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能收拾好玩具

2018-06-14张英

早期教育(家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整理玩具游戏

张英

专家的话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仅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中,也体现在他们对待周围物质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当中,如,幼儿对物品的整理。幼儿能否合理管理自己的日常物品,如生活物品、学习物品和玩具等,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但是,幼儿的物品整理能力不是自发的、不学而能的,需要家长为其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和可供幼儿学习的良好行为榜样。第一,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地方来存放他的玩具,和幼儿一起商定各类玩具摆放的位置并标记清楚,培养幼儿的秩序感;第二,和幼儿一起整理玩具,边整理边描述自己的行为,使幼儿有机会模仿家长良好的整理行为,增强幼儿的自信心;第三,建立整理玩具的常规,使幼儿明白自己有自主选择玩具和决定游戏时间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玩具整理的义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第四,除了整理自己的玩具,鼓励幼儿参与到家庭其他的整理活动当中,如整理鞋柜和他自己的小衣柜,并和幼儿一起欣赏劳动成果,增强幼儿的自豪感和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是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玩具是孩子的伙伴。面对一大堆的玩具,孩子玩得开心,但同时也出现了问题。玩具总是撒一地,家长不断地提醒;当需要收拾玩具的时候,孩子还是沉浸在“玩”的乐趣巾;当家长收拾好玩具后,孩子又把玩具都倒出来……

对玩具的依恋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对玩具的特殊关注,他们喜欢和玩具游戏。当家长发出了“收拾”的指令时,幼儿可能不舍得拆掉自己的作品,有些幼儿会特地去玩一玩还没玩到的玩具,孩子们会想出各种方式来满足自己玩玩具的欲望。这是幼儿对物体的一种依恋心理。

玩具的提供存在问题

为了让孩子能尽兴地玩,家长会为幼儿准备很多种类的玩具,种类越多幼儿收拾起来就越难。

1.幼儿的归类能力不足,缺乏归类的经验。对不同种类的玩具,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分类方式来进行分类和整理。

2.幼儿对各类事物都存在着好奇心,玩具的种类太多,幼儿容易分散注意力,操作的时间也加长了。

3.玩具的数量太多,导致幼儿在找寻自己想要的玩具的时候会把所有的玩具倒出来,这是幼儿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归位意识发展不足

幼儿不爱收拾玩具与幼儿的归位意识发展不足有关,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养成良好的收拾习惯。幼儿对于收拾玩具没有意识,直到家长不停地提醒和催促,幼儿也只是简单地放置玩具,不能有序地进行收拾。

二、正确应对问题

改变育儿观念

一些家长觉得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太慢,也害怕累着孩子,这样就剥夺了幼儿收拾玩具的权利,包办了幼儿的事情,对于幼儿来说是有害无益的。3-6岁是孩子养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把幼儿的行为归还给幼儿。

玩具投入的方式要得当

玩具的投入数量要适当,不能投入过多。家长可以分阶段、分类型投入,让幼儿对玩具的操作方法和归类方式都熟悉后,再投入下一类型的材料。随着材料投入种类增加,家长可以减少每种材料的数量,做到种类多而数量适当,在满足幼儿操作欲望的前提下,便于其对玩具进行分类和整理。

提高幼儿收拾玩具的能力

幼儿的能力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在引导幼儿收拾玩具的时候,告诉他合适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要让幼儿学会分类等整理方法,明确玩具的具体摆放位置等,必要的时侯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收拾玩具的时候,还可以配合儿歌等语言提示,增加收拾玩具的趣味性。

欣赏收拾成果,增加成就感

很多家长引导幼儿收拾玩具后就离开了,幼儿对于玩具是否归类正确,是否放置整齐,没有很好地进行观察。家长要不断地鼓励和肯定幼儿,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观看自己收拾好的玩具,比较整理和不整理的不同,感受整理的重要性,这也是对幼儿整理行为的一种肯定。幼儿在这个环节中建立成就感,树立自信心。

化枯燥为娱乐

幼儿不愿收拾玩具的原因之一在于觉得收拾玩具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重复的收放对幼儿来说是没有任何兴趣可言的。所以家长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枯燥的收拾活动变成一个有趣的收拾游戏。

三、亲子游戏,快乐整理

方法1 贴上图示,帮助整理

家长引导幼儿选出各类玩具的代表,将它们放在不同颜色的卡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廓画下来。把玩具图案剪下后制成图卡标签,粘贴在玩具框或玩具柜上,提示幼儿玩具要放到相应的标签处。这种图示直观、形象、有趣,符合低龄幼儿的特点,幼儿容易理解并乐意接受,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法2融入游戏,快乐整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引导幼儿整理玩具时,游戏情境的导入让幼儿更愿意去尝试收拾玩具。

1.收拾水果游戏:以采购员的身份进行大声吆喝:“水果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收水果了!”

2.收拾汽车游戏:“敌人的飞机快要轟炸我们的汽车了,我们赶紧藏到防空洞里去吧!”

3.魔术师游戏:“看看哪个魔术师最厉害,把地上的玩具都变走!”

方法3 亲子竞赛,促进整理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有了竞争的意识。在收拾玩具中,我们也可以把比赛作为一种收拾玩具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能将混在一起的玩具整理好并及时地进行分类,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分类的能力。

方法4 文字标记、巧妙整理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橱柜上,可以运用许多图文并茂的标记,让幼儿根据文字卡片进行收拾整理。

如:

“蹦蹦跳跳”是绳子的家,

“折折剪剪”是手工材料的家,

“抱一抱”是毛绒玩具的家,

“建筑工地”是积木的家,

“滚来滚去”是球的家……

猜你喜欢

整理玩具游戏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爆笑游戏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