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企业统计工作的优化

2018-06-14刘丽

中国市场 2018年15期
关键词:统计工作建筑企业问题及对策

刘丽

[摘要]建筑企业承包的项目一般具备着周期长、规模大、地形复杂等特点,所以其统计工作跟其他类型的企业不太相同,具有研究的价值,而且目前统计工作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不完善,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企业;统计工作;问题及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5084

在建筑企业施工整个环节内,统计工作处于关键地位,存在于项目投资、材料购置还有主要的建筑投入核查的每一过程。彻底落实统计工作是实现面向建筑项目整体监控的关键渠道,然而由于国内的建筑行的发展尚未趋于成熟,所以大部分企业的统计任务落实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1建筑业企业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企业缺乏对统计工作的正确认识

从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环节来看,其主体放在工程施工方面,而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实施的每一环节当中。所以,统计工作的落实状况将作用于企业运营的情况上。然而,国内不少建筑企业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具体内容尚未明确,感觉统计工作与企业运营的掌控并非紧密衔接的,所以并未聚焦于这方面。处于这样的背景下,大多数统计人员面向自身的本职工作并不全力以赴,出現态度懈怠的问题,工作时仅仅对相关企业数据加以片面地汇合,而不具备深度的解读,造成统计工作无法显示出其应有的效果。

12建筑企业统计机构不健全

成本影响着企业前进的发展,部分建筑企业为追求组织管理费用以及人员投入量的降低,根本没有设置统计部门。组织机构的工作有:设计统计规则、监管统计人员工作过程,然而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实施管控工作时,并未关注到统计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用到统计了就“临时抱佛脚”,派遣财务人员进行统计,但是这样的统计很难达到要求。另外,存在部分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实施管控工作时,足够关注会计工作,感觉财务报表能够显示建筑工程市场价值还有诸如成本等重要内容,将统计数据视为政府管控企业而派遣的任务,所以,面向统计工作的落实总是带有懈怠的态度,进而阻碍统计工作发挥作用。

13建筑企业统计制度缺失

统计工作的落实需要以制度规范为前提,然而建筑企业于统计方面还未形成统一、严密的制度与规则,比如统计手法不合理,部分建筑企业的统计者还通过手工记录完成经济发展的数据汇总任务,此类统计手法明显不能与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作相适应,同时手工记录中错误层出不穷,还无法保障统计数据真实可靠。除此以外,统计工作表现出整体性与连续性不足的问题,部分建筑项目对应的施工数据不易完成统计,工作人员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所以很难实现数据的搜集和解读。

14统计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偏低

统计部门相关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足以支撑起统计工作的落实,引发这种状况的本质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对统计投入关注。因为面向统计工作的各方面还未明确,企业领导仅凭主观感受而忽视统计工作,处于这种背景之下,面向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把关并不严密。时间一长,统计部门工作者的总体素质较其他部门而言显著不足,其工作效果无法确保。大多数工作者只能将数据加以汇总统计,而不具备面向数据的实施解读的水平,从而阻碍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建筑业企业统计工作质量的相关对策

21提高思想认识,在建筑企业内营造良好的统计氛围

伴随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统计既属于企业进步的重要环节,而且被投入到市场竞争中充当一项重要的工具。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因为项目建设表现出周期差、生产要素多及技术类型繁杂的特点,所以统计工作才十分关键。认识促使行动,建筑企业如果要推动统计工作的落实,先应当从观念上实现转变,更加关注统计的作用与内容。建筑企业的管理组织需要协助构建统计部门,同时通过责任制实现统计工作的落实,在投资项目的决策环节内更多地使用统计数据,由需求角度加强员工面向统计的关注。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需要普及《统计法》的相关内容,由法律方面出发,于企业文化内添加统计的成分,还要开设统计的基本规范,加强统计工作者面向数据的敏感程度,体现出统计工作的效果。

22健全统计机构,提高建筑企业统计管理效果

统计机构属于企业开展统计的基本组织,这一机构的不断优化,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责任制配置统计工作者的责任范围,同时依照确定的技术标准优化统计数据的品质,从而推动建筑企业施工任务高效、顺畅进行。依照我国建筑行业的有关规定,具备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应当具备两级以上的统计机构,也就是拥有综合统计以及项目部门的统计,前者属于由总体角度形成统计标准,还有面向具体工作的统计数据加以汇总、监管还有使用,后者的统计任务基本是依照企业的需要,面向每一专业与工种还有必备生产要素的市场价值加以统计计算,同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23完善统计制度,规范建筑企业的统计工作内容

只有制度得到规范,统计内容才能可靠,建筑企业从优化统计制度的环节里,能够以下列各点为出发点:第一,推动统计制度构建力度的进步,也就是一边优化

企业项目的统计手段,由原始数据的获取、表格的绘制以及数据的呈交和审核,到统计材料的台账、数据的解读和存档等内容加以严密具体的说明,来统一统计人员的工作行为,推动统计工作的规范程度还有专业性的落实;另一边主动开展责任制,详尽记录工程统计人员的工作状况,并进行定期的检查,依照统计报表面向原始数据加以审核,防止出现资料失真的情况。第二,形成严密数据审核评估体制。由于建筑企业统计内容复杂、指标繁多,想要确保数据可靠,则需要加以具体的评估。处于评估过程里,企业需要依照工程的预算情况,对统计项目涉及的市场价值加以比较,确保项目内容可以完全符合预算的要求,依照工程报价清单对将生产要素加以核对,防止发生资源浪费,依照合同定额对工程进行成本计算,还有考虑到施工的环节,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加以验证,由总数与逻辑关系入手,保证统计工作者可以依照市场价格对工程项目的大小加以价值估计,另外对评估时遇到的错误数据,立马加以更正,尽可能降低误差。

24重视人才培养,提高建筑企业统计工作的专业性

目前,人才的吸收与其素质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统计管理属于一类繁杂又专业的任务,它对人才的专业素质提出了相应的挑战,所以,建筑企业需要依照市场竞争的要求,以及自身的运营状况,提升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建筑企业于这一环节内,一方面,应当提高其思想觉悟,统计归类于财会部门的范畴,企业需要利用加强统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方式,加强其数据采集和探析的责任意识,防止出现数据伪造、统计失真的情况,进而确保建筑工程可以于数据的支撑下平稳开展;另一方面,应当提升对统计人员的培养,目前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建筑企业从培育人才的环节里,既应当由统计、预算以及财会方面加以引导,同时需要由建筑行业的施工策略、企业管理等方面充实人员的知识储备。除此以外,始终对企业薪酬管理进行优化,提高对统计人员的考察,通过积极的奖惩激励手段来带动人员的工作热情。

3结论

根据上文的分析,建筑企业从管理环节需要尽快转换内部管理方式、手法,形成精准、科学的统计制度,构建合理的统计体制,统一统计流程,同时利用人才培育、吸收的途径,加强统计环节的专业性,进而获取到可信的统计数据,并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推动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越,果健霞关于建筑企业统计工作的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2(1):64.

[2]邱梅仙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价格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福建建筑,2015(6):113-115.

[3]梁敏企业统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5):64-65.

[4]邵艳丽,汪德江,杨骁建筑信息模型的钢筋建模及用量统计方法[J].工业建筑,2017(4).

猜你喜欢

统计工作建筑企业问题及对策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探讨强化和完善水利统计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