,就需要通过书本或上网进行查询,及时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万无一失。然后,学生对课本知识同样要进行预习工作,预习要讲究正确的预习方法,学生们先对历史课本中的内容大致浏览并阅读一遍,之后对不理解和感兴趣的历史桥段和著名人物进行上网调查,了解故事发生背景以及当时历史时段的主要特点,最后针对课后练习完成力所能及的部分。预习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巨大帮助,让教师面对课堂和学生能心有成足完成教学,抛弃紧张的心理因素,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生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预习准备,便能专心致志听讲,全身心投入课堂,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 教学过程中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整整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倘若不能把握每一分钟每一秒,课堂效率便为百分之五十,不光是学生的损失,同样也是教师的失责。因此,教师与学生要相互配合,积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教师能够利用情景教学,充分利用PPT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兴趣。历史课本知识“讲诉”了每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每一篇重要的历史事实,因此,学生对枯燥复杂的历史便会渐渐厌倦,无心学习。这时,教师可利用历史的故事性,将史实化为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能快速引起学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述《夏、商、周政权的更替》这一课时,学生可能无法理清三朝的关系和更替时间,教师可将其故事化,将夏、商、西周的变更关系、都城位置和建立者以故事的形式讲诉,并对“家天下”和“公天下”进行阐述,“家天下”类似于父子相承的意思,便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历史课程不能消极对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才能将课堂每一分钟的效率最大化,学生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教师问题,全身心进入课堂氛围,对听不懂的知识,在课堂上要及时向老师提问,与同学交流。

(三) 多与教师交流,课后做好复习工作,认真反思

师生不仅要做好课前预习,认真对待课堂课程,还要在每一堂课结束后做好复习工作,避免遗忘知识点。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进行自我评价,这堂课效率如何,学生听讲情况是否满意,课鉴是否做的充足,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就做好笔记,下次改正以免出现同样的教学错误。另一方面,学生学完课本知识之后,要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对不理解的知识点,需要及时提问,寻找教师解答,与同学交流。另外,对仍然不明白的知识和历史人物可以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课外历史知识,当然,也可以在有时间的时候外出访问著名人物故居、历史博物馆等等。

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即使历史课本中的知识显得枯燥无味,但依旧能通过教师将各大著名事件故事化,从教师口中讲述出别具心裁的历史事件,教师的认真与负责,保证了每一堂课的有序进行和高效率教学,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帮助学生轻松学习历史。除此之外,学生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踏踏实实听讲与做笔记,积极回答教师提问,便能在学习历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早一步登上高峰。只有教师与学生两者的共同配合,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立禄.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历史的高效课堂[J].神州,2016(24):27.

[2]华永芳.情境,历史教学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222-223.

作者简介:

吴炳耀,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探究初中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