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内部审计

2018-06-11毛周怡

商情 2018年1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管理监督

毛周怡

【摘要】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而是现代企业制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管理的评价和监督。本文从企业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出发阐述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提出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企业管理 内部审计 评价 监督

一、企业管理概述

(一)企业管理的含义。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它不是一般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而是现代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其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的概念。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企业管理的管理活动。它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企业管理者实现其目标。

(三)内部审计的职能。在现代企业中,围绕着内部审计的目标,内部审计的职能也有三项,即监督、服务和评价。

1.监督职能。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就是要求内部审计要依相关法律和单位内部规章进行审计监督,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2.服务职能。一方面是外向型服务也称监督型服务,即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税收等法规依法经营,以适应国家整体经济运作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内向服务,即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和法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评价职能。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即对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审计,客观评价和确定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投资者及时了解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状况和管理责任。

二、企业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规范的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对企业管理程序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

(一)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企业管理和内部审计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即受托责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二者都是由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需要权力相互制衡、监督的产物。

(二)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以最低的代理成本解决企业管理的代理问题,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企业管理是内部审计制度环境的重要因素。控制环境要求企业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而组织机构取决于企业的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就是重要的控制环境,其完善与否决定了内部控制的成败。

三、我国企業管理中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发展内部审计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完善企业管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但是,在这几年从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企业内部审计理念落后。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进行,虽然内部审计成了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但内部审计的理念却没有发生实质上的变化。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仍将自身定位于对企业的监督,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以“内部经济警察”自居,将大部分的时间投入到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关注的重点局限在财务账簿。

2.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企业内部审计必须具有相对独立性,才能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从目前内部审计的状况来看,我国内审机构和人员受到多方利益的牵制,独立性较差,相应部门的配合度不够,认为审计人员是监督企业管理部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多数设立了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多数没有设立专职的内审机构,而是将其并入其它监督部门。

第二,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内审人员往往因单位领导干预、利益关系制约、人际关系影响而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开展工作,因为审计人员受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领导,从而造成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的另一方面原因。

3.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就目前而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财务部门转调过来,有一定的财会知识,但缺乏计算机网络知识、审计理论和实践,缺乏企业管理,甚至有的审计人员连最起码的财会知识也没有,致使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较大。

(二)改进企业内部审计的措施

1.内部审计职能由“监督导向型”转向“服务导向型”。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和竞争能力,必须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这就迫使内部审计的内容在传统的财务审计的基础上,不断地向以审查和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重点的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拓展,提出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建议,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各项活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内部审计的只能以为企业管理服务为目的。

2.提高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是要优化企业管理结构,必须建立适应目前市场经济的内部审计模式。本人认为内部审计业务由董事会委托并授权,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由董事会委派,对企业的管理层履行审计职责。二是应将内部审计的定期轮换;使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只有将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均有相对的独立性,才能真正起到内部审计的作用。

3.提升企业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努力培养能懂财会审计知识,又能熟练操作和维护会计核算软件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的复合型内部审计人才,可以采取对在职人员加强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培训,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和审计的复合型审计系统开发操作人员,将优秀人才吸收到内部审计队伍中。

总之,要不断完善健全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将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奇杰:“基于企业管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会计之友》。

[2]何向荣:“企业管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

[3]卫星云:“内部审计与企业管理”,《经营管理者》。

[4]张庆侠:“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选择---以股东中心主义为目标”,《河北法学》。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企业管理监督
什么是四个监督?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