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8-06-23朱龙昌刘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朱龙昌 刘玲

【摘要】 目的 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 观察组接受硬膜外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为(30.26±10.58)min, 对照组睁眼时间为(30.56±11.45)min;观察组拔管时间为(30.29±7.45)min, 对照组拔管时间为(30.25±6.63)min;观察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3.10±8.59)min, 对照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4.16±8.49)min;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首次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麻醉后6 、7 h两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12 、24 h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加快术后恢复, 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认知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40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属于中枢神经出现的一类并发症, 老年手术患者中出现率较高, 患者会有记忆受损、精神混乱、认知能力障碍等具体表现[1]。针对老年手术患者, 麻醉方式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所以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非常重要[2]。本文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

15例, 平均年龄(70.28±8.36)岁。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70.59±8.14)岁。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均为Ⅰ级、Ⅱ级, 且均排除脑卒中、肝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在麻醉进行前30 min, 全部患者都给予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钠100 mg,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氏液, 速率控制在10 ml/min。

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 mg/kg,

接着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 kg, 最后静脉注射依托咪酯

0.3 mg/kg以及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静脉注射完成3 min后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 用麻醉呼吸机连接实施机械通气处理。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 指导患者保持膝胸位, 在L1~2间实施硬膜外穿刺并置管, 硬膜外间隙注射3 ml浓度2%的利多卡因, 观察5 min确认无麻醉并发症后间隔给予4 ml浓度1%利多卡因复合浓度0.375%左布比卡因的混合液, 一直到达到满意麻醉平面。假设手术期间患者血压水平<11.97/7.98 kPa, 则应给予6 mg/次麻黄碱。假设术中患者心率<50次/min, 则应给予0.5 mg/次阿托品以及麻黄碱。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拔管、睁眼、应答时间进行记录;利用MMSE对患者术后6、7、12、24 h的认知功能状况进行评定, 总分30分, 27~30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 <27分证实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1~26分为轻度, 10~20分为中度, 0~9分为重度)[3]。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麻醉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睁眼时间为(30.26±

10.58)min, 对照组睁眼时间为(30.56±11.45)min;观察组拔管时间为(30.29±7.45)min, 对照组拔管时间为(30.25±

6.63)min;观察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3.10±8.59)min, 对照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4.16±8.49)min;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首次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各时间段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麻醉前, 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9.23±1.42)分, 对照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9.30±1.54)分;麻醉后6 h, 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6.53±0.84)分, 对照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6.83±0.94)分;麻醉后7 h, 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9.34±0.84)分, 对照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9.51±

0.33)分;麻醉后12 h, 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7.52±

0.71)分, 对照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5.86±0.89)分;麻醉后24 h, 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8.97±0.63)分, 对照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为(26.55±0.49)分;麻醉前及麻醉后6、7 h两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12、24 h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指的是患者术后在认知能力、认知技巧、社交能力、术后人格方面出现变化, 老年患者在手术后一般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患者会有记忆受损、人格改变、焦虑、精神错乱等表现[4]。临床发现, 大部分老年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手术后都容易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了患者的工作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能力、记忆力, 临床分析术后认知功能占比出现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龄、麻醉药物、疾病类型、手术创伤、应激反应等[5, 6]。

以往的研究认为, 相较于局部麻醉以及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更高, 出现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更低, 之后也有研究显示麻醉方式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出现的独立预测因素之一, 和麻醉方式的相关性明显相关[7]。老年患者本身各个器官、组织机能下降, 接受手术治疗后, 肢体会有明显疼痛感, 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 无法适应术后需要长时间参与的认知功能测定[8, 9]。本研究选择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这一量表操作简单, 测定所需时间短, 对于老年患者更为适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麻醉前及麻醉后6、7 h两组MMSE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后12、24 h观察组MMSE认知功能評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全身麻醉后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会形成更明显的影响, 而到了麻醉后7 h, 两组认知功能逐渐恢复到麻醉前状态。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睁眼时间为(30.26±10.58)min, 对照组睁眼时间为(30.56±11.45)min;观察组拔管时间为(30.29±7.45)min,

对照组拔管时间为(30.25±6.63)min;观察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3.10±8.59)min, 对照组首次应答时间为(34.16±8.49)min;两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首次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麻醉方式都能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不影响麻醉后的恢复。实际上, 针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防范, 除了应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还应该注重患者体征的密切监测, 维持患者机体体液平衡、血压稳定、电解质平衡, 保证机体营养的充足补充[10]。在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要了解药物的性质, 确保用药不会对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形成影响, 对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进行密切监测, 对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都要保证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 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能够减少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麻醉安全性高于全身麻醉, 更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言武. 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辅助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的效果分析. 医学综述, 2015, 21(24):4592-4594.

[2] 张安传, 俞金政.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骨科手术的比较.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6, 22(1):96-98.

[3] 迟玉龙. 全凭静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的效果对比.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17):64-65.

[4] 瞿巍巍, 王志云, 黄培, 等. 硬膜外麻醉与静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精神状态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医师杂志, 2016, 18(3):453-455.

[5] 蔡伟华, 张良清, 李志艺, 等.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2):2783-2784.

[6] 孙轶娜, 郑晓宁, 陈卫丽, 等. 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医学综述, 2017, 23(5):

1022-1025.

[7] 莫桂熙, 刘奕君, 莫坚, 等.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9):1704-1708.

[8] 盛绚宇.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临床骨科杂志, 2013, 16(3):329-331.

[9] 冯冬梅.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3(4):19-20.

[10] 吴继华.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5(10):2358-2359.

[收稿日期:2018-01-03]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单灶卒中后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康复新喷剂对支气管插管术后咽喉并发症的影响
老年认知信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