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子教科书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

2018-06-28曲慧

考试周刊 2018年58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紧随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同时还需加快教学设备的变革。而“电子教科书”作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先进教学设备,与传统纸质版教材相比,具有超前的优势。因此,传统纸质版教科书已经开始满足不了现代课堂的教学需求,并逐渐向电子化教材转型。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电子教科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电子教科书;发展趋势;人机互动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就是教课本,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课本进行的,因此,教材就是教学的中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教科书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载体,依靠教育技术的力量,登上了世界的舞台。对于传统纸质版教科书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变革。

一、 电子教科书的内涵

有人认为:“电子教科书就是纸质版教科书的电子化。”事实上,电子教科书并不是如此简单。电子教科书是随着媒体技术不断演变、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载体,它是按照教学规律编写、有利于学生学习、包含了教学内容与辅助资源的整合体,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包。电子教科书以教学资源的电子化为形式出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基础开发,按照教学规律、科学逻辑,以现代媒介为基础重塑课本、辅导书、工具书、参考书等相关的教学资源。

电子教科书的出现是始于对学生书包负担过重及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潮流等问题的反思与思考,突破传统纸质版教材的弊端而得到改进,迎来了低碳、环保、方便、快捷、高效的教科书新时代。在互联网的协助下,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载体来阅读教材。电子教科书的大容量储备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文本的字体、大小、颜色可随时调整,重点、难点随时标记,还可及时查看快速更新的知识。在延续传统课程内容的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实现了人机互动的交流平台。

二、 电子教科书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电子教科书在世界各国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电子教科书成为新一代数字课堂发展的产物,推动着现代教育的稳步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一) 国外发展现状

电子教科书最早起源于国外。日本是最早研究电子教科书的国家,1993年制造了第一本中学英语电子教科书。2007年,美国成立了Course Smart;2009年,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将建立全电子教科书校园列入计划;2010年,加拿大启用Sony Read电子书阅读器阅读教科书;2013年,韩国正式启用电子教科书教学;2015年起,俄罗斯要求教科书必须有电子版。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电子教科书体系,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教学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电子教科书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条件。

(二) 国内发展现状

相对于国外的发展成果来说,中国在电子教科书的发展行列中仍处于发展中阶段。2002年,我国9个省市试用了“人教电子教科书”。近些年,我国通过加大电子技术的投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教科书的发展。但是,我国电子教科书的发展鸿沟依然难以跨越,原因有三:首先,我国在电子方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导致电子书在其功能设置、内容分布和网络搭建等方面还不够完备;其次,盗版电子教科书跟风盛行,价格便宜的伪劣产品严重影响了正版电子教科书的声誉;再次,我国国民平均收入水平还不够高,贫困山区的家庭负担不起,致使电子教科书在我国的推广受到了阻碍。

三、 电子教科书的應用及其优势

电子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开放、共享的教学模式成为现实。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电子教科书,实现了高效课堂的建构,对现代教育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 提升教学效率

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教科书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汇总,找准时机及时调整教学手段。课下,教师可以利用电子教科书为学生搭建课下学习讨论平台,小组在线分享最新学习资源,在线解答疑难问题,搜集、整理各门课程的重点、难点。

(二) 改变传统模式

电子教科书创造了低碳环保的新时代,突破了传统纸质版教材浪费资源的弊端,无须砍树造纸、告别油墨印刷。相比于纸质版教材,电子教科书更节约能源,且方便阅读、携带和储藏,学生们从此告别沉重的书包。

(三) 提高学习兴趣

电子教科书进入传统课堂,使之转变成为高效的电子课堂,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积极互动,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学生自己动手点击、翻阅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和乐于获取学习内容的乐趣。

四、 电子教科书的发展趋势

结合国内外形势来看,电子教科书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快捷、共享、动态的人机交互式学习模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教科书的设计会越来越完善,加强网络内容共享化的同时,教师、学生、人机之间将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电子教科书的日益发展,不会完全取代纸质版教材,反而会促使传统纸质版教材在内容和模式上不断革新,供师生更好地阅读和使用。

五、 结束语

从传统纸质版教科书到电子教科书,不仅是知识载体的改变,还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变革。电子教科书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数字化课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的不竭动力。但无论是传统纸质版教材还是电子版教科书,其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辅助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要更好地发掘电子教科书的潜在价值,促进电子教科书的推广和应用,为现代教育变革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彦群.教科书的数字化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2017(4).

[2]蒋建梅.电子教科书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广东开发大学学报,2015(6).

[3]潘霞,潘坡.电子教科书的产生和未来发展[J].时代教育,2014(6).

[4]许雁飞.浅谈电子教科书走进高校课堂的发展趋势[J].高教学刊,2016(19).

[5]施勇勤,尹冰.试析数字教科书类型与功能特点[J].媒介教育,2015.

作者简介:

曲慧,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牡丹江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