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8-06-28龚慧芬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产生了更为科学、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对各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要求。本文中我将针对高中地理这门学科,谈谈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所以也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学校能够在教学方面做到顺应潮流,因势而动,不断进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更为全面化、多样化,最鲜明的一点就是,需要的人才并不仅仅局限于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理论转化为实践,且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因此以往的“考试为主”,单纯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潮流,经过不断地教学探索和改革,不仅在教材内容方面呈现出新的气象,并且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取代应试教育教学体制,成为我们现阶段各学科教学的主导。且其中“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先进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也诞生出了诸如探究式教学、分层次教学等,方式更加灵活,能够创造更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为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

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必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中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因为高中阶段所涉及的学科多,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知识的掌握率,就必须通过探索和改革,创新出一种适合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而本文中我将以高中地理为例子,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知识的特点,谈谈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效率,为将来进一步实现专业性的地理知识研究打好基础。

一、 从“一言堂”到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往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划分: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绝对的发言权,甚至是全程主导课堂,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担任着“听”的角色。这就导致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课堂互动效果差,所以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要从重置师生位置开始。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心态,摆正自身在教学中的位置。就以高中地理来说,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既包含了需要学生背诵记忆的理论知识,还包含了需要学生动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的内容。所以地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都有一定的要求,本身知识的学习难度就较大,单纯的听课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状态,进而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烦躁情绪,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自明。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心理上明确一个原则:学生主导,教师引导。因为在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所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从课堂互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课堂互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进而一步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建立,为后续的自主学习做好思维准备。

二、 从“填鸭式”教学模式到导学式教学模式

应试教育体制下最为突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填鸭式”教学,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的传输,为迎接高考做好知识储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容易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所以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质量,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保质”再“保量”。因为对于高中阶段来说,学生学习时间紧,学习科目多,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这类附属性科目来说,教学时间更为有限,那么知识的合理筛选也就更为重要。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会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基础内容涉及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是通过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之前了解地理新知识学习方面的难点所在,进而在例题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方面有所侧重,最终保证课堂知识教学的详略得当,层次分明。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问题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一种着重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的教学模式,而地理对于高中生来说本身也是一门自学度较高的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中设置的例题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互动,并从中延伸出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从被动性学习到主动性学习

应试教育体制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就是学生基本都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大部分学生都是凭借着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进行知识的机械性学习和吸收,目的是为了通过高考,在学习中感受不到乐趣。而新时期的课堂,教学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带动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首先,我们可以从知识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模式的划分。一方面,针对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融合实际生活经验,将刻板的知识理论转化为生活化的场景,从而让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用理解记忆代替机械记忆,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涉及计算和分析的知识内容,例如时区的计算等,我们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学生习惯于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高中地理来说,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实践探究。例如在学习“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容时,如果当地存在相关的地貌,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河流、山谷等地方进行实地的探索,讓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的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实践的能力。

总之,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来说,我的主要观点可以总结为以上三点,希望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龚慧芬,重庆市,重庆市酉阳第二中学校。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