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2018-06-28杨岚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

摘要:中国的古诗词绵延了几千年,千淘万漉,保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初中古诗词教学应该成为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古诗词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

一、 在古诗词教学中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中国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在不断被人们淡忘,传统节日不敌情人节、圣诞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古诗词教学是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弘扬的有效阵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的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在传统节日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都是对春节的经典描绘;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对元宵节的低吟;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对清明节的歌咏;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中秋节的思亲和祝福;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隐逸田园的淡泊情志,而王维吟咏“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的登高怀亲更是流传千古。通过这些古诗词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节日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的生活。

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我们是如何融入传统文化的呢?

1. 初中学生年龄小,但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利用这个特点,每到一个节日,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制作小礼物,把自己融入节日中去。

2. 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比如与中秋有关系的古诗词: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李白的《月下独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等。与重阳节有关系的诗词: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等。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宋之问的《途中寒食》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等。

3. 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可以买一盒月饼,与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共享天伦之乐。重阳节买一块重阳糕,表达对老人的敬意。春节的时候贴春联,拜年、放鞭炮、守岁,感受过年的气氛,增加对生活的热爱。清明节和大人一起亲自参加对祖先的祭祀活动,既了解风俗习惯,也寄托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端午节学习怎样包粽子,努力吃上自己包的粽子,加深对屈原精神的理解。

4. 星期一到星期五,利用中午课间休息的时候播放关于古诗词的歌曲或者名家的朗读。

二、 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优秀的古诗文中,爱国主义这种传统精神总是永远闪耀它的光芒,令我们在掩卷沉思之时精神为之一振。

1. 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中:“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国土的坚定信念和爱国豪情。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 是对人民的热爱。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观刈麦》中这样写:“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宋朝翁卷也在《乡村四月》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朴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总之,我们要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与丰富多彩,独辟蹊径地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情感情与审美情趣。

作者简介:

杨岚,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书楼中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文化教学
踏青古诗词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古诗词中的新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