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低年级数学中粗心现象及对策

2018-06-28张玉琴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审题现象错误

摘要: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困扰着孩子、老师和家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数学解题中,很多时候学生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原因并不在于知识体系的不健全,而是因为审题时的思考不细致,解题时的专注度不够等,我们把这一类现象叫作“粗心”。本文探究学生粗心现象的原因,着力于改善孩子的“粗心”,寻求解决策略。

关键词:粗心;数学;现象;对策

粗心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当粗心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时,家长和老师都会非常重视,想尽办法让学生能细心一些。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一现象,去分析“粗心”的原因,正确引导孩子反思改进,不然每次出现错误时只会简单总结成两个字:粗心!

数学教学中,我也经常找孩子沟通,学生保证会细心做题、仔细检查,但是效果仍不明显。同时我们可以发现,粗心不仅仅出现在学困生身上,有些学得好的也经常会犯错。为什么学生会粗心呢?原因是什么呢?有什么好的对策呢?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粗心现象,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粗心现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但在解题过程中会忽略题目要求、考虑不周,导致最后做错。在对粗心现象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我便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粗心现象产生的原因和探求克服粗心现象的对策。

一、 关于学生产生的粗心现象的原因

第一,我发现最严重、最简单的粗心现象是在计算中看错、写错数字,比如说把69看成96,563写成583,还有在竖式中写对了写到横式后面就错了等等。在完成课堂作业时还算可以,但是下课和回家完成的作业中,这个粗心状况特别多。这个现象的出现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没有认真细心地把题目看完整,有没有细心检查还有当时周围的环境和学生的心境都有一定关系。

根据这一现象,我在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学生抄写黑板上的题目并计算:

(班级:一(3)班,54人,测试分两周进行,题目不变仅打乱顺序)

测试一:下课后在黑板上抄写10道口算题。

测试二:课堂上在黑板上抄写10道同上的口算题。

测试三:课堂上在黑板上抄写10道同上的口算题,并强调检查。

测试结果:测试一:9人抄错题,最多1人抄错3题,有12人做错题。测试二:5人抄错题,有7人做错。测试三:1人抄错题,有3人做错。

从测试的情况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粗心”的原因很大一点是注意力不集中,下课后既受环境的影响同时孩子的心境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天性爱玩,下课对他们来说就是完全的放松,所以效果最最不好,导致学生写数、计算时信息会出现错误,从而致使粗心现象的出现。

第二,有些同學在做题时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或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多学生会习惯性地完成题目。例如:在口算中前面都是乘法,后面明明是加法学生也会按照乘法做。也有因为审题能力不够,无法把题目看完整,读懂题意,不会抓关键字词,不会把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转化成条件。特别是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中,很多条件都隐藏在图画中,若学生不能有效提炼,便不能解答题目。可见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三,学生的记忆容易出现混乱,有时候约定俗成的或者老师强调的语句学生会记错,例如: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比直角小的是锐角,会有个别人记颠倒;除数一定比余数大,有些学生会记成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甚至有些学生和商混淆。这些错误的发生不仅仅是出现在学困生身上,所谓的优秀生也容易出现这样的粗心现象。这些现象简单地说是“粗心”,事实上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还不够透彻,导致做题错误。

第四,好习惯在人的一生中真的很重要,可是学习中很多“粗心”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例如:在计算时,明明需要列竖式计算的,可是有些学生为了求快直接口算,所以做错了;有些学生把作业当成是一种负担,抱着不喜欢的态度当任务一样完成,从来不检查,自然正确率也不会高;还有些学生字迹不端正,自己前面写的后面看错等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粗心”这一现象更加显著了。

二、 关于克服粗心现象的对策

第一,训练学生审题能力。

课堂中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大部分能按照老师要求去解题,可是下课和回家之后,外界的吸引力太多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又不够,所以容易注意力分散,不细致。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读题时要用手指点着读,边读边思考,至少读三遍,把其中的关键字词圈出来强调突出,这样在完成时,学生会加深关键词的印象和关注度,也能有效地减少错误。同时让学生养成不要贪图解题速度,要先思考再下笔的习惯。因为学生易记混老师强调的知识点,所以我告诉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次老师强调的知识内容,我都让学生写一写,写在目录上,有时间就去看一看,能不断地巩固加深记忆。在这样的尝试探索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每当老师提醒时能按要求去做,粗心这一现象也改善很大,但是有些学生自身习惯不好的,对于老师的要求没有完全领会,所以效果一般。

第二,培养学生检查能力。

有很多学生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做好之后就全做对了;有些学生做好作业后想着别的事情,例如看电视、玩等等,根本就不会检查;还有些学生依赖于家长的检查;还有些学生心态不正确,认为老师批改后再订正错误即可,因为上述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完成作业后不喜欢检查。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我注意培养学生检查的好习惯,有效的检查能很好地弥补粗心出现的错误,让学生检查时做到耐心、细心、认真,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检查好习惯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班级中的榜样模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从学生的作业反馈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作业质量明显提高。

第三,注重学生纠错能力。

对于孩子们数学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我进行集体性的讲解,引导他们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和纠正错误,避免再次出现同类型的错误;对于个别学生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出现的错误,我让学生准备好一本纠错集,将自己错误的内容写下来再做一遍,从而正确掌握知识。这样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孩子再次犯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会受益终身。

其实想要每个学生都不出现一点点粗心是不怎么可能的,但是作为老师我要控制这一粗心的广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和检查习惯,将粗心导致的错误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作者简介:

张玉琴,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审题现象错误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在错误中成长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不犯同样错误
奇异现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